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民国时期的乡村图书馆

作 者: 张峰
导 师: 纪晓萍
学 校: 东北师范大学
专 业: 图书馆学
关键词: 乡村图书馆 图书馆史 民国
分类号: G259.2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375次
引 用: 5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民国时期的乡村图书馆是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事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本文针对国内当前分散性史料、地方性研究成果较多,从全国整体论述这一课题成果较少的现状,对民国时期乡村图书馆的相关史料进行考证、整理,并力求设计一个客观、适当、实用的历史结构。文章分为6个部分:1.绪论:介绍研究过程;2.个体乡村图书馆,3.乡村教育中的乡村图书馆,以发展发达程度为顺序,介绍抗战之前民国乡村图书馆的发展情况;4.民国乡村图书馆建制研究和推动:讨论民国时期乡村图书馆的建制问题;5.抗战至解放前夕的乡村图书馆:以政权及其控制区和时间为顺序,考证抗战中乡村图书馆的萎缩和战后至解放前乡村图书馆的恢复;6.结语。绪论部分介绍了民国时期乡村图书馆问题的相关的7种历史材料:宏观论述中国图书馆史和中国图书馆学史的著作,系统论述全部历史时期中一地乡村图书馆的发展,或某一个个体乡村图书馆发展历史的文献,新中国出版的、介绍民国教育事业、教育家、教育技术等情况的文献,论述民国社会历史与社会运动相关情况的文献,流传至今的相关的民国文献,关于图书馆相关行业的文献,和辅助文献;4种历史结构:时间上的先后结构,横向上的逻辑结构,乡村图书馆与宏观范围的互动结构,方法论与具体内容构成的层次结构。个体乡村图书馆部分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和最早的一些具有个体性的乡村图书馆,包括和顺图书馆、大公图书馆、松口图书馆、绮罗图书馆等。乡村教育中的乡村图书馆部分主要介绍了民国乡村教育实验中的乡村图书馆,如:晏阳初教育实验中的图书馆活动,梁漱溟教育实验中的图书馆活动,无锡民众教育实验区的乡村图书馆活动等;以及政府主导的乡村教育体系中的图书馆活动。民国乡村图书馆建制部分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国家对乡村图书馆进行立法、规划建设和调查统计的情况。抗战至解放前夕的乡村图书馆主要论述抗日战争期间乡村图书馆遭受破坏,以及战后至解放前乡村图书馆的恢复,以及台湾乡村图书馆出现的情况。乡村图书馆研究与推动活动:主要介绍了民国时期有关乡村图书馆的著作、学者讲学活动、以及会议提案等情况。结语部分概括了民国时期乡村图书馆的一些总体特点,解释了本文历史结构设计的原因,还给出了本文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9
1. 绪论  9-16
  1.1 民国乡村图书馆研究的意义  9-11
  1.2 民国乡村图书馆研究概况  11-14
  1.3 本文研究的方法步骤与目的  14-16
2. 个体乡村图书馆  16-24
  2.1 “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和顺图书馆  16-18
  2.2 “民国乡村图书馆的翘楚”——大公图书馆  18-20
  2.3 “中国最早的乡镇图书馆”——松口图书馆  20-21
  2.4 其他的个体乡村图书馆  21-22
  2.5 个体乡村图书馆出现和发展的原因  22-23
  2.6 个体乡村图书馆发展的共性和意义  23-24
3. 乡村教育中的乡村图书馆  24-32
  3.1 相关概念与范围  24
  3.2 晏阳初教育实验中乡村图书馆活动  24-27
  3.3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实验中图书馆活动的普遍开展  27-29
  3.4 政府主导的乡村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其中的乡村图书馆  29-30
  3.5 乡村教育中乡村图书馆的特点  30-31
  3.6 图书馆事业与教育关系的再思考  31-32
4. 民国乡村图书馆的建制研究与推动  32-42
  4.1 建制问题对图书馆发展的意义  32
  4.2 民国乡村图书馆建制的形成和发展  32-37
  4.3 民国乡村图书馆建制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37-38
  4.4 乡村图书馆的研究与著作  38-40
  4.5 乡村图书馆研究与推动活动  40
  4.6 乡村图书馆研究与推动活动的特点  40-42
5. 抗日战争到解放前夕的乡村图书馆  42-46
  5.1 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乡村图书馆的破坏  42-43
  5.2 “大后方”的乡村图书馆  43-44
  5.3 陕甘宁边区的农村图书馆  44-45
  5.4 战后到解放前夕的乡村图书馆  45-46
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50
附录  50-57
致谢  57

相似论文

  1. 民国时期书法艺术边缘化现象研究,J292.27
  2.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3. 民国时期中学语文教科书作业系统研究,G633.3
  4. 民国山西教育“模范省”由来探析,G529
  5. 民国时期阎锡山统治区的山西图书出版研究,G239.29
  6. 民国时期的《山西日报》研究,G219.29
  7. 民国时期的通用文种研究,C931.46
  8. 民国时期苏南地区的童蒙教育,G629.299
  9. 民国江南建筑水泥花饰述析,TU-80
  10. 清末民国时期山东沿海渔政研究,K29
  11. 民国时期冶金学术组织探析,N092
  12. 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K25
  13. 论民国南京政府时期的土地征收制度,D922.3;F301
  14. 民国初期山东流民问题研究,K258
  15. 民国时期四川军人监狱研究(1939-1949),K258
  16. 辽河流域堤坝建设研究(1912~1931),K258
  17. 民国时期宁波集市研究,K258
  18. 李泰棻学术思想研究,K092
  19. 西北地区花儿会的发展及区域特征(1912-1966),J607
  20. 浅析抗日战争时期民国遗产税法律制度,D922.22
  21. 民国时期工会法律制度研究,D929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 > 世界各国图书馆事业 > 中国 > 图书馆事业史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