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跃进运动起源探析

作 者: 孙军玲
导 师: 何云峰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中共党史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大跃进运动 起源
分类号: D2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55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大跃进运动中国共产党对于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悲剧性探索,对于当代中国的历史走向具有深远的影响。大跃进的教训是极其深刻的,我们有必要对大跃进运动不断进行科学的反思与总结。事实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正是在深刻总结大跃进和“文革”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对大跃进起源的研究,历来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研究大跃进运动的起源,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去考察:一个方面是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发动大跃进,另一个方面是大跃进何以能够发动。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的初衷是想以苏为鉴,探索出一条能够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路。而且,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当时认为三大改造和反右派斗争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取得重大胜利,他们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预期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必将大大解放生产力,带动经济建设来一个大跃进。此外,当时国际上涌动的赶超浪潮和革命导师的赶超思想对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发动大跃进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大跃进运动之所以能够发动起来,原因在于:人民群众建设热情的高涨给它奠定了心理基础;当时我国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为它提供了制度保障;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为它提供了组织便利;悠久的历史传统因素为它提供了历史参照。研究大跃进发动的历史过程,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三条重要的启示:首先,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科学决策;其次,经济建设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再者,必须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以史为鉴,可以知得失。在建国60周年之际,我们对大跃进运动的起源重新加以审视,旨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为当今中国的决策者提供历史的镜鉴,希望他们的决策能够更加理性更加科学,更加贴近中国的客观实际,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好、更快、更健康地向前发展。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第一部分 绪论  7-9
  一、选题动机  7
  二、研究现状  7-8
  三、研究的总体设想  8-9
第二部分 毛泽东和中共中央为什么要发动大跃进  9-22
  一、以苏为鉴,试图开辟社会主义建设新道路  9-13
    (一) 向苏联学习  9
    (二) 苏联模式弊端的暴露  9-11
    (三) 以苏为鉴,开辟新路  11-13
  二、预期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会大大解放生产力  13-17
    (一) 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  13-16
    (二) 反右运动与政治思想战线的社会主义革命  16-17
  三、受国际赶超浪潮的影响,企望后来居上  17-20
    (一)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相继起飞及其影响  17-18
    (二) 莫斯科会议与15年内赶超英国口号的提出  18-20
  四、受革命导师赶超思想的影响,急于改变落后现状  20-22
第三部分 大跃进运动何以能够发动起来  22-37
  一、人民群众建设热情的高涨为大跃进的发动奠定了心理基础  23-25
    (一) 革命的胜利激发了人民追求更高目标的热情与愿望  23-24
    (二) 超英赶美口号与人民群众的响应  24-25
  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为大跃进的发动提供了制度保障  25-28
    (一) 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5-27
    (二) 民主作风的损坏与个人专断  27-28
  三、强国家弱社会的格局为大跃进的发动提供了组织便利  28-34
    (一) 经济领域国家职能的极度扩张  29-30
    (二) 社会生活方面国家控制的实现  30-32
    (三) 国家垄断与社会成员对国家的依附关系  32-34
  四、悠久的中国历史传统因素为大跃进的发动提供了历史参照  34-37
第四部分 历史的启示  37-44
  一、决策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37-38
  二、经济建设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  38-41
  三、必须建立和健全党和国家的民主制度  41-44
    (一) 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党的决策机制  42-43
    (二) 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民主集中制  43-44
结语  44-45
参考文献  45-47
后记  47

相似论文

  1. 福建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研究(1949-1976),D665
  2. 哲学视域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文化建设研究,D25
  3.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4. 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改革与完善的路径选择,D25
  5. 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制度化建设,D262.11
  6. 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野生大豆自然居群的遗传特征、群体分化及其与栽培大豆遗传关系研究,S565.1
  7.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8. 肾透明细胞癌多中心病灶克隆起源的3号染色体短臂缺失类型研究,R737.11
  9.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10. 郭沫若与中国共产党(1919-1958),D239
  11.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研究,D25
  12.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13. 佩兹利纹样的流变与应用研究,J53
  14.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管弦乐队发展史略,J609.2
  15. 宋庆龄与中国共产党政治合作研究,K827
  16. 传感数据起源隐私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TP393.08
  17. 青铜带钩形制及相关问题研究,K878.8
  18.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K261.1
  19. 赋体探源的探源,I206.2
  20. 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的启示,D231
  21. 中国共产党在根据地反腐倡廉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D26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中国共产党 > 党史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