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肠道细菌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数量和组成的研究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作 者: 冯洁
导 师: 赵立平
学 校: 上海交通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人体肠道菌群 肥胖 BMI 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实时定量PCR 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特异性PCR-DGGE 血糖
分类号: R3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8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肠道菌群是人体内最复杂的共生微生物生态系统,无论是健康或疾病状态下,人体生理代谢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肠道菌群结构变化的影响。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是人肠道中数量最占优势的细菌之一,占细菌总数的7%以上,并在人群中广泛分布。肠道细菌F. prausnitzii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能够为肠上皮细胞提供能量;可以影响宿主多个代谢通路;可能通过甲胺类物质的代谢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具有抗肠道炎症的特性。但是该种菌严格厌氧且难于培养,因此,使用分子方法对该细菌在中国人群中的数量和组成进行分析,对解析F. prausnitzii与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首先比较3对基于16S rRNA基因、用于检测F. prausnitzii的引物(FPR-1-FPR-2、FPR-2F-Fprau645R和Fprau223F-Fprau420R)的特异性,选取特异性最好的1对用于后续定量和组成的研究。用Clustal X比对每个引物与F. prausnitzii和其他细菌的16S rRNA基因的序列。在Ribosomal Database Project(RDP)数据库中使用Probe Match工具比较每个引物匹配的Faecalibacterium spp.序列数目。利用本课题组建立的中国人粪便菌群的16S rRNA基因全长文库的7255个克隆序列,用Simulated PCR(SPCR)预测每对引物检测到的F. prausnitzii和其他细菌的克隆数;用3对引物分别对代表克隆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引物Fprau645R的3’端最后一个碱基与非F. prausnitzii序列的错配度高于其它引物,它在RDP中匹配的Faecalibacterium spp.序列数占其匹配的细菌序列数的百分比(97.6%)显著高于其他引物。SPCR预测,3对引物检测到的F. prausnitzii克隆数均为1171左右;在检测到的非Faecalibacterium spp.克隆中,FPR-2F-Fprau645R主要是Subdoligranulum spp.,而FPR-1-FPR-2和Fprau223F-Fprau420R还有Oscillibacter spp.、Ruminococcus spp.和unclassified Ruminococcaceae等。真实PCR与SPCR的结果吻合。结果表明3对引物能检测到F. prausnitzii和Subdoligranulum spp.,FPR-2F-Fprau645R的特异性优于FPR-1-FPR-2和Fprau223F-Fprau420R。接着,运用FPR-2F-Fprau645R这对引物,我们摸索了F. prausnitzii特异性的实时定量PCR方法,并建立了F. prausnitzii特异性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的分析方法,并用这两种方法调查了56个单纯性肥胖和57个正常体重成人(年龄、性别、居住地一一匹配,其中女性63人,男性50人)粪便中F. prausnitzii的数量和组成。F. prausnitzii特异性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女性肠道中F. prausnitzii的数量显著高于男性(P=0.005),其中在正常体重组,得到的结果同上,而在肥胖组并没有得到上述性别间的差异,提示F. prausnitzii在不同性别间存在数量差异。粪便F. prausnitzii的数量与体质指数(BMI)相关(R=0.214,P=0.023),提示F. prausnitzii与肥胖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相比于正常体重志愿者,肥胖志愿者肠道中F. prausnitzii的数量较多,但是差异并不显著(P=0.101)。F. prausnitzii类群特异性的PCR-DGGE方法对14个肥胖个体和13个正常体重对照个体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组人群的F. prausnitzii的组成没有明显的差异。综上所述,FPR-2F-Fprau645R是检测粪便F. prausnitzii的特异性较好的引物。人粪便F. prausnitzii的数量具有性别差异,并与肥胖具有一定的关系。本研究利用新建立的F. prausnitzii特异性的PCR-DGGE方法,发现F. prausnitzii的组成在肥胖和正常体重人群间没有明显差异。

全文目录


摘要  3-6
ABSTRACT  6-12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2-32
  1.1 人体肠道微生物研究进展  12-26
    1.1.1 人体肠道微生物概述  12-13
    1.1.2 肠道内有重要生理学意义的微生物组成  13-17
      1.1.2.1 梭菌  14
      1.1.2.2 拟杆菌  14-15
      1.1.2.3 双歧杆菌  15
      1.1.2.4 肠杆菌  15
      1.1.2.5 乳酸菌  15-16
      1.1.2.6 其他重要细菌类群和古菌  16-17
    1.1.3 肠道细菌F. prausnitzii 综述  17-20
      1.1.3.1 F. prausnitzii 形态  17
      1.1.3.2 F. prausnitzii 系统分类地位  17-18
      1.1.3.3 F. prausnitzii 重要功能  18-19
      1.1.3.4 F. prausnitzii 的研究方法  19-20
    1.1.4 肠道微生物的主要功能  20-21
      1.1.4.1 营养与消化  20
      1.1.4.2 促进上皮细胞的生长与分化  20-21
      1.1.4.3 免疫功能  21
      1.1.4.4 保护作用  21
    1.1.5 肠道微生物与性别的关系  21-22
    1.1.6 肠道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  22-26
      1.1.6.1 肠道菌群与肥胖的关系  22-24
      1.1.6.2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24-25
      1.1.6.3 肠道菌群与其它疾病的关系  25-26
  1.2 研究微生物组成多样性的分子生物学技术  26-32
    1.2.1 实时定量PCR 技术  26-28
    1.2.2 变性/温度梯度凝胶电泳技术  28-32
第二章 建立肠道细菌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数量和组成的分析方法  32-54
  引言  32-33
  2.1 材料与方法  33-40
    2.1.1 材料  33-35
      2.1.1.1 克隆与引物  33-34
      2.1.1.2 试剂和仪器  34
      2.1.1.3 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  34-35
    2.1.2 方法  35-40
      2.1.2.1 序列的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35
      2.1.2.2 RDP 的Probe Match 分析  35
      2.1.2.3 SPCR 分析  35
      2.1.2.4 真实PCR 验证  35-36
      2.1.2.5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实时定量PCR  36-38
      2.1.2.6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  38-40
  2.2 结果  40-51
    2.2.1 引物比较  40-45
      2.2.1.1 序列比对和系统发育分析  40-43
      2.2.1.2 RDP 的Probe Match 分析  43
      2.2.1.3 SPCR 分析  43-45
    2.2.2 真实PCR 验证结果  45-47
    2.2.3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实时定量PCR  47-48
    2.2.4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  48-51
  2.3 讨论  51-54
第三章 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中国成年人群肠道中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进行数量分析  54-68
  引言  54-55
  3.1 材料与方法  55-59
    3.1.1 样本来源  55
    3.1.2 粪便基因组DNA 提取  55-57
    3.1.3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57-59
      3.1.3.1 DNA 浓度的测定  57
      3.1.3.2 粪便样品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和总菌实时定量PCR  57-59
  3.2 结果  59-64
    3.2.1 实验样品的选择  59-60
    3.2.2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结果  60-64
  3.3 讨论  64-68
第四章 应用PCR-DGGE 技术对中国成年人群肠道中Fea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 进行组成分析  68-78
  引言  68-69
  4.1 材料与方法  69-70
    4.1.1 材料  69-70
      4.1.1.1 粪便样品来源  69
      4.1.1.2 试剂  69-70
    4.1.2 方法  70
      4.1.2.1 粪便基因组DNA 的提取  70
      4.1.2.2 F. prausnitzii 特异性的PCR-DGGE  70
  4.2 结果  70-75
  4.3 讨论  75-78
参考文献  78-87
附录1 溶液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87-88
附录2 仪器设备  88-89
附录3 缩写和全称  89-91
附录4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样品基本信息  91-94
附录5 F. prausnitzii 特异性实时定量PCR 数据汇总  94-99
致谢  99-101
研究生阶段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101-103

相似论文

  1. 猪细小病毒感染对猪外周血淋巴细胞细胞因子转录时相影响的研究,S858.28
  2. 丹参酮ⅡA及烟酸对肥胖幼鼠心血管功能的影响,R285.5
  3. 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观察,R246.1
  4. 抗生素干预小鼠及菌群相关疾病患者肠道菌群蛋白组分研究,R446.5
  5. 鼻咽癌组织中EBERs与BMI-1表达相关性研究,R739.63
  6. 饥饿期粪肠球菌生物膜形成相关毒力因子的表达及两种根管常用药物对其作用研究,R780.2
  7. 草莓miR156靶基因SPL9的克隆及表达分析,S668.4
  8. 细菌培养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痰中肺炎链球菌,R440
  9. Bmi-1和c-myc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意义,R733.1
  10. 地特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R587.1
  11. p16与Bmi-1在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细胞块中的表达,R734.2
  12. 沉默Bmi-1表达对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的作用,R730.2
  13. BMI-1、Ki67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R737.33
  14. 胃腺癌组织中Annexin Ⅱ、Ceacam1和Stat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735.2
  15. 瘦素基因启动子G-2548A多态性与腹型肥胖脑梗死的关系,R743.3
  16. 新型溶瘤腺病毒靶向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R730.5
  17. Bmi-1和C-myc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探讨,R734.2
  18. 膝骨关节炎患者临床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R684.3
  19. Bmi-1和hTERT在胃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5.2
  20. 华中科技大学学生体脂率与BMI的相关研究,G804.49
  21. CREB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和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R551.3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