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建国以来中国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

作 者: 杨国英
导 师: 李秀忠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关键词: 乡村治理模式 乡政村治 统筹城乡发展
分类号: D422.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455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国现代化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现代化进程,乡村治理问题是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所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治理机制,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治理不仅是政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理论学术界的关注热点。当前乡村治理研究仍存在很大的探索空间,需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创新来补充,以解决或解答现实中存在的许多困惑。本文前言部分主要论述了对乡村治理模式进行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并对乡村治理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简单介绍了本文的写作思路和研究方法。正文的论述是以历史发展脉络展开的,共四章。分别对建国初期、改革后、新时期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最后部分提出用统筹城乡发展模式来治理乡村的思路。第一部分对1949—1983年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这一时期先后存在乡(行政村)模式和人民公社模式两种乡村治理模式。首先,对这一时期乡村治理的环境背景进行了分析;其次论述了乡(行政村)模式并对其历史成因、社会贡献和缺陷进行了分析;最后,阐述了人民公社模式及这种模式的历史成因、社会贡献和重要缺陷。这两种模式都分别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其结构上的缺陷和制度上的障碍,注定了其失败的结局,被新的治理模式所取代。第二部分对1983—1998年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进入了称之为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这大环境背景下,我国乡村治理由此形成了“乡政村治”的治理模式。本部分首先对改革后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接着论述了“乡政村治”这一治理模式的兴起、性质及其发展现状,最后对这一模式的负面效应进行了分析。这一模式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功不可没,但是其负面效应也十分明显,在实际运行中,逐渐背离了其最初设立的初衷,与人民民主渐行渐远,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障碍,因此必须对之进行改革。第三部分对1998年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进行了评析。这一时期处于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这一大环境背景下,乡村治理采用的是村民自治的治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乡政村治”模式的继续,本文中把它称之为村民自治“后期”,并对其特征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现行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效果进行了分析。进入新世纪,村民自治正努力实现着由民主外壳到实体内容的转换。第四部分对新农村建设中新的乡村治理模式的选择进行了思考。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的困境,对当前学术界几种有代表性的治理模式进行了初步评析。最后提出要跳出“以农治农”的思路,从统筹城乡发展的角度来治理乡村,采用统筹城乡发展治理模式,并提出了采用这一模式的主要对策。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9
导言  9-15
  (一)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9-10
  (二) 研究现状  10-13
  (三) 基本思路  13-14
  (四) 研究方法  14-15
一、1949—1983年的乡村治理模式及其效应  15-24
  (一) 建国初期乡村治理的环境分析  15-18
  (二) 乡治模式及其社会效应  18-21
  (三) 人民公社模式及其社会效应  21-24
二、1983—1998年的乡村治理模式分析  24-31
  (一) 改革后乡村治理的历史背景分析  24-26
  (二) "乡政村治"治理模式的兴起、性质及其发展现状  26-29
  (三) "乡政村治"模式的负面效应  29-31
三、1998年以来的乡村治理模式评析  31-37
  (一) 新时期乡村治理的时代背景分析  31-33
  (二) 村民自治"后期"的特征分析  33-35
  (三) 现行村民自治的实际运行效果  35-37
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治理模式的选择  37-55
  (一) 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治理的困境  37-40
  (二) 当前学术界几种有代表性的治理模式构设及其初步评析  40-47
  (三) 统筹城乡发展模式的选择及主要对策  47-55
结语  55-56
注释  56-59
参考文献  59-62
致谢  62-63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3

相似论文

  1. 探析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F323.89
  2. 基于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新余市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F327
  3. “乡政村治”格局下的乡镇领导力研究,C933
  4.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供给问题研究,F320
  5. 城乡统筹发展评估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F124
  6. 许昌市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政府行为研究,F127
  7. 福州市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F127
  8. 英租威海卫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研究,D422.9
  9. 政治稳定视角下的乡村治理模式研究,D422.6
  10. 山东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研究,F327
  11.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的农地流转模式研究,F321.1
  12. 城中村治理模式与村庄边界开放程度研究,F299.2
  13. 公共治理理论视角下我国新农村建设政策执行偏差问题研究,F320
  14. 统筹城乡发展视角下乡村社区经济合作组织转型发展研究,F321.42
  15. 农村闲置宅基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6.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F323.89
  17. 统筹城乡发展中的重庆市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F323.6
  18.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F321.1
  19. 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F323.6
  20. 统筹城乡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F320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农民工作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