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颜师古《汉书注》声训研究

作 者: 陈秀然
导 师: 胡继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顏師古 《漢書注》 聲訓
分类号: H1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7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聲訓作為一種訓詁方式,就是用音近義通的同源詞作訓。這是訓詁學家常用的一種訓詁方法。顏師古《漢書注》中就大量使用了這一訓詁方法。本文以漢語詞彙的系統性理論為指導,以比較互證法、義素分析法、數據統計法等為主要研究方法,參照先秦兩漢的文獻語言材料,漢唐注疏,清人集解,並借鑒前輩學者和當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對《漢書注》中的單音節詞進行窮盡性分析,共整理出375對具有聲訓關係的釋詞与被釋詞。在對它們進行綜合考察的基礎上,歸納、分析了這375對聲訓詞的語音、語義關係類型及顏氏所用的聲訓術語,探討了顏師古《漢書注》聲訓的研究價值和存在的不足。顏師古在《漢書注》中,已經注意到了字音與字義相互依存的現象,已經能夠比較自覺地擺脫字形的束縛,並運用“音義同”、“音義皆同”、“聲相近”、“義與某同”等術語來試圖說明這種“音義同源”的現象,體現了樸素的語言學思想,走上了以聲音通訓詁的道路。這對後世尤其是清代“因聲求義”理論的提出無疑是有巨大影響的。本論文由五部分組成:第一章“緒論”,簡單介紹了顏師古的生平和著述,探討了本論文寫作的動機和意義,並對本論題的語枓來源和範圍,及聲訓界說進行了說明。第二章、第三章主要是對顏師古《漢書注》中的聲訓材料進行分析,從而得出被釋詞與釋詞之間的語音、語義關係類型,以及顏氏所用的聲訓術語。其中,對各類語音關係的分析採用数據統計法,分別統計出其在整個聲訓材料中的比例。第四章總結了顏師古《漢書注》聲訓的價值,以及我們研究這一課題的實踐意義。“結語”,是我們對顏師古《漢書注》這一課题有待進一步研究的思考。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7
1.緒論  7-12
  1.1 顏師古《漢書注》  7-8
  1.2 選題的出發點和本課題的研究現狀  8-10
  1.3 語料的取捨及其所依據的版本  10
  1.4 "聲訓"界說  10-12
2.顏師古《漢書注》聲訓分析  12-30
  2.1 對聲訓現象的確定和分析  12-15
  2.2 被釋詞與釋詞之間的語音關係分析  15-20
  2.3 被釋詞與釋詞之間的語義關係分析  20-30
3.顏師古《漢書注》聲訓術語和聲訓方式分析  30-42
  3.1 顏師古《漢書注》聲訓術語分析  30-37
  3.2 顏師古《漢書注》聲訓方式分析  37-42
4.研究顏師古《漢書注》聲訓的實踐意義  42-47
  4.1 為語源研究提供寶貴的資料  42-43
  4.2 為構建科學的漢語史提供實證材料  43-45
  4.3 對訓詁學研究和辭書編撰有所裨益  45-47
結語  47-49
主要參考文獻  49-51
致謝  51-53
攻讀學位期間發表的學術論文  53

相似论文

  1. 《汉书》颜注“又音”研究,H13
  2. 《汉书》颜注古字考,H131
  3. 普通话高元音音位系统及音值分析,H11
  4. 《中国音韵学研究·古音字类表》所用反切考,H11
  5. 杨慎古音学研究,H11
  6. 析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之福州音,H11
  7. 李鄴《切韻攷》研究,H11
  8. 王力古音学研究,H11
  9. 《乌字十五音》音系研究,H11
  10. 《集韵》以来的反切改良过程研究,H11
  11. 《裴韵》编纂体例整理与研究,H11
  12. 昆明波罗村语音共时变异的社会语言学分析,H11
  13. 《全宋文》江西文人用韻研究,H11
  14. 段玉裁古音学研究,H11
  15. p f组声母研究,H11
  16. 《屈宋古音义》研究,H11
  17. 俄语汉语的语音比较及俄语国家学生学习汉语语音的错误分析,H11;H195
  18. 从韵系结构论《切韵》到《中原音韵》之间的入声变化,H11
  19.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汉语-m尾的衍化,H11
  20. 《说文通训定声》通假字的声母(舌齿音)研究,H11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