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再认识

作 者: 贾鹏龙
导 师: 张同乐
学 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专 业: 科学技术哲学
关键词: 儒家思想文化 精神价值 再认识
分类号: B2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616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础,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中曾有过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文化形态所不能比拟的。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儒家思想文化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阐述,儒家思想文化的价值重新被人们所认识。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认识以儒家思想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建立社会主义新的文化体系,依然是我们需要持续探讨的重要问题。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继承者创立和发展思想文化体系,它经历了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西汉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文化的地位得到了确立;明清时代,孔子被追封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儒家思想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人们的精神支柱;近代以来,随着封建制度的终结和各种民主思想的传播,儒家思想不再具有独尊的地位;五四运动在批判封建制度文化的同时,却忽视了儒家思想文化的精神价值。建国以后,批孔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对儒家思想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打击。近代以来历次对儒家的批判,造成了人们精神价值观念的缺失并产生了信仰的危机,因此,重新认识儒家思想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中的作用和地位,对于凝聚民族凝聚力,解决人们精神层面的危机意义重大。精神文化信仰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在新的历史时期,儒家思想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文化成果,构建和谐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文化体系。要提高对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认识,加强儒学的基础教育,逐步恢复和建立儒家文化载体和设施,促进儒学的复兴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1 绪论  8-11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8-9
  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9-10
  1.3.论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0-11
2 儒家思想文化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11-16
  2.1 儒家思想文化的孕育及成长  11-12
  2.2 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确立与发展  12-14
  2.3 近代以来儒家思想文化的衰微  14-16
3 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起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6-21
  3.1 对社会变革的影响  16-18
  3.2 对思想文化的影响  18-19
  3.3 对人们生活方式影响  19-20
  3.4 对人们的信仰的影响  20-21
4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与儒家思想文化  21-28
  4.1 近代以来社会制度的变革对儒家思想文化的冲击  21-22
  4.2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儒家思想文化的批判与反思  22-24
    4.2.1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儒家思想文化  22-23
    4.2.2 三四十年代间的儒家思想文化  23-24
  4.3 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儒家思想文化  24-25
  4.4 新中国成立后儒家思想文化的沉浮  25-28
    4.4.1 建国后儒家思想的变化及其地位的变化  25-26
    4.4.2 改革开放后儒家思想文化的发展  26-28
5 儒家思想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建设中的地位  28-38
  5.1 儒家思想文化对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影响  28-29
  5.2 儒家思想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29-32
    5.2.1 精神文化信仰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内容  29-30
    5.2.2 儒家思想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  30-31
    5.2.3 以儒家思想为引导,构建全民族的精神支柱  31-32
  5.3 儒家思想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2-35
    5.3.1 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意义  32-33
    5.3.2 儒家思想的优秀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文化基础  33-34
    5.3.3 马克思主义在政治上的指导地位与儒家思想的主体地位  34-35
  5.4 儒家思想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  35-38
6 重视儒家思想文化建设  38-42
  6.1 加强全社会对儒家思想文化地位的认识  38-39
  6.2 重视儒学思想的基础教育  39-40
  6.3 恢复重建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  40
  6.4 儒学的复兴与展望  40-42
7 结语  42-43
致谢  43-44
参考文献  44-46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所获奖励  46

相似论文

  1. 布克金生态政治学思想研究,D09
  2.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索,D61
  3. 哲学思想在指导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G633.6
  4.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5. 语境认识论初探,N02
  6. 中国刑法视野下的违法性认识,D914
  7. 欧美留学生汉语语流音变习得现象调查报告,H195
  8. 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理论学习的认识和实践,D261
  9. “乔韩窗口”理论在高一班级管理中的运用,G635.1
  10. 普适计算下智能空间的哲学探究,N02
  11. 论塑造理想人格的认识论途径和手段,B82-063
  12. 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心理中的认知失调研究,G206
  13. 中国英语学习者与本族语者认识可能性显性表达研究,H319
  14. 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I206.6
  15. 违法性认识研究,D914
  16. 信息化对人类认识的影响,B023
  17. 感性与知性的研究,B02
  18. 论感性认识得以可能的条件,B02
  19. 桑桐《民歌主题钢琴小曲九首》的艺术价值和当代意义,J624.1
  20. 英语核心情态动词的历时语义演变研究,H313
  2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下的科学发展观,D61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中国哲学 > 先秦哲学(~前220年) > 儒家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