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精子形态在体外受精技术中的相关研究

作 者: 王书佳
导 师: 李慕军
学 校: 广西医科大学
专 业: 妇产科
关键词: 精子形态 体外受精 精子顶体形态完整性 活率
分类号: R71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研究精子形态体外受精的关系,探讨精子形态对体外受精的影响;研究精子顶体完整性与体外受精的相关性,了解两者的关系;比较精液处理前后精子形态的变化,了解精液处理方法对精子形态的影响;研究精子形态与活率的相关性,了解两者的关系。方法:收集53对采用IVF-ET助孕的夫妇中丈夫的精液,经Diff-quick染色剂染色后,按照世界卫生组织(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严格形态学标准计数,将病人分成正常组和畸形精子症组,分析两组体外受精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优胚率、种植率的差别,分析精子形态及精子顶体形态完整性与体外受精的相关参数的关系。比较精液处理前后精子形态的变化。分析精子形态与精液常规参数的关系。结果:1.经密度梯度离心处理后的正常形态精子率比处理前的正常形态精子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精子组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种植率高于畸形精子形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卵裂率、优胚率比较,正常组的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正常形态精子率与体外受精受精率、正常受精率、种植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卵裂率、优胚率无显著相关(p>0.05)。4.头部畸形精子率与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5.体部畸形精子率、尾部畸形精子率、混合畸形精子率与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6.精子顶体形态完整率与体外受精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呈显著正相关,( p<0.05);与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无显著相关性(p>0.05)。7.正常形态精子率与活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尾部畸形精子率及混合畸形精子率与活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头部畸形精子率、体部畸形精子率与活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结论:精子的形态可以影响体外受精的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和种植率,但不影响卵裂率和优胚率。精子顶体形态完整性可影响体外受精的受精率和正常受精率,但是不影响卵裂率、优胚率和种植率。头部畸形精子对体外受精受精率影响较大,而其他部位畸形精子与体外受精无明显关系。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以较大限度提高正常形态精子率,保证精液的质量。正常形态精子和尾部畸形精子可以影响精子的活率,精子头部、体部对精子的活率影响不大。可以认为精子形态对于男性不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文目录


英文缩写词表  5-6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一章 前言  10-12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12-18
  2.1 研究对象、仪器设备及主要试剂  12-13
    2.1.1 研究对象  12
    2.1.2 主要仪器设备  12
    2.1.3 主要试剂及材料  12-13
  2.2 试验方法  13-15
    2.2.1 超排卵  13
    2.2.2 卵子准备  13
    2.2.3 精子准备  13-14
    2.2.4 精子涂片  14
    2.2.5 精子染色  14-15
  2.3 结果分析  15-16
    2.3.1 受精率  15-16
    2.3.2 受精结局评估  16
  2.4 实验结果的统计学处理  16-18
第三章 结果  18-28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18-19
    3.1.1 正常组  18
    3.1.2 畸形精子症组  18
    3.1.3 正常组与畸形精子症组相关因素的比较  18-19
  3.2 精液处理前后精子形态的比较  19
  3.3 正常组和畸形精子症组的体外受精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的比较  19-21
  3.4 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的关系  21-25
    3.4.1 正常形态精子与体外受精相关参数的关系  21-22
    3.4.2 头部畸形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相关参数的关系  22-23
    3.4.3 体部畸形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相关参数的关系  23-24
    3.4.4 尾部畸形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相关参数的关系  24
    3.4.5 混合畸形精子形态与体外受精相关参数的关系  24-25
  3.5 精子顶体形态完整性与体外受精受精率、正常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的关系  25-26
  3.6 精子形态与活率的关系  26-28
第四章 讨论  28-36
  4.1 精子形态的重要性  28
  4.2 精子染色  28-29
  4.3 精液处理方法  29
  4.4 精子的形态  29-30
  4.5 精子头部  30-31
  4.6 精子的尾部  31
  4.7 精子形态与IVF 的关系  31-34
  4.8 精子形态与活率的关系  34
  4.9 问题与展望  34-36
第五章 结论  36-37
参考文献  37-40
附图  40-41
综述  41-49
参考文献  49-51
致谢  51-52

相似论文

  1. 人IVF周期中短时受精方法及其临床结果的研究,R714.8
  2. IVF-ET后经阴道超声对早期异位妊娠的诊断价值及14d和16d两次血清β-hCG值检测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R714.22
  3.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异位妊娠高危因素探讨,R714.8
  4.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胚胎染色体异常的研究,R714.8
  5.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IVF-ET中对卵巢储备功能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价值,R445.1
  6. 胚胎着床前期子宫内膜血流与IVF-ET结局的关系,R714.8
  7. 月经周期中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变化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关系,R714.8
  8. 氧化应激标记物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及卵泡液中的表达及作用,R711.71
  9. 黄体期血清雌孕激素变化对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R714.8
  10. 季节变化和气象因素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R714.8
  11. 中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干预治疗的系统评价,R271.9
  12. 补救性ICSI临床结局及受精失败卵子纺锤体和染色体分析,R714.8
  13. 绵羊幼羔的超数排卵及其体外受精,S826
  14. 重离子辐射对绵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受精及发育的影响,S826.2
  15.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超排卵周期中应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方案的临床研究,R714.8
  16. 反复自然流产与精子质量及形态异常关系的探讨,R714.21
  17.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白细胞介素-1β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中的作用分析,R714.8
  18. 生精散对损伤精子DNA修复作用的初步研究,R285
  19. 生长激素预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价值及其改善卵巢反应的作用机理,R714.8
  20. 同源框基因A10、白血病抑制因子在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相关性,R714.8
  21. 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R711.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