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血液中uPA的表达及基因型分析

作 者: 张宏炜
导 师: 张国华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神经病学
关键词: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 脑梗死 尿激酶型纤溶酶型激活因子 血清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脑梗塞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
分类号: R749.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检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脑梗死(CI)患者血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型激活因子(uPA)的含量,分析uPA在VCI和脑梗死患者发病过程中的意义。方法:晨起空腹静脉采血3 ml,用0·109 mol/L枸橼酸钠按1∶9抗凝处理。在30 min内3 5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于-70℃冷冻待检。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分别检测39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7例脑梗死患者及23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中uPA的含量,并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病情的轻、中、重组及脑梗死组、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比较。结果:1三组血液uPA的含量分别为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1.470±0.559、脑梗死组1.573±0.448、正常对照组0.935±0.336。2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轻、中、重度患者血液uPA含量分别为1.313±0.440、1.316±0.394、1.913±0.682。3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轻、中、重度患者血液uPA含量分别为1.313±0.440、1.316±0.394、1.913±0.682,脑梗死患者和正常对照组uPA的含量分别为(1.573±4.480)ng/ml,(0.935±3.36)ng/ml。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组、脑梗死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与脑梗死组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轻度与中度、重度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度与重度组比较,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VCI)和脑梗死患者血液uPA含量均大于正常对照组。2 uPA含量随VCI病情加重而升高。目的: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ment,简称VCI)由于缺血或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全脑缺血、缺氧引起的认知障碍。以记忆、认知功能缺损为主,可伴有语言、运动、视空间技能及人格障碍等。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在我国VCI约占老年痴呆的60%。由于VCI的生活能力下降,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和生存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负担,所以VCI的各方面研究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VCI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等,这些因素均与小血管病变有关联。与VCI相关的不良生活习惯包括缺乏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吸烟、酗酒、药物滥用等。此外,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也是其危险因素。近年来,与VCI危险因素相关的基因研究提示,VCI可能是多种环境因素和多种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对于A lzheimer病(A lzheimer’s disease, AD)和卒中相关基因的研究报道较多,而VCI危险因素的相关基因研究报道却较少。因此,可将AD和卒中方面的研究结果作为VCI基因研究的参考,这些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能也与VCI有关[1]。最近研究表明纤溶酶系统参与AD脑中Aβ的清除与降解,其中由PLAU基因编码的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rokinas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uPA)在Aβ的清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我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uPA基因PLAU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运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分析技术分别检测95例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脑梗死患者及100例正常对照组uPA基因PLAU多态性。分析uPA基因PLAU多态性位点与VCI发病的相关性。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排除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体重指数等VCI危险因素的影响。结果:1在VCI组、NDCI组、NC组中性别、年龄、BMI、教育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是致病的强危险因素且VCI组与N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VCI组患者有卒中史者69人,与NDCI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2 VCI组与正常对照组rs2227564位点多态C、T等位基因频率在VCI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0.0%、40.0%和63.5%、36.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在VCI(35.8%,48.4%和15.8%)和对照组(35%,57%和8%)间也无差异(P>0.05);与C/T+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不增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OR值为1.04(95%NDCI=0.58~1.86)。3 NDCI组与正常对照组rs2227564位点多态C、T等位基因频率在VCI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59.6%、40.4%和63.5%、36.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梗死组C/C、C/T、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4.2%,50.9%和14.9%,与正常对照组(35.0%,57.0%和8.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C/T+T/T基因型相比,C/C基因型不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OR值为0.97(95%NDCI=0.55~1.70)。4 VCI组与正常对照组rs2227562位点多态A、G等位基因频率在VCI组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30.0%、70.0%和32.5%、67.5%,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A/A、A/G、G/G基因型频率分别在VCI(9.5%,41.0%和49.5%)和正常对照组(14.0%,37.0%和49.0%)间也无差异(P>0.05);与A/G+G/G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不增加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OR值为1.02(95%NDCI=0.58~1.79)。5 NDCI组rs2227562位点多态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9.4%和70.6%,与正常对照组(32.5%和67.5%)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NDCI组A/A、A/G、G/G三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6%、39.5%和50.9%,与对照组(14.0%、37.0%和49%)相比亦无显著差异(P>0.05);与A/G+G/G基因型相比,G/G基因型不增加脑梗死的发病风险,OR值为1.10(95%NDCI=0.64~1.88)。结论:1从所研究的临床资料来看,入选的VCI患者合并高血压病、卒中史较对照组多,说明高血压病、卒中史可增加VCI的发病风险。积极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病、减少卒中发生次数可降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发病率。2 PLAU基因rs2227564多态性位点在我国河北地区汉族人群中以C/T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较高,但在VCI组、NDCI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分布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提示PLAU基因rs2227564多态性可能不是VCI主要的遗传因素。3 VCI组A等位基因携带者所占比例(A/A+A/G)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与NDCI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说明PLAU基因rs2227562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VCI的发病风险无关。4 PLAU基因rs2227564和rs2227562位点单核苷酸多态可能与NDCI的发病风险无关。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10
英文摘要  10-17
研究论文  17-55
  第一部分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脑梗死患者血液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  17-27
    前言  17-18
    材料与方法  18-19
    结果  19-20
    附图  20-21
    附表  21-22
    讨论  22-24
    参考文献  24-27
  第二部分 uPA基因多态性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  27-55
    前言  27-28
    材料与方法  28-34
    结果  34-37
    附图  37-39
    附表  39-44
    讨论  44-49
    结论  49-50
    参考文献  50-55
综述  55-68
致谢  68-69
个人简历  69-70

相似论文

  1. 脑梗塞血瘀证的肽组学和代谢组学初步研究,R277.7
  2. 急性脑梗死患者睡眠结构的变化,R743.33
  3.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分析,R743
  4. 甲型流感病毒M2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R392
  5. 调和玉米油对肉仔鸡抗氧化应激、脂质代谢酶及免疫基因表达的影响,S831.5
  6. 高铜高锌日粮对仔猪的生产性能、代谢及微量元素沉积的影响,S828.5
  7. 鸡Δ~6脂肪酸脱氢酶基因启动子区域多态性及基因时空表达的研究,S831
  8. 鸡CFL2基因遗传变异及其效应与表达的研究,S831
  9. 水稻胁迫应答基因3’UTR模体及相关miRNA的生物信息学研究,Q943.2
  10. 不同品种鸡蛋胆固醇沉积规律和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S831
  11. Kisspeptin/GPR54系统在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对蛋鸡生殖调控的研究,S831
  12. 家畜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布鲁氏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分型研究,S855.12
  13. 血清新喋呤、腺苷脱氨酶及PPD试验对活动性肺结核诊断价值的研究,R521
  14. MTRR基因A66G多态性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心肌梗死的关系,R542.22
  15. 不同健康状态对临床实验指标的影响及其与HLA-DQB1等位基因的关联,R346
  16. 盐酸表阿霉素的光谱与电化学研究及其分析应用,TQ465
  17. 维医体液分型与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肽和糖化血清蛋白的相关性研究,R29
  18. 抗体的非对应性激发及其与H2-Eb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联,R392
  19. 低浓度血清法培养纯化新生大鼠雪旺细胞,R329
  20. 安徽省部分地区乙型肝炎分子流行病学初步研究,R512.62
  21. 基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乙型肝炎抗HBc和抗HBe的精密测定,R512.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 精神病学 > 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