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前方牵引、FRⅢ和“2×4”技术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作 者: 席光伟
导 师: 马文盛
学 校: 河北医科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前方牵引 FRⅢ “2×4” 功能性前牙反牙合
分类号: R783.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2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前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分别使用前方牵引FRⅢ矫治器和“2×4”矫治技术进行矫治,采用自身对照及组间对照研究,从矢状向、垂直向和角度三个方面测量其治疗前后的牙性和骨性的变化,探讨其各自的治疗机制,为临床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前来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院正畸科治疗的患者中选取符合标准的功能性前牙反牙合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分别使用前方牵引、FRⅢ和“2×4”技术进行矫治。三组病人在矫治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X线片进行常规头影测量分析和Pancherz头影测量分析,并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经过矫治,三组病人前牙反牙合关系均得到纠正,分析头影测量数值显示:1前方牵引组前牙覆盖关系改善了5.04mm(p<0.001),其中骨性变化占28%,牙性变化占72%。磨牙关系改善了3.32mm(p<0.001),其中骨性变化占43%,牙性变化占57%。A点前移2.89mm(p<0.001),P点前移1.47 mm(p<0.001),腭平面逆时针旋转1.51°(p<0.01),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0.76°(p<0.05),前下面高增长3.45mm(p<0.001)。2 FRⅢ组前牙覆盖关系改善了6.26mm(p<0.001),其中骨性变化占18% ,牙性变化占82%。磨牙关系改善了1.88mm(p<0.001),其中骨性变化占60%,牙性变化占40%。A点前移1.53mm(p<0.001),P点前移0.28mm(p>0.05),,腭平面变化不大,下颌平面顺时针旋转0.57°(p>0.05),前下面高增长2.59mm(p<0.001)。3“2×4”组前牙覆盖关系改善了5.35mm(p<0.001),其中骨性变化占14%,牙性变化占86%。磨牙关系改善了1.23mm(p<0.05),其中骨性变化占63%,牙性变化占37%。A点前移1.96mm(p<0.001), P点前移1.19mm(p<0.001),前下面高增长2.27mm(p<0.001)。4三组头影测量数值做方差分析4.1常规测量项目前方牵引组SNA增大最多(P<0.001),其他两组变化比较接近,SNB的变化三组间比较也没有统计学意义,“2×4”组ANB增大最少(P<0.001),其他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下颌平面角、牙合平面角的变化三组间比较也没有统计学意义。前方牵引组上切牙唇倾最少(P<0.05),其他两组的变化比较接近。4.2 Pancherz测量项目4.2.1前牙覆盖方面OJ改善方面组间比较(P<0.01),FRⅢ组变化大于前方牵引组,“2×4”组和其他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前方牵引组A点前移最多(P<0.001),其他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FRⅢ组P点后移最少(P<0.01),其他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前方牵引组上切牙前移最多(P<0.05),其他两组间比较没有差异。4.2.2磨牙关系方面磨牙关系改善方面组间比较(P<0.001),变化大小排序为前方牵引组> FRⅢ组>“2×4”组。上磨牙前移量组间比较(P<0.001),前移量排序也是前方牵引组> FRⅢ组>“2×4”组。下磨牙前移量组间比较(P<0.001),前方牵引组前移量最大,其他两组比较没有差别。4.2.3垂直向方面三组间比较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1三种方法均能有效地改善了磨牙关系和前牙覆盖关系。2在前牙覆盖改善方面骨性变化所占比例排序为前方牵引组> FRⅢ组>“2×4”技术组。在磨牙关系改善方面,FRⅢ组和“2×4”技术组骨性变化所占比例接近,且都大于前方牵引组。3在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7
英文摘要  7-12
研究论文 前方牵引FRⅢ和“2×4”技术矫治功能性前牙反牙合的临床研究  12-52
  前言  12-13
  材料与方法  13-20
  结果  20-24
  附图  24-33
  附表  33-37
  讨论  37-46
  结论  46-47
  参考文献  47-52
综述 前牙反牙合的研究进展  52-69
致谢  69-70
个人简历  70

相似论文

  1. 骨性Ⅲ类错合的双期矫治,R783.5
  2.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重度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研究,R783.5
  3. 一种改良FR-Ⅲ型矫治器矫治替牙期Ⅲ类错(牙合)的临床分析,R783.5
  4. 鼻部形态变化在生长发育期骨性Ⅲ类错合矫形治疗中的美学意义,R783.5
  5. 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安氏Ⅲ类骨性反(牙合)矫治时机的相关研究,R783.5
  6. 反合儿童上颌前方牵引鼻部外形变化的研究,R783.5
  7.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R783.5
  8. 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的长期疗效观察,R783.5
  9. 上颌快速扩弓及前方牵引作用下骨缝标识性颅面骨三维有限元研究,R783.5
  10. Ⅲ类骨性错(牙合)的双期矫治,R783.5
  11. 前方牵引矫治器在安氏Ⅲ类骨性错(牙合)早期矫治中的应用,R783.5
  12. 唇舌弓式及快速扩弓式上颌前方牵引口内装置对牙颌面及软组织侧貌影响的比较,R783.5
  13. 上颌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对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颅面结构及上气道间隙影响的头影测量研究,R783.5
  14. 前方牵引矫治年轻成人骨性反合的疗效研究,R783.5
  15. 唇舌弓式前方牵引与种植体式前方牵引的三维有限元分析,R783.5
  16. 正常(牙合)青年男性咀嚼肌超声形态与颅面组织形态关系的研究,R783.5
  17. PRP/BIO-OSS复合物对纯钛金属钉周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R783.6
  18. 骨性Ⅱ、Ⅲ类错(牙合)上前牙代偿性治疗对根吸收影响的临床研究,R783.5
  19. 几种提高下颌牙槽嵴低平总义齿固位方法的临床体会,R783.6
  20. 骨性Ⅲ类错合的双期矫治,R783.5
  21. 复杂成人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综合矫治,R783.5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矫形学 > 口腔正畸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