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类型及草本层物种多样性研究

作 者: 季媛
导 师: 张华
学 校: 辽宁师范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植物群落 草本层 物种多样性 α多样性 β多样性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分类号: Q94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5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以辽宁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峰——老秃顶子北坡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沿山体海拔梯度共设置9个调查样地,对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的变化格局进行了系统研究,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1.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种类组成及植物群落类型在老秃顶子北坡9个调查样地中,共记录到乔木层植物27种,灌木层植物32种,草本层植物102种。其中102种草本植物隶属于34科81属。草本植物中伞形科、唇形科、百合科、菊科、莎草科植物为常见科。从草本植物物种生活型组成看,多年生草本植物占据绝对优势(96%,98种),而一年生草本植物(4%,4种)相对很少,仅在海拔967m以下的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内呈零星分布。老秃顶子北坡因具有特殊的地理条件而呈现出完整而清晰的植被垂直带谱,沿海拔梯度由下而上依次分布有落叶阔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云冷杉暗针叶林带、针阔混交林带、岳桦林带、中山灌丛带和中山草甸带。2.老秃顶子北坡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格局①草本层物种丰富度随海拔梯度变化格局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中草本层物种丰富度的垂直梯度变化比较复杂,总体上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并且在中海拔高度上,即海拔1067m的暗针叶林和1167m的针阔混交林处谷、峰值连续出现,物种数分别为6种和38种。②草本层α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格局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中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Simpson指数沿海拔梯度的变化趋势同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前者在数值上起伏较大,后者略平缓,两指数分布范围分别为1.026-2.655和0.607-0.911之间,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海拔1367m和1317m处,最小值则同时出现在海拔1067m的暗针叶林。种间相遇概率指数的变化趋势与物种丰富度相似,最大值和最小值出现的地段与Simpson指数相同,数值分别为0.894和0.291。两个均匀度指数Jsw和Js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波动分布规律,最大峰值分别出现在海拔767m和1317m,指数值为0.955和0.980,最小值同时在海拔967m的针阔混交林出现,分别为0.889和0.904。③草本层β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格局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中草本层Whittacker指数的最大值出现在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暗针叶林带,达到了37.44,最小值出现在山顶。Cody指数的第一个峰值出现在海拔767~867m间,表明了落叶阔叶林向针阔混交林的过渡,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167~1267m之间,表明了针阔混交林向岳桦林的过渡。Jaccard指数和Sorenson指数以及数量属性数据类型中的Bray-Curtis指数和Morisita-Horn指数都是反映群落相似性的指数,它们的第一个峰值都出现在867~967m的针阔混交林内,前三者的第二个峰值出现在1267~1317m之间,Morisita-Horn指数则是在1167~1267m之间。两种属性指数的变化趋势都较直观地反映了老秃顶子北坡不同群落间物种组成的差异。

全文目录


摘要  2-4
Abstract  4-8
第1章 前言  8-14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8-9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9-14
    1.2.1 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  9-10
    1.2.2 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10-14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14-16
  2.1 研究区自然条件  14-15
  2.2 调查地点概况  15-16
第3章 研究方法  16-22
  3.1 样方设置及测定因子  16
  3.2 数据处理  16-22
    3.2.1 草本层重要值计算  16-17
    3.2.2 草本层物种多样性指数的选择和测度方法  17-22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22-36
  4.1 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  22-25
    4.1.1 落叶阔叶林特征  22-23
    4.1.2 针阔混交林特征  23-24
    4.1.3 云冷杉暗针叶林特征  24
    4.1.4 岳桦林特征  24
    4.1.5 中山灌丛特征  24-25
    4.1.6 中山草甸特征  25
  4.2 草本层植物物种组成  25-26
  4.3 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的变化特征  26-36
    4.3.1 物种丰富度  26-28
    4.3.2 α多样性  28-31
    4.3.3 β多样性  31-36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36-38
  5.1 结论  36-37
    5.1.1 老秃顶子北坡植物种类组成及植物群落特征  36
    5.1.2 老秃顶子北坡草本层物种多样性随海拔梯度变化格局  36-37
  5.2 展望  37-38
第6章 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38-40
  6.1 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宣传和教育  38
  6.2 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开展植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  38
  6.3 积极实施多种经营和资源综合利用  38-39
  6.4 加强法律法规保障体系的建设  39-40
参考文献  40-44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44-45
致谢  45-46

相似论文

  1. 青山湖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及其功能评价研究,Q948
  2. 南京明城墙垂直墙体上维管植物多样性及传播机制研究,Q948.1
  3. 中条山麻栎群落数量生态研究,Q948
  4. 晋、陕、宁、蒙锦鸡儿群落生态特征研究,Q948
  5. 煤矿开采区植被退化定量监测与评价,Q948
  6. 山西果园杂草数量生态与管理策略研究,S451
  7. 旅游对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典型植被的影响,S759.9
  8. 杭州城市公园典型植物群落结构与游憩度研究,Q948
  9. 南京市居住区绿地彩叶木本植物景观调查研究,TU986.5
  10. 上海市绿地植物群落绿量及其结构效应研究,S68
  11. 多参数生物标志物法重建冰期/间冰期日本海生态环境变化,X145
  12. 滦河上游地区种子植物区系及资源植物研究,Q948
  13. 胶州湾中部海域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变化研究,S932.4
  14. 青藏铁路格拉段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几种主要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S718.4
  15. 长沙市郊典型林分林下植被与土壤养分特性研究,S718.5
  16. 湖南打鼓坪林场植被与植物群落研究,Q948
  17. 越南黄连国家公园裸子植物分布及多样性研究,Q948
  18. 人工湿地景观营造初探,TU986
  19. 海南岛入侵植物水浮莲入侵水域植被生态系统特征及遗传多样性研究,Q948
  20. 元江流域干热河谷典型灌草群落及土壤种子库研究,Q948
  21. 夏、秋季黄河口及其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粒级结构的研究,Q948.8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植物学 >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