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地震小区划方法的综合比较

作 者: 梁树霞
导 师: 王国新
学 校: 大连理工大学
专 业: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小区划 潜在震源区 振型叠加
分类号: P31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32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强烈地震动和由此引发的地质灾害是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了解研究场地所处的地震环境是更好地对建筑结构进行抗震设防的重要基础。为了更加有效的减轻地震灾害,通过把研究区划分为地震危险程度不同的若干区域,并针对不同区域制定不同的抗震设防标准以及抗震措施,提高工程结构的抗震性能,这是地震区划的主要目的。地震危险性分析作为地震小区划的基础,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到与抗震设计相关的很多方面,并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值模拟技术的日趋成熟,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改进。根据不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同一个地区的应用,来比较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并得到研究区内地震动参数的分布情况,为实际工程的抗震设计和加固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在现有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做了一些工作:(1)介绍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工程抗震设防中的应用,以及地震危险性分析常用的两种方法及其优缺点、应用范围、不确定性等方面,并引用了一种新兴的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2)详细阐述了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的确定性方法、概率方法和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确定性方法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其中包括:地震活动性情况、潜在震源区的划分、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地震动衰减关系的选取以及每种方法不确定性方面的内容。(3)提出了基于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的方法,并与目前地震危险性概率法分析结果进行比较。运用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改进的确定性方法对研究区域分别进行了长周期和短周期两种情况的地震危险性分析,并以大连为例,采用上述三种方法开展了大连市地震小区划研究。(4)结合三种方法对同一个地区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计算方法的特点,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合理地评估了大连市的地震危险性,并确定了相应的危险程度。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1 绪论  10-21
  1.1 地震及地震灾害  10-13
    1.1.1 地震活动性  10-12
    1.1.2 地震灾害影响  12-13
  1.2 地震小区划的发展和现状  13-16
    1.2.1 地震小区划的发展  13-14
    1.2.2 地震小区划的现状  14-16
  1.3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16-17
    1.3.1 国外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16
    1.3.2 我国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16-17
  1.4 需要解决的问题  17-18
  1.5 本文研究内容和工作  18-21
2 地震危险性分析  21-33
  2.1 概述  21-22
  2.2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  22-29
    2.2.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22-23
    2.2.2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  23-27
    2.2.3 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27-29
  2.3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29-31
    2.3.1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29-30
    2.3.2 概率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30-31
    2.3.3 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中的问题  31
  2.4 本章小结  31-33
3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在地震小区划中的应用  33-47
  3.1 引言  33-34
  3.2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的两种方法  34-35
    3.2.1 最大历史地震法  34
    3.2.2 地震构造法  34-35
  3.3 最大历史地震法计算实例  35-41
    3.3.1 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特征  35-38
    3.3.2 地震动参数的综合评定  38
    3.3.3 研究区域地震峰值加速度分布计算  38-41
  3.4 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的概率分析  41-45
    3.4.1 特定场点的基岩加速度分布情况分析  42-44
    3.4.2 研究区域基岩水平峰值加速度的概率分布  44-45
  3.5 本章小结  45-47
4 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研究  47-67
  4.1 引言  47
  4.2 研究区内的地震地质特征与地震活动性  47-53
    4.2.1 区域地震地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  48-51
    4.2.2 近场区地震地质特征和地震活动性  51-53
  4.3 概率法地震危险性分析及其计算结果  53-66
    4.3.1 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53-55
    4.3.2 地震活动性参数的确定  55-60
    4.3.3 地震动参数衰减规律  60-63
    4.3.4 地震危险性分析计算结果  63-66
  4.4 本章小结  66-67
5 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确定性地震危险性分析  67-79
  5.1 引言  67-68
  5.2 区域地震地质构造和研究区地震活动性  68-71
    5.2.1 区域地球物理参数  68-71
    5.2.2 研究区主要断裂和潜在震源区的划分  71
  5.3 基于振型叠加技术的确定性方法应用  71-76
    5.3.1 根据区域强地震影响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72-74
    5.3.2 根据潜在震源区划分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  74-76
  5.4 计算结果分析  76-77
  5.5 本章小结  77-79
6 地震小区划结果的综合比较  79-84
  6.1 引言  79
  6.2 不同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下的地震小区划结果比较  79-83
    6.2.1 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法的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分析(50年超越概率2%水平)  79-81
    6.2.2 三种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下的地震小区划图分析(50年超越概率10%水平)  81-83
  6.3 本章小结  83-84
结论  84-87
参考文献  87-90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90-91
致谢  91-92

相似论文

  1. 杭州市场地震害小区划研究,TU984.116
  2. 一种地震动区划方法及其在震后烈度快速评估中的应用,P315
  3. 渭南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P642.4
  4. 西安市地震小区划工程地质分区研究,P642.27
  5. 斜拉索的参数振动与相互作用研究,U443.38
  6. 基于抗倒塌设防目标的设计地震动区划研究,TU312.1
  7. 汽轮机基础框架结构动力响应及灵敏度近似重分析与多目标优化设计,TK261
  8. 间歇传动链动力学建模研究,TH132.45
  9. 地震落梁与结构碰撞的数值模拟研究,TU311.3
  10. 基于工程特性的设定地震确定方法,TU352.1
  11. 发震构造特性在潜在震源区中的应用研究,P315
  12. 辽宁核电厂地震危险性分析评价,P315.9
  13. 长江三峡地区地壳稳定性评价,P313.4
  14. 浅源地震特征分析与矿山地震相关性研究,P315
  15. 基于ArcGIS Engine的城市地震灾害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研究,P315.9
  16. 基于宁洱地震场地地震动反应分析,P315
  17. 云南省地方地震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P315.9
  18. 云南省地震部门防震减灾效能评估指标体系研究,P315.9
  19. 1976年M_s7.8唐山地震断层动态破裂及近断层强地震动研究,P315
  20. 利用GPS观测数据评估川滇南部地区活动断裂地震危险性,P315.7
  21. 近期地震动反应谱特性及其人工波模拟,P315.31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球物理学 > 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 > 地震学 > 工程地震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