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论域外电子送达方式

作 者: 李颖
导 师: 刘力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国际法
关键词: 域外送达方式 电子送达 海牙国际私法会议
分类号: D99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86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完善传统送达方式的同时,伴随着网络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送达方式逐渐进入了人们视野,引起了人们关注。电子送达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能够提高送达效率,有效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符合时代发展要求。自1996年英国作出首例承认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判决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对电子送达方式予以认可,并在国内法律中加以规定。相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送达在域外送达领域的适用空间会愈加广泛。因此研究这一问题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共分为三章。序言部分从一起承认域外电子送达效力的案件谈起,引出电子送达的适用问题。第一章为域外电子送达方式概述,首先介绍了送达在国际诉讼领域的重要作用和海牙公约下的传统送达方式及其局限性,对中央机关送达、外交和领事送达、邮寄送达以及个人送达的主要规定及其局限性进行了初步分析;接着介绍了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对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探讨,将着重点放在1999年的圆桌会议以及2003年和2008年海牙国际私法会议所做调研上,通过各国对调研回答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只有极个别的国家完全排斥和拒绝电子送达;在第一章的最后,对电子送达方式进行了界定和分类。第二章为英美国家关于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立法与实践。由于英美国家在电子领域的领先地位,其有关电子送达的立法与实践较为先进,对其他国家的立法与实践起着引导与借鉴作用。本章首先介绍了英国相关立法以及英国法院于1996年所做的全球第一起承认电子送达方式的案例;其次介绍了美国的联邦立法和州立法规定,以及美国RIO案、Jason案等承认域外电子送达效力的案件;最后介绍了其他国家相关立法,体现了英美电子送达法律规定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各国有关电子送达法律规定的陆续出台,表明电子送达越来越成为域外送达发展的一种趋势。第三章为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运用。首先阐明了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具有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其次介绍了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立法及实践,表明虽然《民事诉讼法》目前没有规定电子送达方式,但是先后出台的单行法律以及最高院司法解释已承认了该方式的效力;第三,分析了域外电子送达方式中遇到的问题,主要包括技术问题和法律问题;最后为完善我国域外电子送达方式提出建议,主要是完善立法,希望能够对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有效运用尽到绵薄之力。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引言  8-9
序言——从一起承认电子送达效力的案件谈起  9-11
第一章 域外电子送达方式概述  11-26
  一、海牙公约下的域外送达方式及其局限性  11-16
    (一) 中央机关送达  12-14
    (二) 外交和领事送达  14
    (三) 邮寄送达  14-15
    (四) 个人送达  15
    (五) 其他途径送达  15-16
  二、海牙国际私法会议对有关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探讨  16-23
    (一) 1999 年的圆桌会议  17-18
    (二) 2003 年和2008 年有关电子送达的调研  18-23
  三、本文关于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界定  23-26
    (一) 域外电子送达的定义  23
    (二) 域外电子送达的分类  23-26
第二章 英美国家关于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立法与实践  26-34
  一、英国的立法与实践  26-27
    (一) 英国有关电子送达的法律规定  26
    (二) 英国有关电子送达的司法实践  26-27
  二、美国的立法与实践  27-31
    (一) 美国有关电子送达的规则  27-28
    (二) 美国有关电子送达的司法实践  28-31
  三、其他国家的规定  31-34
第三章 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应用  34-48
  一、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运用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4-36
    (一) 送达成功率低和效率低下使得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建立具有必要性  34-35
    (二) 电子送达具有高效、便捷的优势,符合时代发展要求,使得电子送达的建立具有了可能性  35-36
  二、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立法及实践  36-40
    (一) 我国有关域外电子送达的有关规定  36-38
    (二) 我国域外电子送达方式的实践  38-40
  三、域外电子送达方式中的问题  40-43
    (一) 技术问题  40-42
    (二) 法律问题  42-43
  四、域外电子送达方式在我国的完善  43-48
    (一) 国际双边协定模式与国内模式  43-44
    (二) 立法完善  44-48
结语  48-49
参考文献  49-51
附录  51-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我国涉外民商事案件司法文书域外送达的困境和出路,D925.1
  2. 民事电子送达问题研究,D925.1
  3. 试论国际私法中的侵权行为,D99
  4. 电子商务国际管辖权制度探析,D996.1
  5. 网上仲裁初探,D997.4
  6. 冲突法视野内的跨境破产问题,D997
  7. 国际民事诉讼中的电子送达方式研究,D997.3
  8. 国际民商事司法与行政合作研究,D997
  9. 论海牙《选择法院协议公约》,D997
  10. 国际信托的法律冲突研究,D996.2
  11. 《关于向国外送达民事或商事司法文书或司法外文书公约》评析,D997
  12. 论国际私法中的平行诉讼,D997
  13. 国际互联网民商事管辖权确定之研究,D997
  14. 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适用范围上的新发展,D997.1
  15. 国际刑事法院管辖权问题研究,D997.9
  16. 农业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D997.1
  17. 国际投资仲裁中的“第三方参与”法律问题研究,D997.4
  18. 商标平行进口法律问题研究,D997.1
  19. 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保护,D997.1
  20. 现代海盗问题的国际法视角审视,D997.9
  21. 国际民商事仲裁中国家豁免权问题探析,D997.4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国际法 > 国际私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