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仪礼·士丧礼》、《既夕礼》所反映的丧葬制度研究

作 者: 朱蔚
导 师: 刘钊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历史文献学
关键词: 士丧礼 既夕礼 丧葬
分类号: K8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30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仪礼·士丧礼》、《既夕礼》是“三礼”中记载先秦两汉丧葬制度最详细的传世文献,自流传以来,学人从传统经学和文献学的角度对其进行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名作不断。由于其所记载的丧葬制度的特殊性——实用性及时代性,为我们提供了以传世文献与考古出土实物相结合,对其所反映的先秦两汉丧葬制度进行研究的角度。本文在广泛吸收前人丰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学术界相关研究的薄弱环节,重新谨慎细致地释读了《士丧礼》、《既夕礼》文本,结合先秦两汉考古工作的丰硕成果,尤其是新近的出土资料,以传世文献与考古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士丧礼》、《既夕礼》所反映的先秦两汉丧葬制度作深入系统的研究。具体章节设置如下:绪论:综述先秦两汉丧葬制度以及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指出已有研究成果的缺陷与不足,并规划出本文写作目的、思路框架以及采用史料范围。第一章棺椁制度:在追溯棺椁及其制度起源、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新近出土资料,择取棺饰中悬鱼等具体名物加以探讨。第二章尸体装殓:在追溯尸体装殓起源、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江陵马山一号楚墓、马王堆一号汉墓等保存较好的墓葬实例对文献所记载的幎目、握手等具体名物加以探讨。第三章随葬器物:择取若干学术界研究较少的丧葬竹器、木桁等具体名物加以探讨,对若干器物命名进行商榷。余论:在上述三章论述的基础上,根据文献记载与出土实物对比结果,对《士丧礼》、《既夕礼》的作者、成篇时代等相关问题略作探讨。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8
绪论  8-12
  第一节 先秦两汉丧葬制度概述  8-9
  第二节 学术史研究回顾  9-11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思路、史料及内容结构  11-12
第一章 棺椁制度  12-30
  第一节 棺椁的出现及制度的形成、发展  13-16
  第二节 棺 饰  16-30
第二章 尸体装硷  30-38
  第一节 文献记载及考古发现的尸体装硷  30-32
  第二节 尸体装硷相关问题的探讨  32-38
第三章 随葬器物  38-55
  第一节 丧葬竹器考  38-45
  第二节 木桁考  45-55
余论:再论《士丧礼》、《既夕礼》作者、成篇时代  55-58
参考文献  58-66
后记  66

相似论文

  1. 迪庆藏族地区的丧葬礼仪和灵魂崇拜研究,K892.22
  2. 传统仪式的现代变迁,K892.3
  3. 昌吉市丧葬礼俗中的民间道教音乐研究,J608
  4. 满族丧葬文化的变迁,K892.22
  5. 沅湘地区乡土丧葬中的道教美术研究,J209.2
  6. 《儒林外史》中的丧葬礼俗研究,I207.419
  7. 少数民族丧葬习惯的法律保护研究,D922.182.1
  8. 百年敦煌婚丧礼俗研究综论,K870.6
  9. 《汉语大词典》丧葬词语商补,H164
  10. 从民间丧葬礼俗看传统文化在民间的传承和演变,K892.2
  11. 从丹东地区丧葬仪式看中国传统丧孝的传承与转换,K892.22
  12. 《金瓶梅》丧葬描写研究,I207.419
  13. 唐代丧葬典礼考述,K892.22
  14. 新疆汉族丧葬习俗研究,K892.22
  15. 秦汉时期的丧葬研究,K878.8
  16. 唐代悼亡诗研究,I207.22
  17. 农村丧葬礼仪中的人情交往研究,C912.3
  18. 满族与朝鲜族的远祖及祖先崇拜比较研究,B933
  19. 《左传》丧葬礼研究,K224
  20. 从丧葬仪式看村落文化的涵化,K892
  21. 虢国墓地丧葬制度研究,K878.8

中图分类: > 历史、地理 > 文物考古 > 中国文物考古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