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中国现代科技馆展示新理念初探

作 者: 张睿
导 师: 刘杰成
学 校: 武汉理工大学
专 业: 设计艺术学
关键词: 科技馆展示设计 新理念 观众 感知体验 科学中心
分类号: TU242.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23次
引 用: 2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科技馆是从自然科学博物馆发展出来的具有高新技术特征的场所,独特的教育功能又使它在逐步的发展过程当中逐渐找到了与自然科学的融合点,新的历史条件下,科技馆的发展随着社会进步一步步走向成熟,未来的科技馆正在发展成为公众科学中心科技馆展示设计新理念是从一种积极的态度出发,进而发掘观众主动学习科学知识、发现科学原理、继承科学精神的潜力。科技馆展示设计是理性的,它不是兴趣使然,而是设计师创造力和观众感知体验的综合表现,同时它又是区别于其他类型博物馆的个性化的展览场所,是一种对科学技术的积极的表现与反思。围绕着“如何实现科技馆展示设计的创新”这一主题,本文探讨了各种可以运用在科技馆展示设计中的新方法的可能性,这种探讨是建立在对国外科技馆展示设计的学习借鉴和对我国科技馆展示设计问题的思考的基础上的。论文首先对中外科技馆展示设计特征分别进行了研究分析,进而通过总体规划、展品设计、陈列空间设计和观众参与方式以及展览效果等几个方面的相互对比,总结出中外科技馆展示设计特点的异同。随后,在对客观事实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分别从展示理念、展示的合理性、文化与科技馆的关系、科技信息传播符号、基本形态和评价体系这六个方面对我国科技馆展示设计提出了设计的创新方法。有了创新的设计方法,论文又对我国科技馆展览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新的展望,展望根据我国科技馆发展目前面临的挑战和影响展览质量的因素而立。最后,结合作者对科技馆展示设计新的认知,论述了我国科技馆展示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提出了创新设计中遇到的新问题。科技馆创新展示设计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课题,需要设计师建立多维的设计视角,从各种角度去思考和判断影响科技馆展示系统的内外因,实现理性超越,实现使科技馆展示系统与社会大众的真正融合。论文在论述的过程中借用了大量国内外科技馆展示设计的实际案例,运用了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目的在于使得提出的创新方法有更大的可行性。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探讨中外科技馆展览建设,客观地了解科技馆展示设计现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科技馆展示设计的规律和特点,结合我国实际国情,探讨我国科技馆展览的主题、展品设计、空间组织等方面的特点,为科技馆建设提供指导性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进而创造出改进我国科技馆展示设计系统的新方法。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1章 绪论  10-14
  1.1 课题起源  10
  1.2 研究状况  10-13
    1.2.1 国外现状  10-11
    1.2.2 国内现状  11-13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1.4 研究方法  13-14
第2章 科技馆概述  14-18
  2.1 科技馆的发展脉络  14-15
  2.2 科技馆的功能定位  15-17
  2.3 科技馆展览的目的和意义  17-18
第3章 国外现代科技馆展示手法分析  18-24
  3.1 主题性思维  18-20
    3.1.1 向观众直接传达展览信息  18-19
    3.1.2 展览效果明确化  19
    3.1.3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与日本科学未来馆的主题展示  19-20
  3.2 交互式思维  20-24
    3.2.1 以观众体验为中心,形式多元化  21-22
    3.2.2 增强观众与科技展览之间的互动性  22
    3.2.3 美国旧金山探索馆与加拿大安大略科学中心的互动式体验  22-24
第4章 我国现代科技馆展示手法分析  24-30
  4.1 我国现代科技馆的现状分析  24-26
    4.1.1 建设发展迅速,设计观念相对陈旧  24
    4.1.2 展区划分明确,展示形式相对单一  24-26
    4.1.3 展品数量丰富,展项保护措施不够  26
  4.2 我国现代科技展览中科技信息的传播手段  26-29
    4.2.1 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为教育理念  26-27
    4.2.2 基于科教功能的展示形式分析  27-29
  4.3 本章小结  29-30
第5章 中外科技馆展示设计比较研究  30-50
  5.1 基础环节——总体规划  30-31
  5.2 主要环节——展品设计  31-36
    5.2.1 展品定位方式  31-32
    5.2.2 展品陈列方式  32-35
    5.2.3 展品的保护与更新  35-36
  5.3 核心环节——陈列空间设计  36-44
    5.3.1 展区的划分  36-37
    5.3.2 陈列空间与展品特点的结合  37-39
    5.3.3 展示环境氛围的营造  39-41
    5.3.4 照明技术与空间造型的结合  41-42
    5.3.5 空间组织  42-44
  5.4 必要环节——观众参与方式  44-45
  5.5 展览的完善工作  45-49
    5.5.1 科技馆与观众的关系  45-46
    5.5.2 评价体系的建立  46-48
    5.5.3 社会影响  48-49
  5.6 比较总结  49-50
第6章 对我国现代科技馆展示设计新理念的探索  50-67
  6.1 科技馆展览的设计定位  50-53
    6.1.1 宏观把握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50-51
    6.1.2 设计展示的过程  51
    6.1.3 合情合理  51-52
    6.1.4 建立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科技馆展示系统  52-53
  6.2 建立适应不同目标群体需求的科技馆展示系统  53-57
    6.2.1 以观众为中心  53-56
    6.2.2 多学科融合,分层次展示  56
    6.2.3 紧密联系观众的实际生活  56-57
  6.3 尝试运用各种新的展示手法  57-63
    6.3.1 建立传播科技信息的符号系统  57-60
    6.3.2 基本形态的复合运用  60-63
  6.4 建立适于观众感知体验的评价体系  63-66
    6.4.1 观众如何从科技馆展示空间中获取信息  63-64
    6.4.2 如何有效地组织被感知的展品  64-65
    6.4.3 如何建立适于感知体验的评价体系  65-66
  6.5 本章小结  66-67
第7章 未来我国科技馆展览的发展趋势  67-72
  7.1 面临的挑战  67-69
    7.1.1 社会大众科学素养提升的障碍  67-68
    7.1.2 科技馆社会影响力提升的障碍  68
    7.1.3 科技馆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  68-69
    7.1.4 科技馆的机遇  69
  7.2 影响展览质量的几个因素  69-71
    7.2.1 如何保证展品受欢迎  69-70
    7.2.2 展览形式上的突破  70
    7.2.3 观众的学习方式  70-71
  7.3 展览之外的教育工作  71
  7.4 开辟公众空间,建立科学中心  71-72
第8章 结论  72-74
  8.1 对科技馆展示设计新的认知  72
  8.2 研究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  72-74
参考文献  74-76
致谢  76-77
附录  77

相似论文

  1. CBA联赛球场观众流氓话语分析,G841
  2. CBA联赛球场观众暴力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G843
  3. 职业篮球联赛观众价值的研究,G841
  4. 和谐社会下现代监狱管理新理念的探索,D926.7
  5. 我国排球赛事现场观众体育消费的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研究,G812
  6. 影响车展观众观展决策行为的因素研究,F426.471;F224
  7. 遗址博物馆公共关系研究,K878
  8. 论钢琴基本功训练之教材与理论的历史沿革及现实运用,J624.1
  9. 博物馆建筑的观众人数指标研究,TU242.5
  10. 中国国家大剧院观众区域使用后评估,TU242.2
  11. 汶河大鼓兴衰论(1949-2009),J826
  12. 观众的数字特效意识及影像真实,J90
  13. 动态对等理论在英语影片字幕翻译中的运用,H315.9
  14.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与未来中国科学发展契机之研究,G322.0
  15. 数字时代下电影特技的视觉张力研究,J916
  16. 心理分析视域下的电影观照,J905
  17. 影视作品《别对我撒谎》字幕中的修辞翻译,H315.9
  18. 大型体育赛事现场观众风险问题研究,G80-05
  19. 新课改下构建和谐地理课堂的反思,G633.55
  20. 会展行业中普通观众观展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F224
  21. 李萍倩电影道路初探(1926年至1948年),J90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建筑科学 > 建筑设计 > 民用建筑 > 公共建筑 > 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