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广东省南雄市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研究

作 者: 郭凤清
导 师: 马振兴
学 校: 天津师范大学
专 业: 自然地理学
关键词: 旱灾 数字抗旱 抗旱预案 技术体系 南雄市
分类号: P426.61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0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旱灾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临的主要自然灾害,即使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它们造成的灾难性后果仍然比比皆是。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类的经济发展和人口膨胀,水资源短缺现象日趋严重,这也直接导致了干旱地区的扩大与干旱化程度的加重,干旱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都要受到旱涝灾害的影响,旱灾是这些地区发生次数最多、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强烈的一种气象灾害。连年干旱影响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因此必须加强抗旱的对策研究。就抗旱对策来讲,除了大搞水源工程和节水工程建设之外,研究抗旱预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抗旱预案是在现有工程设施条件和抗旱能力下,针对不同等级干旱,预先制定的对策和措施,是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实施指挥决策的依据。随着计算机技术及计算机网络的高度发达和日益普及,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高度发达,使实现抗旱的精确化、可视化和及时化成为可能。数字抗旱预案就是在一定的数字平台上(如MikeBasin),构建起一个详细的水资源数字网,以河流、水库和山塘等为供水水源,并设定特殊的计算单位,进行农村生活用水、城镇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溉用水和生态用水的水量优化配置,从而建立相应级别的抗旱预案,最终提出可视化、数字化和最优化的抗旱预案支撑技术和方法。可见,数字抗旱预案具有精确性,经济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所以,研究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势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在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中,数字水网构建所需数据、供需水计算分析所需数据以及数据的精确,关系到水量平衡分析及水量平衡的精确,进而影响到抗旱预案的可行性及抗旱的效益。本文正是在这方面的一点粗浅尝试,并力求在完善南雄市抗旱预案的基础上把上述方面作为突破点。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研究的基础和核心是基于Mikebasin平台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和数字水网构建的数据及抗旱预案中水量平衡的相关数据,这是确定旱情级别和制定抗旱措施的依据。论文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和实地调查,选取地处华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受旱范围广且持续时间长的广东省南雄市为研究区域,以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为立足点,从数字抗旱预案的组成着手,探讨了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中基于Mikebasir平台的水资源配置技术及其应用;在此基础上,从预防与预警、抗旱方案、抗旱措施、应急保障、后期处理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南雄市数字抗旱预案体系的相关内容及其对策措施。经过研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Mikebasin平台的水资源配置技术是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的基础,它能在时间和空间尺度上可视化地表现出局域或全局的水资源供需关系及配置方案。(2)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重点是供需水数据的采集和水量平衡计算分析,只有在此基础上提出的不同等级干旱的对策和措施才是科学的。(3)水量平衡计算分析是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的核心。基于一定的数字平台,根据地形、水系、水利设施分布等实际,结合水资源规划和农业区划,以18个行政区域作为计算分区,经水资源模拟与平衡分析计算,分析各区域内水资源的余缺程度,并提出对应各区域的抗旱方案。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9
1 引言  9-13
  1.1 选题背景  9
  1.2 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9-10
  1.3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10-13
    1.3.1 研究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的意义  10-11
    1.3.2 研究内容  11-13
2 研究区概况  13-23
  2.1 地理位置及地形状况  13
  2.2 降水、蒸发状况  13-14
    2.2.1 降水  13
    2.2.2 气温  13
    2.2.3 蒸发  13-14
    2.2.4 湿度  14
    2.2.5 风  14
    2.2.6 霜期  14
    2.2.7 水质  14
  2.3 径流状况  14-17
    2.3.1 地表径流  14-17
    2.3.2 地下径流  17
  2.4 水资源量  17-18
  2.5 抗旱水源供水设施与保障条件  18-22
    2.5.1 地表水源供水设施  18-21
    2.5.2 地下水供水基础设施  21
    2.5.3 其他水源供水设施  21-22
  2.6 社会经济状况  22-23
3 数字抗旱预案支撑技术体系的基础及核心  23-26
  3.1 Mikebasin平台及特点  23
  3.2 水量平衡技术原理  23-24
  3.3 水量平衡分析  24-26
    3.3.1 区域需水量计算方法(以农业灌溉用水量为例)  24-25
    3.3.2 区域供水量分析  25
    3.3.3 区域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25-26
4 预防与预警  26-28
  4.1 预防预警信息  26
  4.2 预警级别划分  26
    4.2.1 一级旱情预警(特大干旱)  26
    4.2.2 二级旱情预警(严重干旱)  26
    4.2.3 三级旱情预警(中度干旱)  26
    4.2.4 四级旱情响应(轻度干旱)  26
  4.3 预防预警行动  26-28
    4.3.1 预防预警准备工作  27
    4.3.2 干旱灾害预警  27-28
5 抗旱方案  28-48
  5.1 平衡水量  28-30
    5.1.1 广东省南雄市抗旱水源及供水方式  28
    5.1.2 南雄市数字水网  28-30
    5.1.3 南雄市水资源模拟模型构建  30
  5.2 南雄市水量平衡计算与分析  30-39
    5.2.1 南雄市总体抗旱水源平衡  30-33
    5.2.2 一级预案  33-34
    5.2.3 二级预案  34-35
    5.2.4 三级预案  35-37
    5.2.5 四级预案  37-39
  5.3 抗旱预案成果  39-48
6 抗旱措施  48-55
  6.1 一级抗旱措施  48-54
  6.2 二级抗旱措施  54
  6.3 三级抗旱措施  54
  6.4 四级抗旱措施  54-55
7 应急保障  55-57
  7.1 通信与信息保障  55
  7.2 抗旱与救援保障  55
  7.3 电力与运输保障  55
  7.4 治安与医疗保障  55
  7.5 物资与资金保障  55-57
8 后期处理  57-58
9 结论  58-59
  9.1 结论  58
  9.2 展望  58-59
参考资料及文献  59-61
后记  61

相似论文

  1. 云南洪旱灾与鼠疫流行及监测指标的关系研究,R181.3
  2. 旱魃为虐,如惔如焚,K248
  3. 枸杞花药培养体系优化,S567.19
  4. 预应力锚固技术在公路边坡中的应用研究,U416.14
  5. 钱学森科学学思想研究,G301
  6. 农业旱灾系统恢复及其驱动影响因素初探,S423
  7. 基于MODIS的邢台市旱情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S423
  8. 息烽县高山地区反季节大白菜生产技术体系,S634.1
  9. 珍珠球运动研究,G849.9
  10. 我国北方小型无籽西瓜新品种引进及其高效栽培管理技术体系研究与探索,S651
  11. 黄土高原主要类型区水土保持耕作技术体系研究,S157.4
  12. 山西汾河流域公元前730年至2000年旱涝灾害研究,P426.616
  13. 房县烟田主要害虫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的研究,S435.72
  14. 基于GIS的内蒙古旱灾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P208
  15. 基于景观指数的南雄市景观结构特征及其聚类分析,TU986
  16. 平遥信拳技术体系及其文化特征研究,G852.19
  17. 乒乓球技术体系的分类及效用研究,G846
  18. 我国杂交稻种子质量管理研究,F326.11
  19. 基于HG-AFS砷环境形态分析标准技术体系研究,X830.2
  20. 河北省山前平原区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技术体系的建立与验证,S513
  21. 姜家拳研究,G85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大气科学(气象学) > 气象基本要素、大气现象 > 水汽、凝结和降水 > 降水 > 普通降水 > 降水引起的灾害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