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海北部海气碳通量的模式研究初探

作 者: 杨金湘
导 师: 万振文
学 校: 厦门大学
专 业: 环境科学
关键词: 南海北部 碳循环模式 海气碳通量
分类号: P734.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文在南海北部建立了碳循环模式。该模式考虑了在海洋的水动力作用、海水中生物作用和海气CO2的交换作用影响下,海气碳通量在整个南海北部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平面分布特征。所构建的碳循环模式包含3个主要的部分:海洋的水动力部分、海水中生物作用部分和海气CO2的交换部分,3个部分分别对应着3个子模式:水动力子模式、生物作用子模式、海气碳通量子模式。模式建立后模拟获得了南海北部海气碳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和平面分布特征,并根据模拟结果设计一定的数值实验,分析该海区海气碳通量对环境因子变化的响应。现将模拟结果总结如下:(1)模式模拟海区不同特征点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呈现出不同的季节性变化特征。河口区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季节特征明显变化幅度大,海盆区无明显的季节特征变化幅度较小。(2)冬季和夏季海区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呈现明显不同的平面分布特征。冬季,南海北部海水pCO2均值低于大气pCO2均值,同时海气碳通量均值约为-0.3 mol m-2y-1,南海北部表现为大气CO2的弱汇;夏季,南海北部平均的海水pCO2值远远高于大气pCO2均值,同时海气碳通量均值约为0.9 mol m-2y-1,南海北部表现为大气CO2的源。南海北部海气碳通量的全年均值约为0.3 mol m-2y-1,总体表现为大气CO2的弱源。(3)珠江河口区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到河流影响,其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分布特征复杂。(4)南海北部海区生物过程对于海气碳通量的影响微弱,海区初级生产力主要受控于营养盐浓度。(5)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对于模式模拟海区的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的影响较弱。水动力是海区海水pCO2和海气碳通量的变化规律及分布特征的决定性因素。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1
第一章 绪论  11-20
  1.1 海气碳通量研究现状  12-18
    1.1.1 海洋吸收大气CO_2的主要过程  12
    1.1.2 海气CO_2通量研究的主要方法  12-18
  1.2 南海北部碳通量研究概况  18
  1.3 选题的目标和研究内容  18-20
第二章 模式建立  20-29
  2.1 区域概况  20-21
  2.2 水动力子模式简介  21-22
    2.2.1 所用模式  21-22
    2.2.2 模式设置  22
  2.3 海气碳通量子模式简介  22-24
    2.3.1 模式建立  22-23
    2.3.2 模式设置  23-24
  2.4 生物作用子模式简介  24-29
    2.4.1 所用模式  24-25
    2.4.2 公式及参数说明  25-27
    2.4.3 模式设置  27-29
第三章 水动力检验  29-38
  3.1 海面高度变化  29-32
  3.2 流场变化  32-34
  3.3 盐度变化  34-36
  3.4 盐度在潮汐作用下的周日变化  36-38
第四章 南海北部海气碳通量的分布特征  38-51
  4.1 南海北部海水pCO_2及海气碳通量的季节变化  38-42
  4.2 南海北部海水pCO_2及海气碳通量的平面分布  42-46
  4.3 珠江河口区海水pCO_2分布特征的讨论及分析  46-51
第五章 南海北部海气碳通量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分析  51-63
  5.1 南海北部海水pCO_2及海气碳通量对初级生产力改变的响应特征  51-58
  5.2 南海北部海水pCO_2及海气碳通量对大气pCO_2改变的响应特征  58-63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3-66
  6.1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63-65
  6.2 对下一步工作建议与展望  65-66
参考文献  66-70
致谢  70-71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71

相似论文

  1. 南海北部富烃凹陷发育的构造控制条件分析,P618.13
  2. 南海北部陆架区游泳动物群落结构变动研究,S931.1
  3. 南海东北部中生界发育特征与盆地分析,P542
  4. 南海北部两根沉积物柱古菌多样性比较研究,Q913
  5. 南海北部陆架陆坡区混合过程观测,P731.1
  6. 胶州湾、东海及南海部分海区中溶解态砷的行为,P734.2
  7. 南海北部外陆架区海底沙波动态分析,P731
  8. 南海北部表层沉积物不同粒级组分中有机质的来源研究,X55
  9. 南海北部九龙甲烷礁冷泉自生碳酸盐岩特征,P744.4
  10. 南海北部陆坡地区晚更新世深海冷泉双壳类动物群落及其生态环境的讨论,Q915
  11. 南海北部珠江口近海地质风险,P694
  12. 南海北部浮游生物中的放射虫分类学和生态学研究,Q958.8S
  13. 粤东、粤中地区中生界生储盖组合特征研究,P618.13
  14. 南海北部陆坡MIS5以来的古环境记录,P736
  15. 基于HPLC技术的南海北部浮游植物色素与群落结构研究,Q948.8
  16. 南海北部陆缘大型多金属结核的生长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P595
  17. 南海北部陆坡区深水水道沉积体系研究,P618.13
  18. 光学遥感影像中耀斑区内孤立波信息提取模型,P237
  19.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分解引起的海底滑坡与环境风险评价,X820.4
  20. 跨陆架锋水交换的数值研究,P731.2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海洋学 > 海洋基础科学 > 海洋化学 > 海水化学 > 溶解气体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