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研究

作 者: 程瑶
导 师: 张凤麟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关键词: 土地开发利用 生态价值观 可持续利用 法律制度
分类号: D922.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2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土地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的价值和意义已不言而喻,但由于人类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使得土地资源正面临退化的危险,因此如何能在不破坏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保障土地资源能够为人类永续利用,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一个课题。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压力迫使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忽视了土地资源的生态价值,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退化现象。土地利用方式直接影响土地生态承载能力,因此本文在调查我国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土地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误区,并通过借鉴外国土地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试图找到构建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的原则和方法。本文的创新点在于提倡在树立土地生态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构建我国土地利用的法律制度。目前,我国土地资源状况值得忧虑,质量持续恶化,土地污染事故和土地沙化现象不断发生。而且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低下,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又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的短缺,使得土地问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为规范开发、利用土地资源的行为,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我国现存的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法律制度亟须予以完善。本文从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了土地资源危机的成因是:对自然资源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关系认识不清而导致的制度失当。通过借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的土地资源管理制度,论证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土地资源经济价值属性与环境生态价值属性兼具的特点决定了必须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开发利用,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本文着重从树立生态价值观以及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的角度探讨中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提出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启动国土生态整治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土地使用权流转价格机制以及市场交易机制等制度构想。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引言  10-11
1 土地资源利用概述  11-17
  1.1 土地利用的概念  11-12
  1.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  12-14
  1.3 忽视土地资源生态价值的成因  14-17
    1.3.1 经济原因  14-15
    1.3.2 法律原因  15-16
    1.3.3 观念原因  16-17
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的提出  17-22
  2.1 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  17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土地利用的关系  17-19
  2.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理论的研究现状  19-22
    2.3.1 国际研究现状  19-20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0-22
3 外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法律制度  22-33
  3.1 美国  22-24
    3.1.1 立法管理制度  22-23
    3.1.2 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3
    3.1.3 农地保护制度  23
    3.1.4 监督检查制度  23-24
    3.1.5 公众参与制度  24
  3.2 加拿大  24-25
  3.3 日本  25-27
    3.3.1 耕地保护制度  26
    3.3.2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26
    3.3.3 林地保护制度  26-27
    3.3.4 空闲土地的管制制度  27
  3.4 澳大利亚  27
  3.5 英国  27-28
  3.6 外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借鉴  28-33
    3.6.1 土地管理制度应以土地可持续利用为目标  28-29
    3.6.2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比较完善  29-30
    3.6.3 重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30-31
    3.6.4 公众参与度高  31-33
4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其缺陷  33-42
  4.1 我国现存的土地资源利用法律制度体系  33-34
  4.2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缺陷  34-42
    4.2.1 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度的缺陷  34-36
    4.2.2 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缺陷  36-39
    4.2.3 耕地保护制度的缺陷  39-42
5 构建土地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42-45
  5.1 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42
  5.2 总体布局与长远规划相互协调的原则  42-43
  5.3 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43-45
6 完善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法律制度的若干构想  45-53
  6.1 实现土地生态价值的资产化管理机制  45-47
  6.2 建立土地生态补偿机制  47-48
  6.3 启动国土生态整治工程并建立长效机制  48-49
  6.4 建立健全利益约束机制  49-50
  6.5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  50-51
  6.6 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价格机制  51-52
  6.7 完善土地流转的市场交易机制  52-53
结语  53-54
致谢  54-55
参考文献  55-59
附录  59

相似论文

  1. 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律制度完善研究,D922.68
  2. 加快构建我国石油储备法律体系,D922.67
  3. 西部地区湿地保护立法研究,X37
  4. 公用事业特许风险防范的行政法研究,F299.24
  5. 我国财政专项转移支付法律制度完善研究,F812.45
  6. 社会救助法律制度研究,D922.182.3
  7. 外资准入法律制度的研究,D922.295
  8. 特许经营法律制度研究,D922.294
  9. 论企业国有资产转让法律制度的完善,F123.7
  10. 湿地公园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策略研究,TU986.5
  11. 风景区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性利用研究,G122
  12. 矿业权流转方式法律制度研究,D922.62;F426.1
  13. 武汉市餐厨垃圾回收处置法律制度研究,D922.181
  14.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法律制度研究,F842.6
  15. 遗址类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F592
  16. 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律制度研究,D922.68
  17. 金融服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D923.8
  18. 经济法视角下广告法律制度研究,F713.8
  19. 我国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922.22
  20. 我国湿地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922.6
  21. 林权法律制度研究,F326.2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土地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