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基于多操作系统的SoC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

作 者: 张帆
导 师: 田泽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关键词: ARM SoC FPGA 软硬件协同验证 嵌入式操作系统
分类号: TN4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85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集成电路深亚微米工艺水平的推进,电子产品市场对设计功能高度集成的片上系统(System-on-Chip,SoC)芯片的需求更加迫切。在这种趋势下SoC设计为了以较低的单位成本快速生产出满足需求的高性能芯片,应用众多设计成熟稳定的知识产权核集成到单片芯片中以提高设计速度。因此使芯片系统功能的复杂度急剧的提高,同时也给芯片设计的验证环节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为了确保芯片的流片成功率,研究针对SoC设计提出科学高效的验证策略,并基于芯片系统的具体功能项实施充分完备的验证。本文针对SoC验证环节中的核心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依据SoC设计特点,从验证目的、验证方法流程和验证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策略,并基于多操作系统的SoC芯片课题作为研究背景实施验证工作。全文采用分层的验证策略,从模块级验证开始逐级提高验证级别,最终实现系统级应用验证。系统验证应用基于FPGA的原型验证平台,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SoC软硬件系统协同验证方法,针对两种典型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μCOS-Ⅱ和μCLinux实施移植,并凭借应用验证程序针对SoC设计资源实施验证。通过分析验证结果可以得出,基于操作系统的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策略能够为SoC系统设计提供有效的设计验证保证,不仅明显的缩短了验证周期,而且有效提高了验证设计资源的可复用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9
第一章 绪论  9-17
  1.1 引言  9-10
  1.2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10-12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3
  1.4 论文相关研究工作  13-14
  1.5 论文的内容安排  14-17
第二章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策略及结构框架  17-25
  2.1 SoC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策略  17-22
    2.1.1 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目的  17-18
    2.1.2 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方法流程  18-21
    2.1.3 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环境  21-22
  2.2 软硬件协同设计验证整体结构框架  22-24
  2.3 本章小结  24-25
第三章 基于ARM架构SoC的IP/模块级协同验证  25-35
  3.1 基于ARM的SoC系统架构  25-27
    3.1.1 SoC系统设计架构  25-26
    3.1.2 ARM处理器及片上AMBA总线  26-27
    3.1.3 SoC片上IP资源  27
  3.2 单IP/模块级验证设计  27-34
    3.2.1 基于AVM的IP/模块验证方法  28-29
    3.2.2 单IP/模块的验证平台构建  29-30
    3.2.3 基于规范生成验证用例  30-31
    3.2.4 带约束的随机向量生成  31-32
    3.2.5 验证覆盖率及可追溯性机制  32-34
    3.2.6 验证结果分析  34
  3.3 本章小结  34-35
第四章 基于ARM的SoC系统原型验证  35-63
  4.1 原型验证策略  35-38
    4.1.1 原型验证的目的及挑战  35-36
    4.1.2 原型验证的实施方案  36-37
    4.1.3 针对两种不同原型验证方案的对比分析  37-38
  4.2 基于软件平台的系统虚拟原型验证  38-47
    4.2.1 虚拟原型验证流程  39-40
    4.2.2 虚拟原型验证环境  40-41
    4.2.3 虚拟原型验证过程  41-47
  4.3 基于FPGA的系统原型验证  47-60
    4.3.1 基于FPGA原型验证的目的  47
    4.3.2 基于FPGA原型验证的挑战  47-49
    4.3.3 基于FPGA原型验证流程  49-50
    4.3.4 基于FPGA原型验证环境  50-53
    4.3.5 原型验证实施过程  53-60
  4.4 本章总结  60-63
第五章 基于ARM嵌入式操作系统的SoC协同验证  63-83
  5.1 基于ARM的实时操作系统协同验证  63-64
    5.1.1 实时操作系统介绍  63
    5.1.2 实时操作系统特点及优势  63-64
  5.2 基于μC/OS-Ⅱ的协同验证  64-71
    5.2.1 μC/OS-Ⅱ系统内核移植条件  64-65
    5.2.2 基于ARM处理器的μC/OS-Ⅱ内核移植  65-68
    5.2.3 基于μC/OS-Ⅱ内核验证应用程序设计  68-69
    5.2.4 基于μC/OS-Ⅱ内核验证结果  69-71
  5.3 基于μ CLinux的协同验证  71-80
    5.3.1 μCLinux系统特点  71
    5.3.2 基于μCLinux内核移植框架  71-72
    5.3.3 搭建μ CLinux开发环境  72
    5.3.4 基于μCLinux BootLoader程序开发  72-75
    5.3.5 基于μCLinux内核的编译及移植  75-77
    5.3.6 基于μCLinux的验证应用程序开发  77-80
  5.4 操作系统验证小结  80-83
结论  83-85
  一、研究工作总结  83-84
  二、问题分析及展望  84-85
参考文献  85-9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91-93
致谢  93

相似论文

  1. 基于FPGA的电磁超声检测系统的研究,TH878.2
  2. 汽车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U463.4
  3. 基于FPGA的五相PMSM驱动控制系统的研究,TM341
  4. LXI任意波形发生器研制,TM935
  5. 基于FPGA的射频功放数字预失真器设计,TN722.75
  6. 突发OFDM系统同步与信道估计算法及FPGA实现,TN919.3
  7. 直扩系统抗多径性能分析及补偿方法研究,TN914.42
  8.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9. 基于FPGA的多用户扩频码捕获研究及硬件仿真,TN914.42
  10. 基于FPGA的数字图像处理基本算法研究与实现,TP391.41
  11. 基于FPGA的高速图像预处理技术的研究,TP391.41
  12. 基于ARM的实验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研制,TP242.6
  13. 基于FPGA的高速数字图像采集与接口设计,TP274.2
  14. 基于FPGA的电感传感器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TP274.2
  15. 多线阵CCD视觉测量系统的数据采集与处理,TP274.2
  16. 基于ARM的TFT-LCD面板检测设备软件的研究,TN873.93
  17.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18. 基于Nios的串行总线分析仪研制,TP274
  19. 基于FPGA-RocketIO_X的PMC高速数据传输板开发,TP274.2
  20. PXI高性能数字I/O模块研制,TP274
  21. LXI计数器研制,TP274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 > 微电子学、集成电路(IC) > 大规模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