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径流特性及其丰枯遭遇分析

作 者: 杨晓玉
导 师: 冯耀龙
学 校: 天津大学
专 业: 水文学及水资源
关键词: 南水北调 西线工程 径流特性 趋势分析 丰枯遭遇
分类号: TV1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8年
下 载: 134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规划“四横三纵”基本构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长江上游干支流调水入黄河上游的跨流域调水重大工程,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维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我国西北地区干旱缺水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对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区各引水河流的径流特性及其丰枯遭遇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数理统计法、Mann-Kendall秩次相关检验法、五点滑动平均法及差积曲线法对径流特征、径流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发现调水区河流年内分配主要集中在5 ~ 10月,年际变化不大。阿安、仁达坝址处径流多年变化趋势不明显,上杜柯坝址处径流多年变化呈微弱增加趋势,而亚尔堂和克柯坝址处径流多年变化则呈减小趋势。此外,引入功率谱法对径流周期进行了分析。(2)采用游程分析法,对各引水河流的连丰、连枯概率进行了分析,发现各坝址处径流出现连丰、连枯的概率均比出现连平的概率大,并且连丰、连平、连枯的概率分布均随着连续时段的增加而减小。采用Markov过程分析方法,对各引水河流进行丰枯转移概率分析,发现丰、枯的自转移概率比较大,平水状态的自转移概率相对要小;在互转移时,无论径流开始处于何种状态,其向丰、枯两种状态转移的概率均比向平水状态转移的概率大。(3)对调水区内雅砻江流域和大渡河流域分别进行了各流域内及两流域间径流的丰枯遭遇分析,如果整个调水流域内径流出现同丰、同平情况,各枢纽都可以正常进行调水,基本不需要进行补偿调度,同丰、同平频率约为26.32%、2.63%。当径流出现丰枯异步时,各河流可进行补偿调水,从而保证调水的可靠性,丰枯异步频率约为44.74%。当径流处于同枯遭遇时,对调水是最不利的,供水可靠性可能会受到威胁,径流同枯频率约为26.32%,可见调水最不利情况出现的频率还是有一定的。总体上看,供水区较有利调水的频率还是相当大的,其频率约为73.68%。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8
第一章 绪论  8-13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8-9
  1.2 径流特性及遭遇分析研究动态  9-12
  1.3 主要研究内容  12-13
第二章 调水区概况  13-18
  2.1 地形地貌  14
  2.2 河流水系  14-16
    2.2.1 雅砻江水系  14-15
    2.2.2 大渡河水系  15-16
  2.3 水文、气候概况  16-18
    2.3.1 水文概况  16-17
    2.3.2 气候概况  17-18
第三章 调水区径流特性分析  18-39
  3.1 径流的组成及分布  18-20
    3.1.1 径流的组成  18-19
    3.1.2 径流的地区分布  19-20
  3.2 径流的变化规律分析  20-25
    3.2.1 径流的年内变化  20-21
    3.2.2 径流的年际变化  21-22
    3.2.3 径流的丰枯变化  22-25
  3.3 调水区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25-34
    3.3.1 水文时间序列趋势分析的基本方法  25-27
    3.3.2 雅砻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27-30
    3.3.3 大渡河流域径流变化趋势分析  30-34
    3.3.4 年径流变化趋势分析小结  34
  3.4 调水区径流周期分析  34-38
    3.4.1 功率谱方法介绍  34-36
    3.4.2 雅砻江流域径流周期分析  36-37
    3.4.3 大渡河流域径流周期分析  37-38
  3.5 径流特性分析小结  38-39
第四章 调水区河流丰枯遭遇情况分析  39-72
  4.1 径流丰枯划分方法及丰枯指标确  39-43
    4.1.1 径流丰、平、枯概念  39-40
    4.1.2 径流丰枯划分方法及划分标准  40-43
  4.2 调水区引水坝址径流丰枯特性分析  43-59
    4.2.1 调水区河流丰枯频率统计分析  43-47
    4.2.2 调水区河流连丰、连枯概率分析  47-53
    4.2.3 调水区河流丰枯转移分析  53-59
  4.3 调水区引水坝址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59-72
    4.3.1 雅砻江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59-60
    4.3.2 大渡河流域径流丰枯遭遇分析  60-62
    4.3.3 雅砻江流域与大渡河流域丰枯遭遇分析  62-71
    4.3.4 径流丰枯遭遇分析小结  71-72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72-75
  5.1 结论  72-73
  5.2 丰枯遭遇分析问题的讨论  73-74
  5.3 展望  74-75
参考文献  75-78
主要科研情况  78-79
致谢  79

相似论文

  1. 我国女孩月经初潮年龄影响因素的循证分析及其近二十年来的变化趋势,R173
  2. “嫦娥一号”微波探测仪数据预处理与分析,V446.9
  3. 江苏省大丰市农村居民疾病负担研究,R195
  4. 我国车险市场化改革研究,F842.6
  5. 财政支农对我国农民收入的影响及政策趋势分析,F323.8
  6. 龙陵勐兴铅锌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水质分析,P641
  7. 风对南四湖调水水流水质的影响研究及其应急对策,X524
  8. 城市空间演化和城市交通的互动影响分析,TU981
  9. 输水渠道拦冰索模型试验及拦冰厚度预测研究,TV86
  10. 分布式水文模型EasyDHM在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的应用研究,TV12
  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丰枯遭遇组合分析研究,TV68
  1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运行水文风险管理研究,TV12
  13. 基层部队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TP311.52
  14. 香港与大陆货币一体化可行性研究,F822
  15. 区域地表水水环境质量评价研究,X824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膨胀本构模型试验研究,TV221.2
  17. 大型渠道混凝土机械化衬砌关键技术研究,TV544
  18. FJ44发动机状态监控关键性能参数趋势分析,V263.6
  19. 山东南水北调办公自动化系统设计与实现,TP311.52
  20. 长距离输水系统水质预测及模拟技术研究与应用,X832
  21. 膨胀力对膨胀土边坡稳定影响研究,TU44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基础科学 > 工程水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