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南图尔盖盆地ADM探区上侏罗统层序地层学及沉积体系研究

作 者: 鲍丹丹
导 师: 姜在兴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关键词: ADM探区 层序 沉积模式 成藏模式
分类号: P53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09年
下 载: 11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南图尔盖盆地位于哈萨克斯坦中部,大部分区块勘探程度很高,岩性地层圈闭已成为储量增长的重要方向。通过录井、测井、地震层序地层综合研究,本论文建立了南图尔盖盆地ADM探区上侏罗统的层序地层格架,识别出3个三级层序界面,6个四级层序界面,并在区域上进行了层序的对比。本论文识别出两种层序界面类型:代表区域地层剥蚀的削截不整合面(SQ8/SQ7),代表构造环境转换的地层角度不整合面(SQ5/SQ6)。分析了纵向上层序的演化特征,探讨了坳陷发育时期层序的构成样式,总结了层序沉积充填及展布特征:局部隆升、剥蚀,沉积物分布局限,连续性差,相变快,垂向上沉积层序较厚。在充分利用前人的研究成果和勘探资料的基础上,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以地震相、测井相和沉积相精细研究为重点,综合利用测井、录井、地震等资料,以区域层序地层格架和重点井高精度地层格架的建立为基础,本论文深刻揭示了ADM探区上侏罗统沉积物充填及沉积相分布规律,确定了三角洲、扇三角洲、湖泊的识别标志和各沉积相的时空展布情况,并进一步分析了各沉积相的空间组合关系,确定了沉积相的发育特征,建立了沉积相模式。本论文应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结合对已知井的研究和分析,对ADM探区上侏罗统的圈闭进行识别和预测,发现一批岩性地层圈闭,包括地层不整合遮挡圈闭、透镜体圈闭、地层超覆圈闭和砂岩上倾尖灭圈闭。结合圈闭的特征进行评价和优选,最后提出了三种类型的有利区带。不仅拓宽了探区的勘探领域,为下步勘探提供可选目标,而且为岩性地层圈闭勘探技术方法的应用积累了重要经验。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1 前言  10-16
  1.1 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1
    1.2.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  10-11
    1.2.2 沉积相研究现状  11
    1.2.3 圈闭研究现状  11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1-14
    1.3.1 研究内容  11-13
    1.3.2 技术路线  13-14
  1.4 创新与认识  14-16
2 区域地质概况  16-24
  2.1 盆地概况  16-17
  2.2 地层发育特征  17-20
    2.2.1 古生界  18
    2.2.2 侏罗系  18-19
    2.2.3 白垩系  19
    2.2.4 古近系-第四系  19-20
  2.3 构造特征  20-23
    2.3.1 盆地基本构造格局  20
    2.3.2 盆地构造演化史  20-23
  2.4 油气勘探背景  23-24
3 ADM 探区层序地层格架  24-44
  3.1 ADM 探区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4-31
    3.1.1 层序界面识别  25-27
    3.1.2 体系域界面识别  27-28
    3.1.3 层序地层格架建立  28-31
  3.2 ADM 探区层序地层特征  31-44
    3.2.1 单井层序地层分析  31-38
    3.2.2 连井层序地层分析  38-42
    3.2.3 层序地层演化特征  42-44
4 ADM 探区沉积相研究  44-69
  4.1 ADM 探区沉积相发育特征  44-47
    4.1.1 湖泊相  44-46
    4.1.2 三角洲相  46-47
  4.2 单井沉积相分析  47-54
    4.2.1 SPR8 单井综合分析  48-50
    4.2.2 UAR1 单井综合分析  50-52
    4.2.3 A45 单井综合分析  52-53
    4.2.4 E3 单井综合分析  53-54
  4.3 连井沉积相分析  54-62
    4.3.1 纵剖面1  54-55
    4.3.2 纵剖面3  55-58
    4.3.3 横剖面1  58-59
    4.3.4 横剖面3  59-62
  4.4 ADM 探区沉积相类型与沉积模式  62-63
    4.4.1 滩坝  63
    4.4.2 三角洲  63
  4.5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3-69
    4.5.1 层序6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3-66
    4.5.2 层序7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66-69
5 有利区带预测  69-86
  5.1 成藏模式分析  69-74
    5.1.1 烃源岩  69
    5.1.2 储集层  69-72
    5.1.3 盖层  72-73
    5.1.4 成藏模式  73-74
  5.2 有利沉积相带分析  74-78
    5.2.1 层序6  74-76
    5.2.2 层序7  76-78
  5.3 圈闭综合研究与评价  78-86
    5.3.1 岩性地层圈闭的特征和分类  78
    5.3.2 圈闭的类型  78-81
    5.3.3 圈闭的控制因素  81-82
    5.3.4 圈闭的评价和优选  82-86
6 结论  86-88
致谢  88-89
参考文献  89-93
附录  93

相似论文

  1. 鄂南富县地区中生界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与富集规律研究,P618.13
  2. 煤系地层游离气成藏机制与模式研究,P618.13
  3.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晚奥陶世露头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4. 吉林油田海坨子地区泉四段高分辨率层序地层与沉积微相研究,P618.13
  5. 华北东部晚古生代层序古地理研究,P531
  6. 大情字井地区青山口组二段沉积相研究,P618.13
  7. 高邮凹陷南部陡坡带戴一段沉积相研究及储层评价,P618.13
  8. 东营凹陷牛庄西部沙三中砂体储集层特征研究,P618.13
  9. 渤中凹陷北坡古近系层序地层与岩性圈闭预测,P618.13
  10. 辽河盆地兴隆台油田浅层气成因及成藏机理研究,P618.13
  11. 长岭凹陷姚家—嫩江组沉积相与储层特征研究,P618.13
  12. 准噶尔盆地春光区块沙湾组二段沉积体系研究,P512.2
  13. 渤海海域石南斜坡区古近系东营组层序地层及沉积体系研究,P512.2
  14. 新疆塔河油田TH12307-TH12116井区白垩系层序及沉积体系特征,P512.2
  15. 川西坳陷新场气田须四段沉积相研究,P618.13
  16. 渤中凹陷古近系中深层砂体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17. 塔北地区石炭系海相油气成藏与控制因素研究,P618.13
  18. 饶阳凹陷留西—河间地区古近系储层沉积学研究,P618.13
  19. 车镇地区沙二段砂体沉积特征及分布规律研究,P618.13
  20. 贝西北地区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539.2
  21. 乌尔逊凹陷北部地区大磨拐河组层序地层学研究,P618.1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历史地质学、地层学 > 各类地层学 > 层序地层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