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研究

作 者: 荆悦
导 师: 刘冠生
学 校: 山东理工大学
专 业: 社会学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 话语地位 博弈
分类号: D422.0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2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利益表达是一定的利益主体向外界表明自己的利益要求,并试图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手段来达到利益要求的行为。伴随社会转型时期各群体间利益分化的加剧及农民主体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主动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探讨农民利益表达问题、引导农民有序表达利益要求,可以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切实保障农民的根本利益。本文首先介绍了农民利益表达的基本要素、行为逻辑及表达中出现的积极变化,然后分析其表达效果、面临的困境及成因,最后提出引导农民有序表达的对策。农民的利益表达活动具有主体、客体、内容、渠道四个基本要素。主体是农民个人或者农民组织,客体是农民的表达行为所指向的目标对象,可以是组织、个人,也可以是社会。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土地、村政、计划生育、农业生产、农村税费、村社建设、宅基地纠纷等方面,其中在土地和村政问题方面最为突出,而工薪问题和劳动安全等问题是农民工群体的重要利益诉求。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主要有农村组织渠道、政府组织渠道、司法渠道、传媒渠道以及其它渠道。相对于其他利益主体而言,我国农民在利益表达的目的性、表达方式选择及心理倾向方面有着显著的特点。目前我国农民所进行的利益表达基本处于维权的层面,其目光多局限于直接的经济利益,政治性目的较弱。我国农民在利益表达中带有强烈的权威倾向,主要表现为迷恋“一把手”以及动辄越级甚至进京上访。相比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行为出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积极变化:首先表现在农民利益表达方式向多元化发展,其次表现为农民对媒体渠道的利用增多,再次表现为农民法律意识的觉醒。由于我国农民表达能力较弱、话语地位较低,以及目前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农民在利益表达中往往面临以下困境: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主要表现为政府部门应对消极、媒体渠道难以被农民充分利用,另外,社会各界尤其是政治、文化精英对农民的表达行为存在消极认知,由此对农民的利益表达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本文从利益表达的基本要素及社会环境方面提出了引导并保障农民有序表达利益要求的对策。首先,应不断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其次,要切实提高农民的利益表达能力;再次,政府应维护各利益主体间的平等博弈;最后,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看待农民的利益表达行为。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6
目录  6-8
第一章 引言  8-13
  第一节 研究缘起  8-9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9-11
    一、研究现状  9-11
    二、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11
  第三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11-13
    一、研究内容  11
    二、研究方法  11-13
第二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基本要素  13-20
  第一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主客体  13-15
    一、农民利益表达的主体  13-14
    二、农民利益表达的客体  14-15
  第二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内容  15-17
  第三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渠道  17-20
    一、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历史发展  17-18
    二、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的分类  18-20
第三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行为逻辑及出现的积极变化  20-29
  第一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行为逻辑  20-26
    一、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目的性  20-21
    二、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方式的选择  21-24
    三、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中的心理倾向  24-26
  第二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中出现的积极变化  26-29
    一、我国农民表达方式由单一向多元化发展  26
    二、我国农民对传播媒介的利用增多  26-27
    三、我国农民的法律意识开始觉醒  27-29
第四章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效果、面临的困境及成因  29-38
  第一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效果分析  29-31
    一、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付出的成本  29-30
    二、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收益  30-31
  第二节 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面临的困境  31-34
    一、体制内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通  31-33
    二、社会各界对农民的表达行为存在消极认知  33-34
  第三节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出现困境的原因  34-38
    一、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  34-35
    二、我国农民自身表达能力薄弱  35-36
    三、我国农民社会话语地位缺失  36-38
第五章 引导并保障农民有序表达利益要求的对策  38-46
  第一节 不断完善我国农民的利益表达渠道  38-40
    一、构建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机制  38
    二、加强媒体社会责任,扩展农民利益表达空间  38-40
  第二节 切实增强我国农民的利益表达能力  40-41
    一、提升我国农民的法治理性与话语地位  40-41
    二、提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水平  41
  第三节 政府应维护各利益主体间的平等博弈  41-43
    一、增加农民的政策参与机会,从问题源头保障农民利益  41-42
    二、设立博弈规则,落实程序公正  42
    三、正确限定政府的利益身份,加强民众政治认同  42-43
  第四节 引导社会各界正确看待农民的利益表达行为  43-46
    一、应正视各群体间的利益博弈  43
    二、淡化农民利益诉求的政治色彩  43-44
    三、相信农民的理性精神,尊重农民的表达行为  44-45
    四、谨慎界定农民行为,正确对待弱者情绪,摆脱维稳怪圈  45-46
结语  46-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50-51
附录  51-52

相似论文

  1. 新生代农民工激励机制研究,F272.92
  2. 社会排斥视角下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新探,G521
  3. 发挥农民在新农村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研究,D648
  4. 高产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素的调控与管理,S512.1
  5. 新生代农民工权利行使的制度保障研究,D412.6
  6.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群体性突发事件研究,D630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农民思想教育问题研究,D422.62
  8. 中国政府惠农政策实证研究,D422.6
  9. 淮南市农民增收对策研究,F323.8
  10. 高速铁路PPP模式收益分配问题的研究,F283
  11. 权力和利益界定的国家战略,D80
  12. 社会转型期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422.62
  13. 苏州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412.6
  14.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D412.6
  15. 浙江省瑞安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研究,F327
  16. 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及执行情况研究,D412.6
  17. 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G521
  18. 面对企业需求的我国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研究,G725
  19. 人力资本对农民工工资收入决定的影响,F249.24
  20. 佳木斯地区多维度农民工就业管理体系研究,F249.2
  21. 山西省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研究,D422.6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 农民运动与组织 > 中国农民运动与组织 > 党对农民运动的领导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