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差与中医证型关系的研究

作 者: 梁静怡
导 师: 刘泽银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西医结合临床
关键词: 脉压差 高血压病患者 中医证型 收缩压 肝火亢盛 靶器官损害 阴阳两虚型 舒张压 中医辨证分型 阴虚阳亢 治疗高血压病 血压变化 心脑血管事件 老年高血压病 高血压病人 痰湿 降压治疗 脉压增大 证型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
分类号: R25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研究背景高血压属于心脑血管病发生的上游阶段,而脉压差的增大对血管有严重的损伤作用,加速了血管的破坏,影响了病人的预后,所以,积极施行降压治疗,平稳降压,尤其是平稳降低脉压差是保护心脑血管的必要措施。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研究的目的在于利用中医药更好地治疗高血压病,故探讨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高血压病患者的脉压差水平,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能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依据。研究目的通过对高血压病患者的中医证型及其对应的脉压差的观察,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差与中医辩证分型的关系,将有助于应用中医药平稳降压,降低脉压差对靶器官的损害。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符合严格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高血压病患者80例,记录入选病人的24小时平均SBP,平均DBP,计算24h平均脉压差及标准差,建立以上指标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证型高血压病人24h的血压变化情况。采用SPSS17.0分析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数据录入、核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初步总结分析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差与中医辩证分型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1.在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收缩压和脉压差逐渐增大,而舒张压改变不明显。2.阴阳两虚型患者的平均年龄均比肝火亢盛阴虚阳亢痰湿壅盛型大。3.阴阳两虚型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明显较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型高,而舒张压与此三型无差异;肝火亢盛、阴虚阳亢和痰湿壅盛三型之间各血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研究结论1.高血压病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体现年龄与血压之间的内在联系。2.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医证型会随之演变,故治疗上需注意动态观察病情变化,随证而治。3.阴阳两虚型的收缩压和脉压差明显较其余三种证型高,提示阴阳两虚证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高,故在治疗方面需特别注意控制好该型患者的收缩压和脉压差,减少脉压差对靶器官的损害,防止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7
引言  7-9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9-23
  第一节 高血压病的西医研究现状  9-12
    一、高血压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9-10
      (一) 高血压病的病因  9
      (二) 高血压病的发病机制  9-10
    二、高血压的治疗现状  10-12
      (一) 治疗目标  10
      (二) 治疗策略  10
      (三)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  10
      (四) 高血压病的药物治疗  10-12
  第二节 脉压的研究现状  12-15
    一、脉压的定义  12
    二、脉压增大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  12-15
      (一) 脉压增大的原因  12
      (二) 脉压增大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关系  12-14
      (三) 降低脉压的意义  14-15
  第三节 高血压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15-20
    一、中医病名  15
    二、中医病因病机  15
    三、中医辨证分型  15-16
    四、中医药治疗  16-20
      (一) 中药治疗  16-18
      (二) 药茶疗法  18
      (三) 针灸治疗  18
      (四) 其他治疗方法  18-20
  第四节 脉压与中医辨证分型关系的研究  20-23
    一、研究目的  20-21
      (一) 高血压病的流行病学  20
      (二) 中药降压的优势  20-21
    二、目前的研究现状  21
    三、研究的意义  21-23
第二部分 临床应用研究  23-30
  一、研究目的  23
  二、研究内容  23
  三、研究方法  23-25
  四、研究结果  25-30
    (一) 高血压病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25-27
    (二) 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血压情况比较  27-30
第三部分 分析与讨论  30-34
  一、研究意义  30
  二、研究结果分析  30-34
    (一) 高血压病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30-32
    (二) 各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血压情况分析  32-34
结语  34-35
  一、研究结论  34
  二、存在问题与展望  34-35
参考文献  35-38
附录  38-42
致谢  42

相似论文

  1. 原发性高血压患病风险评估的异质性及Meta分析,R544.1
  2. 替米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HMW-脂链素影响,R544.1
  3. 情绪调节方式对诱发情绪下A型行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反应的影响研究,R544.1
  4.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价值,R541.3
  5. 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及桡动脉弹性中的应用,R544.1
  6. 老年高血压患者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变化的初步研究,R544.1
  7. 脑钠肽基因多态性与湖南地区汉族人群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的关联研究,R544.1
  8.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核心启动子区A-6G多态性与白族原发性高血压的关联分析,R544.1
  9.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及与血脂关系,R544.1
  10. 血清1,25-二羟维生素D3对维、汉两民族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影响的初步研究,R544.1
  11. 新疆大型三甲医院住院高血压患者病因构成分析,R544.1
  12. 新疆汉、维、哈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水平及血压变异性的比较,R544.1
  13. 静息心率对中青年原发性高血压及靶器官损害影响的研究,R544.1
  14. 同型半胱氨酸与原发性高血压重要靶器官损害的研究,R544.1
  15. H型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候流行病学调查研究,R259
  16. 钩藤四物汤治疗中老年轻、中度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R259
  17. 下丘脑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与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R544.1
  18. 功能磁性纳米颗粒在原发性高血压易感性研究中的应用,R544.1
  19. 血脂康、普伐他汀对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R544.1
  20. 不同联合降压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药物经济学评价,R544.1
  21. 不同联合降压方案对中高危高血压患者血压达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R54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内科 >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