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城市规划区农房更新研究

作 者: 何旭
导 师: 张美亮
学 校: 宁波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城市规划区 集中居住 农房更新 以房代地
分类号: F30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市规划区农民住房更新是一个涉及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土地集约利用和农民安居乐业的民生问题。当前的城乡住房规划建设既要落实国家银根紧缩、土地控制的宏观政策,又要确保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有序推进,多元目标的实现都归结到统筹城乡土地利用这个大课题之下。近年来,农用地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集体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的增加为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但在实践中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农民住房存在诸多难题,针对农民建房的提案、议案逐年增多,农村违章建筑大量产生,要合理解决这些问题重点和难点都集中在建设统筹城乡的农民居住模式上。本文从规划控制区农房更新的城市化背景入手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文献分析、典型样本访谈以及现场抽样调查发现,近年来农民建房需求增长与土地指标和土地空间不足的矛盾不断加剧,相关规划的矛盾与农房管理政策的变化导致城市规划区存在一定数量的住房困难群体,在不同的拆迁政策影响下农村抢建扩建现象比较普遍。各地广泛开展的农民集中居住实践表明,农房集中建设具有促进土地集约利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以及促进土地规模经营三大优势,将农房更新引入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为主的保障性住房体系,符合国家的政策需求,并对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农房集中更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土地利用制度制约、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困难和拆迁矛盾复杂三大障碍。为此,改变传统的宅基地审批模式,实施以房代地的农房供给机制是保障农民利益、理性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关键所在。基于这一研究结论,以宁波市江北区为实证进行分析,提出建设统筹城乡规划、总量控制、市场化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改变现有的农村宅基地供应办法,推行住房实物置换和货币补偿相结合的住房置换模式,并提出了以房代地和以地换房的相应指标,为各地类似区域农房更新提供决策参考。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9
1.导论  9-20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9-11
    1.1.1 选题背景  9-10
    1.1.2 研究意义  10-11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1-18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1-12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18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8-20
    1.3.1 研究方法  18-19
    1.3.2 技术路线  19-20
2. 城市规划区农房更新特征  20-31
  2.1 农房更新的城市化背景  20-21
    2.1.1 经济发展与土地密切相关  20
    2.1.2 人口规模与住房需求增长  20-21
    2.1.3 建设用地城乡配置不均  21
  2.2 规划控制区农民住房问题及其后果  21-27
    2.2.1 农民建房审批困难  21-25
    2.2.2 违章建筑大量产生  25-27
  2.3 农民住房更新的地方实践  27-31
    2.3.1 农民集中居住实践分析  27-29
    2.3.2 农房集中建设的优势  29-31
3. 城市规划区农房更新机制  31-42
  3.1 城乡住房供给机制  31-33
    3.1.1 住房体系改革历程  31
    3.1.2 现行住房体系调控重心  31-33
  3.2 规划控制区农房更新的约束机制  33-37
    3.2.1 土地利用制度制约  33-34
    3.2.2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34-35
    3.2.3 农房更新拆迁矛盾  35-37
  3.3 城市规划区农房更新的创新机制  37-42
    3.3.1 实现农房更新的前置条件  37-38
    3.3.2 促进农房更新的操作手段  38-40
    3.3.3 实现农房更新的制度保障  40-42
4. 宁波市江北区农房更新实证分析  42-55
  4.1 研究区概况  42-48
    4.1.1 经济发展与人口结构  42-46
    4.1.2 农房集中建设的阶段性特征  46-48
  4.2 规划控制区农民住房更新的途径  48-53
    4.2.1 城市规划区宅基地审批现行模式分析  48-49
    4.2.2 城乡一体的土地资源配置机制  49-50
    4.2.3 多元化农房更新体系  50-53
  4.3 促进农房有序更新的辅助机制  53-55
    4.3.1 房屋虚拟审批  53-54
    4.3.2 房地确权登记  54-55
5. 结论与展望  55-57
  5.1 结论  55
  5.2 展望  55-57
参考文献  57-62
附录A 大学周边村庄访谈实录  62-64
附录B 江北城市规划区范围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套合  64-65
附录C 江北城市规划区范围与各类规划的套合  65-66
附录D 江北新村建设与旧村改造五年规划示意图  66-67
附录E 江北集中安置区块位置图  67-68
在学研究成果  68-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我国政府土地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D922.3
  2. 集中居住视角下的新农村建设土地融资方案研究,F283
  3. 农民居住集中化过程中的农民利益保障研究,F301
  4. 集中居住社区居民社会网络的演变与重构,C912.82
  5. 陕西农村集中居住建设模式研究,TU982.29
  6. 农户集中居住对减轻农地细碎化的影响分析,F301.2
  7. 集中居住项目实施模式,F327
  8. 城市规划区内农用地征购价格研究,F301
  9. 在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对绿地系统规划的思考和研究,TU985
  10. 大城市规划区内小城镇总体规划实施机制研究,TU984.11
  11. 新立城镇镇区选址及建设规划,TU984
  12. 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订方法探讨,F293.2
  13. 呼和浩特城市地价空间结构研究,F293.2
  14. 集中居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研究,C912.8
  15. 苏南地区农民集中居住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TU982.29
  16.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居住形态的转变研究,D422.7
  17.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TU985
  18. 广东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问题与对策研究,F301
  19.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的历史发展和现实启示,F301
  20. 基于土地环境与生态安全的土地利用对策研究,F301.2
  21.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地方政府职能研究,F30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地产经营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