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国际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实证分析

作 者: 周国庆
导 师: 白仲林
学 校: 天津财经大学
专 业: 统计学
关键词: 输入性通货膨胀 国际传导因素 货币途径 贸易途径 面板数据马尔可夫体制转换回归模型
分类号: F821.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活动日益频繁,全球性通货膨胀通过国际贸易、国际货币的传导带动一国物价水平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输入性特征日益明显。特别,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国都采取了史无前例的流动性注入计划,使全球金融系统在避免崩溃的同时,也出现了流动性过剩引发的通货膨胀问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上涨,全球输入性通胀风险日益显现。因此,理性认识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及传导机制,不仅可以为治理当前的全球性通货膨胀提供一些政策依据,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本文从理论到实际、定性到定量系统地分析了输入性通货膨胀问题。首先阐述了通货膨胀理论及其分类和测度方法;其次介绍了开放经济下输入性通货膨胀的贸易传导和货币传导机制;然后分别以六国(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的面板数据马尔可夫体制转换回归模型,分析了“高通胀”和“低通胀”体制下,世界经济体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异质性特征和主要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发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环境下,各国的通货膨胀有明显的输入性特征,但是由于各国经济、政治体制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各国的通货膨胀具有异质性,并且输入通货膨胀的诸因素也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在“高通胀”体制下,货币汇率环节的传导作用较为显著,在“高通胀”体制下,汇率上升、本币贬值助长了通货膨胀;而在“低通胀”体制下,本币贬值输入通货膨胀率的特征并不显著。在两种体制下,外汇储备均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的作用,而国际原油等原材料价格的上涨,输入了成本推动型的通货膨胀。在两种体制下,进口与CPI之间均存在长期正向关系,但是,存在着显著的非对称性,在“低通胀”体制下,进口更易于输入通货膨胀。据此,本文认为应建立和完善有浮动的汇率制度;完善外汇管理体系;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储备体系;优化进口结构,降低对国外市场的依赖程度。在制定抑制通货膨胀政策的同时,也一定要因地制宜,不可盲目效仿。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9
第1章 导论  9-24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9-10
    1.1.1 研究背景  9
    1.1.2 研究意义  9-10
  1.2 相关文献综述  10-21
    1.2.1 国内外输入性通货膨胀的文献综述  10-13
    1.2.2 马尔可夫体制转换回归模型研究方法的文献综述  13-21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21-24
    1.3.1 研究内容  21-22
    1.3.2 研究方法  22
    1.3.3 创新点  22-24
第2章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24-33
  2.1 通货膨胀理论概述  24-27
    2.1.1 早期的通货膨胀理论  24
    2.1.2 现代西方通货膨胀理论  24-27
  2.2 通货膨胀的分类  27-30
  2.3 通货膨胀的测度  30-33
第3章 开放经济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分析  33-43
  3.1 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理论概述  33-34
  3.2 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贸易途径  34-38
  3.3 通货膨胀国际传导的货币途径  38-43
第4章 输入性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43-62
  4.1 面板数据马尔可夫体制转换回归模型(PMSR model)  43-46
    4.1.1 面板模型  43
    4.1.2 面板数据马尔可夫体制转换回归模型  43-44
    4.1.3 面板体制转换固定效应模型的极大似然函数  44-45
    4.1.4 面板体制转换固定效应模型极大似然估计的EM算法  45-46
  4.2 变量选择及数据来源  46-55
    4.2.1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47-48
    4.2.2 国际原油价格  48-49
    4.2.3 进出口额  49-51
    4.2.4 外汇储备  51-52
    4.2.5 汇率  52-55
  4.3 实证分析与结论  55-62
    4.3.1 输入性通货膨胀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模型  55-61
    4.3.2 结论  61-62
第5章 输入性通货膨胀的对策  62-64
参考文献  64-68
致谢  68

相似论文

  1. 输入性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理论和实证分析,F820.5
  2. 债务危机与货币危机相关性研究,F821;F224
  3. 东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初探,F821
  4. 日美股市泡沫时期货币政策比较研究,F821.0
  5. 国内外通货膨胀基本理论比较研究,F821.5
  6. 股票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F821.0;F224
  7. 现行国际货币体系未来改革方向争论的研究,F821
  8. 全球通货膨胀协同性分析,F821.5
  9.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研究,F821.59
  10. 国际货币合作的成本与收益博弈,F821.6
  11. 东亚货币一体化研究,F821
  12. 基于经济学视角的特别提款权发展思路研究,F821
  13. 中国—东盟货币合作问题研究,F821
  14. 美国次贷危机与现行国际国币体系变革研究,F821
  15. 中国东萌自由贸易区货币合作模式研究,F821
  16. 东亚货币合作中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F821
  17. 分工、货币与通货膨胀,F821;F224
  18. 试析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的关系,F224;F821
  19. 西方国际货币体系的形成与发展,F821.1
  20. 未来国际本位货币研究,F821.6
  21. 金融危机背景下关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的研究,F821

中图分类: > 经济 > 财政、金融 > 货币 > 世界货币 > 通货膨胀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