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力”系列词的多角度研究

作 者: 胡茜
导 师: 匡鹏飞
学 校: 华中师范大学
专 业: 汉语言文字学
关键词: 语义特点 语法功能 语义指向 语用特征
分类号: H1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吕叔湘先生早在1979年就曾提出“大力”之类的词经常修饰动词,很难得修饰名词,是不是该归入副词?随后语法学界对“大力”之类词进行了研究探讨,但其词性归属尚无定论。我们通过对“大力”系列词具体成员的语义特点语法功能语义指向语用特征等的多角度、全方面研究,以期窥见这类词的特点。并通过多角度、全方面分析研究的结果,解决“大力”系列词的词性归属问题。本文首先从“大力”着手,从语义特点、语法功能、语义指向和语用特征多个方面,对其进行考察,运用词类划分的依据与词性判别的方法,结合“大力”的语法功能,判定“大力”在语法功能上与典型副词的差异属于非本质差异,并根据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理论,认定“大力”属于副词,是副词中的情态副词小类。在对“大力”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词族副词”是在结构上有着相同语素,在语义上同义的一组副词的原则,逐一排除具有争议的一些词,从而认定“大力”系列词包括:“大力”“鼎力”“奋力”“极力”“竭力”“拼力”“全力”“死力”“通力”“一力”。并选取了其中的“大力”.“死力”和“极力”进行了语法化研究。我们运用结构主义、特征理论、指向理论、范畴理论、认知理论、语用理论、语法化理论等,对“大力”系列词进行结构分析、语义指向分析、语言运用分析。在研究方法上的取向为:进行“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的相互验证;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以共时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我们严格按照词类划分的依据和词性判别的方法,逐一反驳了其他学者提出的将“大大”“并力”“尽力”“肆力”“协力”“专力”“戮力”“悉力”同“大力”系列词归为一类的说法,并判定“大力”系列词为副词。我们还在研究“全力”的过程中,发现《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仅认为“全力”为名词,而忽略了其作副词的情况,认为《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没有完全反映“全力”在现代汉语中的面貌。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一 绪论  10-18
  (一) 研究对象  10
  (二) 研究现状  10-15
    1. 词性判别  10-13
    2. 语法功能  13-14
    3. 语义特点语义指向  14-15
  (三) 研究方法  15-16
    1. 进行"语表形式"、"语里意义"和"语用价值"的相互验证  15-16
    2. 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相结合,以共时分析为主  16
    3.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以定性分析为主  16
  (四) 语料来源  16-18
二 "大力"的多角度研究与词性判别  18-34
  (一) "大力"的多角度研究  18-27
    1. "大力"的语义特点  19
    2. "大力"的语法功能  19-25
    3. "大力"的语义指向  25-26
    4. "大力"的语用特征  26-27
  (二) "大力"的词性判别  27-29
    1. 词类划分的依据与词性判别的方法  27-28
    2. 差异的有限性及词类范畴的家族相似性  28-29
    3. "大力"的副词次类归属  29
  (三) "大力"的语法化  29-34
    1. "大力"作偏正短语(名词)使用  30-31
    2. "大力"作副词使用  31-34
三 "大力"系列词的成员及多角度研究  34-66
  (一) "大力"系列词的成员  34-48
    1. 各家列出的"大力"系列词  34-36
    2. 存争议的词  36-48
    3. "大力"系列词成员  48
  (二) "大力"系列词的多角度研究  48-61
    1. 语义特点  48
    2. 语法功能  48-59
    3. 语义指向  59
    4. 语用特征  59-61
  (三) "大力"系列词的语法化  61-66
    1. "死力"的语法化  62-64
    2. "极力"的语法化  64-66
结论  66-67
参考文献  67-69
致谢  69

相似论文

  1. 《摩诃僧祗律》范围副词研究,H141
  2. 中国英语学习者英语存现结构习得研究,H314
  3. 基于口语语料库的英语重述标记语的比较研究,H314
  4. 情态副词多维考察,H146
  5. 藏语数学中语法应用及其功能研究,H214
  6. 现代汉语补语划分方案的合理性研究,H146
  7. 指元状态形容词状语的句法研究,H146
  8. 陆士谔《新中国》副词研究,H146
  9. 形容词性状语的语义指向研究,H146
  10. 关于蒙古语幼畜幼崽名称,H212
  11. 时间词“刚”、“刚刚”和“刚才”的比较研究,H146
  12. 《吕氏春秋》兼语句研究,H141
  13. 现代汉语中“VP+X+是/算+X”格式研究,H146
  14. 现代汉语“无A无B”格式研究,H146
  15. 形容词作状语功能考察,H146
  16. 现代汉语单音节动词作结果补语的综合考察,H146
  17. “怎么”在对韩汉语教学中的策略研究,H195
  18. 俄语代词的语义特点,H35
  19. 现代汉语形容词重叠式作状语和补语的对比研究,H146
  20. 副词“才”的组合关系及语用特征,H146
  21. 以副词“只”“都”“就”为例探究汉语语义指向问题,H146

中图分类: > 语言、文字 > 汉语 > 语法 > 近代、现代语法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