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伟岸身躯的影像呈现

作 者: 周吉红
导 师: 牛鸿英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广播电视艺术学
关键词: 革命领袖 传记电影 集体记忆 影像生产
分类号: J90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8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传记电影以人物为叙述中心,将其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框架下的传奇经历做为叙述纽带,着重展现人物身上的那种令人崇敬与钦佩的精神气质。因此,传记片在世界影坛上放射出了璀璨的光芒。近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也常常闪现传记片的身影,人们通过影像领略了种种风情的人生经历,品尝到不同滋味的生活真味。革命领袖传记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传记片类型,它与我们这个国家的现代历史紧密相连,正因为不能忘记这些革命志士前赴后继的不懈奋斗历程,电影创作者运用艺术手段塑造出许多革命领袖的精神风采。革命伟人及他们的革命战友缔造了共和国,他们开天辟地,扭转乾坤,其丰功伟绩、人格精神就是令人着迷的“神话故事”。三十年来,革命领袖传记片在电影艺术家和观众的积极关注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其表现手段、塑造方式不断推陈出新。革命领袖的银幕形象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仅是影视界,在社会领域也产生了不小的震动。所以说,领袖传记有着较大的创作空间。由于领袖形象塑造有着独特的社会文化含义,我们对其认真研究,探讨这一亚类型片种的成就与不足,对于在银幕上再现革命领袖的风采,提高塑造伟人的艺术水准,繁荣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创作,都具有促进作用。全文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首先简明扼要的陈述本论题研究的现状和意义,其后对研究对象——革命领袖传记片相关的概念做以阐释,明晰革命领袖传记片定义的内涵范畴。第二章主要是梳理此类传记片的发展历程,从人物个性视角切入,将其分为三个时段,把革命领袖传记片依次划分为图解政治的塑像(新时期初至八十年代末),步入尘间的凡夫(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挥洒性情的真人(新世纪以来)。本文认为革命领袖传记片的突出变化之一在于人物生命视点的加入,人不再是抽象的、扁平的符号表达,而是把人在历史的底色中显影,呈现其喜怒哀乐、七情六欲,正是这种变化将伟人还原为历史中的个体生命,因此具有更大的情感张力。第三章着重分析了新世纪以来,革命领袖传记片的发展变化。电影毕竟属于文化商品,需要资金的投入和利润的回收,然而,此类传记片大多论为赔本赚吆喝,政府买单,市场拒绝的尴尬境地。电影工作者勇于开拓,大胆将类型元素加入革命领袖传记片的创作中,惊险、爱情、偶像为其所用,把领袖的人生展现的别样动人。同时为了适应人们欣赏习惯的改变,革命领袖展现的主阵地由大银幕向小银屏转场,而且塑造的革命领袖的范围逐渐扩大,一些不太为人所知或熟悉的革命将领也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之中。第四章将塑造领袖形象的语境变化作为阐释重点。革命领袖的扮演从特型演员向明星偶像转化;拍摄的目的也由仪式纪念到兼顾产业开发,说明人们对领袖人物的认识不断深入,对其形象的塑造更加宽容,心态更加平和,这也有利于冲破旧有的观念框架,呈现更符合历史真实的领袖形象。然而,这种变化背后有着怎样的驱动力?本文从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理论和“后革命”氛围里的集体记忆建构的角度,剖析革命领袖传记的文化意义。总之,革命领袖传记片承担着主流意识形态的阐释功能,它不断的勾起、强化、巩固民众集体意识,所以,革命领袖传记片仍然具有延续的必要性,关键在于讲述人物传奇的方式是否更能符合民众的审美口味。本文在小结部分,将中国革命领袖传记片与西方政治领袖传记片略作比较,提出了前者有望改进的方面。通过上述论述,笔者希望对革命领袖传记片的进一步研究尽一点微薄之力。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9
第1章 绪论  9-14
  1.1 研究现状和意义  9-10
    1.1.1 研究现状  9-10
    1.1.2 研究意义  10
  1.2 概念解析  10-14
    1.2.1 人物  10-11
    1.2.2 传记片  11
    1.2.3 革命伟人领袖传记片  11-14
第2章 革命领袖传记片的发展历程  14-24
  2.1 革命领袖传记片的发展概论  14-16
  2.2 革命领袖传记片发展阶段  16-24
    2.2.1 图解政治的塑像(新时期初至八十年代末)  16-18
    2.2.2 步入尘间的凡夫(九十年代至新世纪初)  18-21
    2.2.3 挥洒性情的真人(新世纪以来)  21-24
第3章 新世纪革命领袖传记片的表征  24-32
  3.1 传记片糅合类型元素  24-30
    3.1.1 伟人史迹的别支——《邓小平1928》  24-26
    3.1.2 青春偶像的另类——《我的法兰西岁月》  26-28
    3.1.3 红色爱情的新曲——《相伴到永远》  28-30
  3.2 转战银屏阵地  30-32
第4章 革命领袖形象塑造的语境变化及其文化逻辑  32-44
  4.1 革命领袖形象塑造语境的变化  32-38
    4.1.1 塑造革命领袖形象方式:从特型到偶像  32-35
    4.1.2 塑造革命领袖形象的意图:由仪式纪念到兼顾产业开发  35-38
  4.2 革命领袖形象转变的文化逻辑  38-44
    4.2.1 消费主义观念与大众文化畅行  38-41
    4.2.2 后革命氛围与革命集体记忆建构  41-44
结语  44-47
参考文献  47-49
致谢  49-50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50

相似论文

  1. 以记忆与想象共筑之文化身份为品牌内涵,F273.2
  2. 试论海外华文文学中的“文革”记忆书写,I207.42
  3. 集体记忆视域下的“单位文化圈”现象及其公共治理意义,C913
  4. 诺村历史记忆中性别差异和变迁研究,F590
  5. “马萨达神话”的建构与解构,K382
  6. 回忆与构建,I712
  7. 悠长阴影下的生活,I516
  8. 论《死者年鉴》中的记忆主题,I712
  9. 关于农村非制度宗教与社会记忆的研究,B91
  10. 皖南目连戏音乐记忆的变迁,J825
  11. 不忘过去:约翰·埃得迦·韦德曼的霍姆武德三部曲研究,I712.074
  12. 记忆的力量,I712
  13. 广告诉求与公共议题生成关系探讨,F713.8
  14. 政治运动中领袖和大众的心理分析,D65
  15. 符号、集体记忆与群体认同,C912.6
  16. “原生态”理念与农民安置社区设计问题研究,TU984
  17. 论1990年代以来的文革小说,I207.42
  18. 集体记忆与精英行动,G852.11
  19. 通过史诗重返精神家园,I106
  20. 从集体记忆到社会记忆,C912.4

中图分类: > 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 > 电影、电视艺术理论 > 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