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

作 者: 卜会玲
导 师: 张志春
学 校: 陕西师范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神话 蛇意象 母系社会 父权文明 邪恶女性
分类号: B93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蛇是以神话方式承载的远古文化信息中涉及量最大的一种动物。作为原始信仰时代的产物,神话蕴含了先民的世界观、审美观、信仰崇拜等信息。蛇在神话的表述中,蜕去了生理意义上的动物属性,上升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和符号,并且超越了地域和种族的限制,成为一种世界性的集体意象。本文试图从神话的视觉探寻原始文明的同一性,在此基础上解读蛇意象的深层内涵。原型研究被认为是最能解释和说明神话的理论体系。神话的叙事结构极具象征性和想象性、但先民在创造神话的阶段并没有脱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他们更多的是直接从自然界寻找参照物,进而把集体的记忆、信仰、意识赋予该参照物,前提是该参照物和这种记忆、信仰和意识之间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属性。我们所追溯的原型并不是空间和时间上的具体形象,而是在人类集体心理中起作用的内在意象,是一种永恒存在的结构性的概念。蛇的原型意象和生殖崇拜、女神宗教等有关,二者都是由大母神信仰发展而来,大母神崇拜是母系社会的核心价值观。蛇意象因此进入了大母神的象征系统,成为大母神的一种属性符号,在神话的具体表述中,它被融入创世神的形象中,代表了生命的起源和死亡等。在世界各地大部分的神话中,始祖神都被描述为女性,以无性繁殖的方式创造了人类,蛇意象在她们的形象中象征了男性的生殖力量,但基本和男性无关,只是作为一种使女神受孕的力量,来提升始祖神的生育力。在母系社会的蛇崇拜文化中,蛇——土地——大母神三者之间的象征关系是蛇崇拜得以发生的根本原因。随着母系社会被父系社会取代,大母神信仰也被父权文化进行了修正和重新加工。在神话的表述中,男神开始出现,并且渐渐取代了女神的地位,女神的地位逐渐下降。甚至在文明社会产生的五大宗教体系中,几乎没有了女神的地位。而作为母系社会信仰物的蛇,在父权的文化中,成为负而的、邪恶的、淫荡的象征。蛇意象被用来描述女神的恐怖属性,在父权文明发展起来之后,蛇又成为母权的象征物被男性所征服,代表父权社会对母系社会的胜利。“杀蛇”意象几乎不约而同成为一种集体意象,代表了王位和权力的获得,是一种帝王登基的前兆。另方面,蛇开始成为浮荡女性的象征,在中西的后期神话中,浮荡的女性总是被创造成蛇妖或者蛇怪,“蛇蝎美人”也成为了文学创作的一个经典命题。经过基督教文化的强势传播,蛇终于被定性为人类苦难的罪魁祸首,一辈子与女人为敌,成为诱惑、狡猾、邪恶女性的象征符号。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变迁中,蛇意象经历了两种意识形态的交替,从母系社会的崇拜对象演变为父权文明中的邪恶符号。通过对神话中的蛇意象研究,终于梳理出一条系统的、相对清晰的变化脉络。可以成为母系社会是否存在、大母神崇拜是否发生的理论依据。现代人“畏蛇心理”的根源,也许也是受到文化传承的影响。

全文目录


摘要  3-5
Abstract  5-8
第1章 绪论  8-13
  1.1 研究神话蛇意象的可行性  8-9
  1.2 研究神话中蛇意象的意义  9-10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第2章 母系社会的蛇崇拜  13-31
  2.1 关于母系社会的存在  13-14
  2.2 母系社会的信仰中心——大母神  14-18
    2.2.1 大母神与生殖崇拜  14-16
    2.2.2 大母神与土地和蛇  16-18
  2.3 蛇崇拜  18-26
    2.3.1 作为冥界守护者的蛇  18-21
    2.3.2 蛇——提升女性生殖能力的男性力量  21-24
    2.3.3 其他祥瑞意义上的蛇意象  24-26
  2.4 女娲与盖亚  26-31
第3章 父权文明中的蛇意象  31-42
  3.1 被征服的女神——父权的价值重估  32-34
  3.2 被谋杀的蛇:蛇与王权的隐喻关系  34-36
  3.3 "拉弥亚"——蛇成为邪恶女性的象征  36-39
  3.4 女娲和伏羲;亚当和夏娃  39-42
第4章 结语  42-45
参考文献  45-47
致谢  47-48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48

相似论文

  1. 以刘翔的媒介形象为例看新闻传播的神话性,G206
  2. 中产阶级趣味与底层欲望再现修辞,F713.8
  3. 《魔戒》与现代神话,I561.074
  4. 文本层叠:拜厄特《占有》中的叙事技巧,I561.074
  5. 中原黄帝神话传说及旅游价值研究,F592.7
  6. 印度神话的嬗变,I351
  7. 论《马戏团之夜》中的魔幻现实主义,I561
  8. 海因里希·伯尔小说神话原型研究,I516
  9. The Literature of the World An Intertextual Analysis on the Golden Notebook,I561
  10. 淮北地区汉画像石神话图式研究,K879.4
  11. 从南阳地区画像石看谶纬中的神话结构,K879.4
  12. 美国华裔生存状态的多维度透视,I712
  13. 一种神话仪式理论的文学人类学意义,I0-05
  14. 神话思维范式与科学思维范式研究,B932
  15. 集体神话下的个人化诗歌写作,I207.25
  16. 论路易斯·格吕克在诗集《新生》中如何寻找新生,I712
  17. 神话与后现代性,I561.074
  18. 论黑人作家托妮·莫瑞森作品中的《圣经》影响,I712.074
  19. 《洪吉童传》的叙事结构及内在意蕴,I312.5
  20. 哈尼族原始历史意识,K28
  21. 巫山神女神话研究,K203

中图分类: > 哲学、宗教 > 宗教 > 神话与原始宗教 > 神话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