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人眼识别及其在DaVinci系统上的实现
作 者: 姚远
导 师: 薄煜明;邹卫军
学 校: 南京理工大学
专 业: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关键词: 人眼识别 DaVinci Codec Engine 优化
分类号: TP391.4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2年
下 载: 6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人眼识别是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在视频流中检测人眼区域并识别眼睛所在位置和状态。作为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人眼识别的理论算法研究不断深入,同时在疲劳驾驶、醉驾检测和身份验证等现代交通和安保等领域得到日益深入的应用实践。论文即以人眼识别为对象,深入研究了人眼检测、识别和定位的算法及其在嵌入式平台Davinci系统上的实现。人眼识别的基础是人脸检测。论文研究了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通过建立肤色模型并进行肤色分割来最终确定人脸区域。人眼识别则在确定的人脸区域上利用积分投影方法来确定眼睛区域,最终通过定位眼角点与上眼睑实现了人眼识别。论文进一步研究了人眼识别算法在基于ARM+DSP双处理核心的嵌入式平台Davinci系统上的实现。建立了基于PC机和嵌入式平台之间的Linux交叉编译环境;在平台的ARM端,基于Linux操作系统设计了多线程架构的图像处理流程,完成了图像采集、传输、处理及显示;对人眼识别算法进行了xDM规范封装,并整合到多线程的处理流程中,利用Davinci平台的Codec架构实现了算法在DSP端的处理;论文还研究了Davinci平台下人眼识别算法的优化,通过编译器选项优化、Cache优化、内联函数和流水线处理下的C代码优化等方法提高了算法运行效率和实时性。论文最后在室内环境下对人眼识别算法在Davinci平台的运行进行了测试,实验表明,算法在Davinci平台上有良好识别效果和较高的实时性。
|
全文目录
摘要 3-4 Abstract 4-7 1 绪论 7-11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7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7-9 1.2.1 人眼识别的研究现状 7-8 1.2.2 DaVinci系统的研究现状 8-9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9-11 1.3.1 论文研究内容 9-10 1.3.2 论文组织结构 10-11 2 人眼识别 11-27 2.1 引言 11 2.2 人脸检测方法简述 11-13 2.2.1 基于灰度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概述 12-13 2.2.2 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检测方法概述 13 2.3 基于肤色特征的人脸区域定位 13-22 2.3.1 光线补偿 14 2.3.2 色彩空间的选定 14-17 2.3.3 肤色模型的建立 17-19 2.3.4 肤色分割及图像预处理 19-21 2.3.5 人脸区域的确定 21-22 2.4 人眼识别 22-26 2.4.1 眼睛定位 22-23 2.4.2 眼睛识别 23-26 2.5 本章小结 26-27 3 DaVinci系统及其开发架构 27-37 3.1 DaVinci技术 27-28 3.2 DM6446处理器简述 28-33 3.2.1 DM6446处理器的特点 28-29 3.2.2 ARM子系统 29-30 3.2.3 C64x+DSP子系统 30-31 3.2.4 ARM和DSP的集成 31-32 3.2.5 VPSS(视频处理子系统) 32-33 3.3 系统软件结构 33-36 3.3.1 Linux操作系统简介 33-34 3.3.2 DaVinci系统软件架构简述 34-35 3.3.3 DaVinci系统软件开发流程 35-36 3.4 本章小结 36-37 4 DaVinci系统图像处理框架构建与人眼识别算法整合 37-61 4.1 系统总体开发环境 37-40 4.1.1 系统硬件环境 37-38 4.1.2 系统软件开发环境(交叉编译环境) 38-40 4.2 DaVinci系统的图像处理软件框架 40-49 4.2.1 基于Linux的多线程设计 40 4.2.2 主要线程分析及设计 40-47 4.2.3 使用Codec Engine的软件编程 47-49 4.3 人眼识别算法的移植与封装 49-60 4.3.1 程序实现 49-56 4.3.2 算法整合及配置生成Codec Engine 56-60 4.4 本章小结 60-61 5 人眼识别算法在DaVinci系统下的优化 61-73 5.1 引言 61-62 5.2 改写代码 62-63 5.3 编译器选项的选择及优化 63-65 5.4 C语言级的优化 65-68 5.5 宏调用和内联函数的使用 68 5.6 Cache优化 68-69 5.7 使用C64x+IMGLIB库函数 69 5.8 程序测试 69-71 5.9 本章小结 71-73 6 总结与展望 73-75 6.1 总结 73-74 6.2 展望 74-75 致谢 75-77 参考文献 77-79
|
相似论文
- 超声波钎焊填缝及钎缝优化工艺研究,TG454
- 压气机优化平台建立与跨音速压气机气动优化设计,TH45
- 常温低温组合密封结构的有限元分析与优化设计,TH136
- 涡轮S2流面正问题气动优化设计研究,V235.11
- 基于蚁群算法的电梯群优化控制研究,TU857
- 中心回燃式燃烧室燃烧特性研究,TK223.21
- 内置式高效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研究,TM341
- 内点法在大型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研究,TM714.3
- 轴向磁通感应子式高温超导电机的基础研究,TM37
- AVS视频解码器在PC平台上的优化及场解码的改善,TN919.81
- 多重ANN/HMM混合模型在语音识别中的应用,TN912.34
- AES算法及其DSP实现,TN918.1
- 多层卫星网络稳定性设计研究,TN927.23
- 电视制导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优化设计及实现研究,TN919.81
- 海量多数据库集成系统的查询处理研究,TP311.13
- 米曲霉FS-1脂肪酶发酵优化、分离纯化与酶学特性的研究,TQ925.6
- 大红山铁矿井下人员跟踪定位系统的优化研究,TN929.5
- 基于粒子群算法求曲线/曲面间最小距离方法,O182
- 番禺区初中语文新诗教学现状及其优化策略,G633.3
- 山野菜石参营养成分与品质分析,S647
- 极端气象灾害下考虑不确定断线故障的电力系统随机优化调度,TM73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信息处理(信息加工) > 模式识别与装置 > 图像识别及其装置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