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温度对不同玉米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 者: 郝楠
导 师: 王延波
学 校: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专 业: 作物
关键词: 玉米 温度 萌发特性 低温胁迫
分类号: S5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为了能够系统性、全面性地研究玉米萌发期受温度影响下各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本研究中选用温度跨度从高温到低温多个梯度,实验材料选用辽宁省主栽品种在萌发期进行处理,探讨植物体发芽相关指标、电导率的变化规律等生理生化指标,受温度的变化关系,明确玉米温敏性的生理生化机制,旨在能够选择出每个品种在何种温度条件下能够达到生理生化指标的最优模式。为促进种子提早萌发,提高发芽率,改善玉米种子出苗状况及苗期的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为研究玉米抗温害和生理生化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玉米生产而言我们力求能够选择出适合生长的最适温度,为玉米的春季保苗以便顺利完成生长提供保障。结合辽宁气候特点选择适合当地品种加以推广通过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各品种萌发特征指标进行调查研究,随着温度的增加,不同品种各生理指标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其峰值出现在33℃的温度处理,由个品种相对表现来说认为东单90为不耐低温品种,但各品种在其它温度条件下各萌发特征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因此耐低温品种、耐高温品种及不耐高温品种尚需进一步研究。通过对10个玉米品种进行聚类分析,东单90为低温高度敏感品种,即不耐低温品种;辽单177和辽单145为低温中度敏感品种;辽单565.,辽单527,辽单526,辽单121,沈玉21,郑单958,东单60为耐低温品种。对于农业生产上可以针对品种不同耐性计算播种日期使出苗率得到提高。对于耐低温品种可以适当早播,增加其生育期,发挥其增产潜力。在高温条件下,铁研120、东单60、辽单177、郑单958和沈玉21为高温中度敏感品种;辽单565.,辽单527,辽单526,辽单121品种为耐高温品种。其中辽单565,辽单527,辽单526,辽单121,为既耐高温又耐低温品种,说明其适用范围比较广,播种期要求比较宽泛。东单90为不耐低温品种,应适当推迟播种时间。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选择耐低温品种辽单565、较耐低温品种辽单177和不耐低温品种东单90三个对温度不同敏感型玉米品种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对低温胁迫下种子电导率、脯氨酸、MDA和可溶性糖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发现耐低温和较耐低温品种能通过自身抗冷害生理调节,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低温胁迫的伤害程度,相对于较耐低温品种,耐低温品种的自身抗冷害生理调节表现的更加敏感。而不耐低温品种的自身抗冷害生理调节作用效果不明显。
|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一章 绪论 10-14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0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0-13 1.2.1 温度对玉米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10-11 1.2.2 温度对生理指标的影响 11-12 1.2.3 辽宁省春播期气候特点 12-13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13-14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4-16 2.1 试验材料 14 2.2 试验设计 14 2.2.1 不同温度对玉米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14 2.2.2 低温胁迫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4 2.3 试验仪器及器皿 14 2.4 调查方法 14-15 2.4.1 玉米种子萌发特征指标调查 14-15 2.4.2 低温胁迫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指标调查 15 2.5 计算方法 15-16 2.5.1 发芽率 15 2.5.2 温度敏感系数 15 2.5.3 温度敏感系数聚类值 15-16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16-33 3.1 温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萌发特征的影响 16-27 3.1.1 温度对不同玉米品种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16-18 3.1.2 温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苗高的影响 18-20 3.1.3 温度对玉米苗干重的影响 20-23 3.1.4 温度对玉米根长的影响 23-25 3.1.5 温度对玉米根干重的影响 25-27 3.2 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敏感系数的聚类分析 27-29 3.2.1 不同玉米品种低温温度敏感系数的聚类分析 27-28 3.2.2 不同玉米品种高温温度敏感系数的聚类分析 28-29 3.2.3 不同玉米品种平均温度敏感系数的聚类分析 29 3.3 低温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29-33 3.3.1 低温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相对电导率的影响 29-30 3.3.2 低温对玉米种子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30 3.3.3 低温对玉米种子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30-31 3.3.4 低温对玉米种子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31-33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33-36 4.1 结论 33-34 4.1.1 温度对不同玉米品种萌发特征指标影响 33 4.1.2 不同玉米品种对温度敏感系数的聚类分析结果 33 4.1.3 低温对不同类型玉米种子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3-34 4.2 讨论 34-36 参考文献 36-39 致谢 39-40 作者简历 40
|
相似论文
- 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制备及电热效应,TB383.2
- 基于温度变化的润滑脂对接触疲劳寿命影响的研究,TH117.22
- 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测量技术研究,TH811
- 基于多光谱法的爆炸火焰测温系统的研制,TH811
- 光纤陀螺温度漂移建模与补偿,V241.5
- 碾压混凝土拱坝温度应力仿真分析与分缝设计研究,TV642.2
- 混凝土高拱坝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坝肩稳定分析研究,TV642.4
- 喷管羽流温度场测量系统的研制,V434
- 玉米秸秆层燃特性的试验研究,TK16
- 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内流动过程数值分析,TM911.4
- IGCC系统高温合成气中碱金属凝结特性的试验研究,TM611.3
- 交联电缆生产线电控系统的研制,TP273.5
- 半导体激光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P273
- 高性能恒温晶体振荡器温度控制系统的研究,TN752
- 携带WSSV凡纳滨对虾的养殖和环境因子胁迫的研究,S945
- 江蓠为基质的双齿围沙蚕亲体培育及个体早期发育研究,S968.9
- 堆石混凝土综合性能试验与温度应力研究,TU528
- 远海梭子蟹及其软壳蟹、抱卵蟹的保存与运输研究,S968.252
- 低温胁迫对荷那龙罗非鱼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的影响,S917.4
- 光照强度、温度和总氮浓度对三种沉水植物生长的影响,Q945
- 电极和电解质对H2O2开路电位的影响研究,TM911.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作物 > 禾谷类作物 > 玉米(玉蜀黍)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