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HECT类泛素连接酶Smurf1自身调控机制的研究

作 者: 沈珊
导 师: 范礼斌;张令强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细胞生物学
关键词: 泛素连接酶 HECT Smurf1 活性调控 分子间相互作用
分类号: Q5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 Proteasome System,UPS)在很多生物过程中占有重要的作用,比如转录调控、信号传导、细胞应激、蛋白质降解等等。一般来说,蛋白质泛素化由泛素激活酶E1、泛素结合酶E2和泛素连接酶E3通过一系列的酶促级联反应完成的。E3结合底物和E2,因此在整个蛋白质的降解过程中E3发挥了至关重要的选择性作用,决定了反应的特异性。按其结构特点,E3可以分为两类:HECT(homologous to E6AP C-terminus)结构域家族和RING(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结构域家族。在人类发现的E3s中,RING结构域家族占了95%,而少量的HECT结构域家族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了解。人们研究的最多的主要是HECT类E3中Nedd4家族(neural precursor cell-expressed developmentally downregulated gene 4)。Smurf1(Smad ubiquitin regulatory factor 1)是HECT类泛素类连接酶Nedd4家族的一员,含有N端的C2结构域,中间的WW结构域,和C端的HECT结构域。在C2C12细胞里过表达Smurf1能阻止BMP蛋白信号转导通路,引发成骨的累积;同时还发现Smurf1能泛素化降解Smad5促进肌细胞的分化。Smurf1 ?/?小鼠的表型分析表明Smurf1可以通过降解激活的磷酸化形式的MEKK2来抑制动物的骨形成,而且这种抑制作用是随年龄增加而更加明显。Smurf1通过泛素化降解Rho的降解来调控细胞极性和细胞前突的形成。这些功能都说明Smurf1在细胞代谢和肿瘤的调控都占重要的作用。目前对于Smurfs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功能方面,而对于其自身的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调控机制目前研究的还很少。我们实验室发现调控分子CKIP-1能增强Smurf1与底物分子的亲和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强Smurf1的自身泛素化。但Smurf1的自身泛素化降解是如何发生的还不完全清楚。我们首先通过在HEK293T细胞中Myc-Smurf1-WT和Flag-Smurf1-CA共转染后发现Myc-Smurf1-WT能降低Flag-Smurf1-CA的蛋白表达水平。Smurf1-CA即699位的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丧失E3活性。Myc-Smurf1-CA不能降低Flag-Smurf1-CA蛋白表达水平。由此可见,Smurf1自身降解作用是依赖其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进一步通过泛素化实验,我们证明了Smurf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是通过依赖Smurf1的E3活性的泛素化途径实现的。通过半衰期实验发现Smurf1-WT能缩短Smurf1蛋白的半衰期,更加证明了Smurf1蛋白受到自身的影响。我们通过免疫共沉淀实验、过表达实验、MG132的阻断实验,确定Smurf1的降解区域是由WW和C2结构域介导,其降解能力可被蛋白酶体抑制剂所阻断。有研究报道如果Smurf1缺失C2结构域仍然能泛素化降解Smad7但是不能泛素化降解Smad1。本文研究了C2结构域对于Smurf1自身泛素化的作用是增强的,缺失C2结构域的Smurf1自身降解作用仍然能发生,但自身降解速度减弱。我们通过对Smurf1自身调控的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分子间相互泛素的E3活性调控机制。Smurf1的这种分子间调控与Smurf2的分子内调控机制的不同表明高度相似的E3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活性调控模式。这不但丰富了我们对泛素连接酶活性调控的认识,也为E3分子特异的小分子抑制药物的临床研发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9
英文缩略语  9-10
1 前言  10-15
2 材料与方法  15-21
3 结果  21-34
4 讨论  34-37
总结  37-38
参考文献  38-43
附录  43-47
致谢  47-49
综述  49-60
  参考文献  57-60

相似论文

  1. Molecular Simulation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Co-crystal HMX/TATB and Morphology of TATB,TQ560.1
  2.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WWP1的表达及其与ER、CerbB-2、P53的相关性,R737.9
  3. 基于异步正交样品设计的二维异步相关谱在表征分子间相互作用中的应用,O641.3
  4. 应用ABEEM/MM模型和量子化学方法研究Mg2+/Ca2+与DNA碱基的相互作用,O641.1
  5. 蛋白酶体激活因子REGγ与泛素连接酶Smurf1相互作用的初步研究,Q55
  6. 生物基聚羟基丁酸酯—己酸酯共聚物的多层次结构与性能的基础研究,O631.11
  7. TRIM22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及其所介导生物学意义的研究,Q55
  8. 碳纳米管吸附二噁英的量子化学理论研究,TB383.1
  9. SO、SO_2、SO_3与H_2O的相互作用的研究,O641.1
  10. 可燃冰的量子化学研究,P744.4
  11. 泛素连接酶RNF13对小鼠行为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Q42
  12. MG-132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结构功能及HSP70/CHIP的影响,R541
  13. 磷酸激酶RIOK2是APC/C复合物中的新成员,Q55
  14. 接头蛋白TRAF与CKIP-1、Smurf1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Q51
  15. 拟南芥细胞死亡与抗病性调控基因AtSpl11的功能研究,S432.1
  16. 秸秆超分子表征研究,TK6
  17. 应用ABEEM/MM研究尿素与缬氨酸二肽的相互作用,O629.72
  18. 氮杂杯[4]芳烃与RDX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O621.13
  19. 肾虚骨质疏松症模型大鼠股骨、肾、下丘脑中BMP7-Smad1/5-Smurf1信号转导蛋白的活性变化,R259
  20. 有机小分子在Au(111)表面的相互作用力及组装的扫描隧道显微学研究,O561.4

中图分类: > 生物科学 > 生物化学 >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