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足三里穴位埋线对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研究

作 者: 钱光泽
导 师: 张思奋
学 校: 广州中医药大学
专 业: 中医学
关键词: 足三里 穴位埋线 结直肠癌术后 胃肠功能恢复
分类号: R24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9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治疗目前仍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麻醉、手术创伤、牵拉等刺激,加之腹腔开放,热量散发等手术应激,常导致术后肠蠕动消失、腹胀、排气排便功能障碍等胃肠功能紊乱。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早晚,直接关系到各种并发症的出现率,且直接影响着患者的主观症状。在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中医的治疗手段相当丰富,如针灸、穴位电疗法、内服中药、灌肠、中药敷脐法、推拿、穴位埋线等,都对促进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一定疗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各种问题,如针刺有效率高,但其操作的随意性太大,选穴也因人而异,较难标准化;穴位注射受所注射药物的不同,效果差异较大;中药外敷腹部因其中药气味较重,患者往往难以接受,并且不适合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艾灸存在消防隐患等问题。而穴位埋线疗法由于具有疗效高、安全、简便、治疗次数少等特点,因此具有较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课题为首次对足三里穴位埋线在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研究,期望达到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等作用。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把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中心病房收治的确诊为结直肠癌,符合纳入条件的患者(共62名)随机分为埋线组(共31名)和对照组(共31名);分别比较两组术后鼻胃管拔除时间、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恢复全流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以客观评价足三里穴位埋线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埋线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首次排便、恢复全流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鼻胃管拔除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埋线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二)埋线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提前。(三)埋线组患者术后恢复全流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总之,通过临床观察,足三里穴位埋线在促进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得到了初步的验证,为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起到了指导的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5
Abstract  5-9
引言  9-11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11-17
  一、现代医学关于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研究  11-12
    (一)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病因病机  11
    (二) 西医对胃肠运动功能的用药研究  11-12
    (三) 静脉给药方法的治疗进展  12
    (四) 胃肠起搏器的应用情况  12
    (五) 术后给予肠内营养的作用  12
  二、祖国医学对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认识  12-17
    (一) 中医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12-13
    (二) 中医的治疗现状  13-17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7-30
  第一节 临床资料  17-20
    一、资料来源  17
    二、结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和分期  17-18
    三、纳入标准  18
    四、排除标准  18-19
    五、剔除标准  19
    六、退出标准  19
    七、样本含量估算  19-20
  第二节 研究方法  20-23
    一、研究前准备  20
    二、研究实施方法  20
    三、实验方案  20-23
  第三节 统计结果  23-27
    一、一般资料  23-24
    二、比较指数  24-27
  第四节 分析与讨论  27-30
    一、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的比较  27
    二、两组患者首次主动排气时间的比较  27
    三、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的比较  27-28
    四、两组患者恢复全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两组疗效构成比观察的比较  28
    五、两组患者术后鼻胃管拔除时间的比较  28-30
结语  30-32
  一、结论  30
  二、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0-32
参考文献  32-35
附录  35-43
致谢  43

相似论文

  1. 荥合配穴加常规取穴治疗面神经炎的疗效观察,R246
  2. 穴位埋线对哮喘模型大鼠IL-4等影响的实验研究,R245
  3. 动情周期不同阶段序贯穴位埋线对肾虚型卵巢早衰小鼠E2和P的影响,R245
  4. 调气养血汤加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及对IL-2、IL-4水平的影响,R275.9
  5. 中药与穴位埋线并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R259
  6. 穴位埋线与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维持时间的对比观察,R246
  7. 健康人针刺左、右足三里穴中枢效应的fMRI对照研究,R245
  8. 针刺足三里穴对颈内动脉末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R245
  9. 穴位埋线治疗肥胖型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临床观察,R246.1
  10. 耳尖放血法与穴位埋线法治疗高血压病的即刻及近期降压疗效观察,R246
  11. 足三里烧山火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研究,R246
  12. 足三里穴配伍应用古代文献研究,R246
  13. 足三里穴位注射胃复安防治顺铂引起的消化道反应的临床研究,R246
  14. 电针对慢性疲劳大鼠体温、褪黑素昼夜节律的调整作用,R245.97
  15. 针灸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观察,R246
  16. 通里扶正法促进结直肠癌术后快速康复的临床研究,R273
  17. 温和灸调脂效应量效关系的实验研究,R246
  18. 结直肠癌快速康复外科中加味厚朴三物汤促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R273
  19. 电针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比较观察,R246
  20. 针刺配合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观察,R246
  21. 穴位埋线对不同性别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R246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中国医学 > 中医临床学 > 针灸学、针灸疗法 > 针灸疗法临床应用 > 肿瘤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