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迎随补泻源自《内经》,《难经》对此亦有阐述。历代医家对此也有所发挥和不同的见解,而近代对迎随补泻多作狭义的解释。因此,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理论上深入阐述《内经》、《难经》中迎随补泻的本义,为提高现代临床操作技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文献学和目录学方法,通过图书馆、互联网数据库,查找收集有关迎随补泻的资料、如《内经》及各注家著作、《难经》等相关文献资料,借助方法论和认识论,对相关资料进行筛选,并对筛选资料进一步的整理、研究、比较,从而深入认识《内经》对迎随补泻及相关理论所作的论述。结果整理了《内经》以及后世注家对迎随补泻的理解,更整理了如《类经》《针灸聚英》、《针灸大成》中有关迎随的论述。通过对古今相关文献的梳理,从理论上深入阐述《内经》、《难经》中迎随补泻的本义,得出其广义的理解和狭义的理解,更探讨了迎随补泻与治神和得气、气至之间的联系结论广义的迎随广义的迎随,是补泻手法的统称,是补泻的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一、气血经脉的运行有顺有逆,分布部位有深有浅,功能变化有盛有衰。表现在穴位上,既有上下位之间的方向关系,又有内外层之间的浅深关系,这也就是《灵枢》所说的“逆顺、出入之会”。二、《难经》所说的“往来”和“流行”,也是指营卫气血的这种走向、浅深关系。根据这种情况采用或顺(随)或逆(迎)的方法就是补泻法。《流注指微赋》所说的“迎随逆顺,须晓气血而升(盛)沉(衰)”,《标幽赋》所说的“要识迎随,须明逆顺”,都是指这一意思。“逆顺”表示了经脉气血的走向,而“升沉”则概括了气血的盛衰、浅深。补泻的方法(迎随)主要就是在不同的深度和不同的方向,而运针,都有个逆其气或顺其气的关系,即都有迎随关系。所以“迎而夺之”“随而济之”成为各种补泻法的统领,是一种补泻大法。三、迎随既然是补泻法的大法,因而各种补泻法都可以称作“迎随”。《难经》中就把子母补泻的取穴称为迎随,何苦愚以“补生泻成”的深浅补泻称为迎随;《医学入门》将各种补泻法统属于迎随,也就是说,无论是以配穴或是以提插、捻转、浅深、方向、呼吸等法来分补泻的部可称作迎随。迎随的方法就是各种补泻法的原则。四、迎随作为补泻方法的总原则,在具体操作上可单用,也可和提插、捻转、呼吸、子母配穴复合用。具体用时根据患者的体质、神气、病情灵活运用。最终使其阴阳调和,气可令和。五、广义的迎随包含了狭义的“针向”迎随,但以狭义的针向迎随释迎随大法未免有些欠缺,在临床操作时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狭义的迎随将“迎随”理解为,以针尖朝着经脉来而刺的是迎,为泻法;随着经脉去的方向而刺的是随,为补法。为此,明·张世贤《图注难经》的解释:“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胸而胸走手,此乃经脉往来之规定;凡欲泻者,用针芒朝其经脉所来之处,迎其气之方来末盛乃逆针以夺其气,是谓之迎;凡欲补者,朝其经脉所去之路,随其气之方去来虚乃进针以济其气是谓之随。,李梃在《医学入门》补充说:“凡针起穴,针芒向上,气顺行之道;凡针止穴,针芒向下,气所止之处。”《针灸大成·三衡杨氏补泻》说:“得气以针头逆其经络之所来,动而伸之,即是迎;以针头顺其经脉之所往,推而内之,即是随。”这是以针刺得气后,针头逆经行提法称“迎”,针头顺经行按法称“随”,现四版教材《针灸学》多指此而言,认为这种以针芒的进针方向为补泻,可以疏导经气之流行,或牵制经气的流行,以达到补泻的目的。天津中医学院编针灸专业试用教材《针法灸法举》说:“顺其经脉,随而济之为补;逆其经脉,迎而夺之为泻。如针手三阴经穴,由于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所以在得气后,将针尖顺着经脉走行,亦即向着手的方向,为补;反之,将针尖逆着经脉走行,亦即向着胸的方向,为泻”。综上所述,针尖迎着经脉、随着经脉论补泻,或顺经、逆经依次取穴论补泻,是对“逆顺”的表面字句意思的理解,也是对“迎随”狭义的解释,对于这种解释,并不能诠释完全迎随补泻的原则,对于针芒迎随法在临床上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也没有对“上守机,守神”“气可令和”全面的考察与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