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核糖体蛋白L13与癌基因MDM2介导的p53之间关系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作 者: 徐晓红
导 师: 王传贵
学 校: 华东师范大学
专 业: 生物医学
关键词: MDM2 RPL13 放线菌素D 核糖体压力 泛素化 USP2a
分类号: R7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癌基因蛋白MDM2调节肿瘤抑制蛋白p53的过程是一个重要的负反馈机制。在正常生理条件下,p53主要由于MDM2调节其泛素化和降解途径而致使其半衰期较短。但在一些病理情况下,由于多种细胞信号通路被激活并阻碍了MDM2对p53的调节功能,结果导致p53活性增强,从而使p53的半衰期延长。除了涉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等能使p53感应的调节基因外,被激活的p53本身也能诱导MDM2的转录,从而又反过来抑制p53的功能。因而,对这一负反馈途径的严密调节对于细胞响应各种压力是至关重要的。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探讨核糖体蛋白L13与MDM2之间的关系,L13通过抑制MDM2的功能,导致了p53的稳定和活化。L13对MDM2的E3连接酶活性的抑制与之前报道过的L11功能相似,L13和L11都诱导了p53的反应。在低浓度的放线菌素D处理下,L13与MDM2的作用增强,这预示着MDM2/L13之间的相互作用引发了一条经典途径即反应在核糖体发生受到干扰时p53更加稳定。抑癌基因蛋白p53可以被多种与肿瘤发生有关的细胞压力信号所诱导,伴随着p53的活化及稳定的是E3连接酶活性的抑制。我们在此展示L13可以和MDM2相互作用,抑制了p53的降解,并为核糖体发生受到干扰时二者之间作用增强提供了证据。MDM2自身在细胞中表达时定位在核浆中,L13定位在核仁中。当二者共同表达时,我们可以发现二者共定位在核仁中。我们的结果显示了在这些情况下p53感应的新途径,并为药物治疗提供了又一靶点。USP2a与MDM2结合并去泛素化MDM2,过量表达USP2a导致MDM2的积累,这一作用表现出剂量依赖性并促进了MDM2调节的p53的降解。我们的实验证明L13和USP2a在对MDM2的作用中,表现出完全相反的作用,或许二者在细胞内是一种协调共存的关系。同时,我们也发现了L13与去泛素化酶UCHL2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比如L13可以把UCHL2拉进核仁,并竞争性地与MDM2结合。至于,USP2a与UCHL2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与L13和MDM2之间的关系是不是相互关联,还需要大量数据加以证明。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9
综述  9-21
  第一节 核糖体及核糖体蛋白  9-15
    1.1.1 核糖体简介  9-10
    1.1.2 核糖体的发生与形成  10-11
    1.1.3 核糖体蛋白及其功能  11-13
    1.1.4 核糖体压力(ribosomal stress)  13-15
  第二节 癌基因MDM2和抑癌基因P53  15-18
    1.2.1. MDM2基因的发现及其基本功能  15-16
    1.2.2 抑癌基因p53概术  16-17
    1.2.3 MDM2与p53之间的关系  17-18
  第三节 泛素化和去泛素化  18-21
    1.3.1 泛素化及其功能  18-20
    1.3.2 去泛素化酶及其功能  20-21
第二章 研究内容、结果及分析  21-36
  第一节 核糖体蛋白L13与癌基因MDM2之间的关系  21-32
    2.1.1 核糖体蛋白L13与MDM2之间的结合  21-23
    2.1.2 核糖体蛋白与MDM2的定位  23-25
    2.1.3 L13对MDM2泛素化水平的影响  25-28
    2.1.4 从转录水平看L13与MDM2之间的关系  28
    2.1.5 核糖体蛋白L13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28-30
    2.1.6 在核糖体压力下L13的一些表现  30-31
    2.1.7 RNA干扰下的核糖体蛋白L13  31-32
  第二节 核糖体蛋白L13与L11之间的关系  32-33
  第三节 核糖体蛋白L13与去泛素化酶之间的关系  33-36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6-73
  第一节 实验材料  36-43
    3.1.1 细胞株与菌株  36
    3.1.2 质粒  36-40
    3.1.3 实验试剂和抗体  40-41
    3.1.4 实验仪器  41-43
  第二节 实验方法  43-73
    3.2.1 质粒的构建与大量提取技术  43-49
    3.2.2 Western blot技术  49-57
    3.2.3 免疫沉淀技术  57-61
    3.2.4 免疫荧光染色技术  61-64
    3.2.5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64-66
    3.2.6 泛素化分析  66-69
    3.2.7 稳定转染细胞的建立  69-71
    3.2.8 流式细胞术  71-73
第四章 讨论  73-75
附录Ⅰ  75-76
附录Ⅱ  76-77
参考文献  77-81
感谢  81

相似论文

  1. Slug对P53-MDM2系统的调控作用,R730.2
  2. 组蛋白H2B泛素化修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作用的初步研究,Q343
  3. 蛋白质泛素化的生物信息学分析,Q51
  4. 曲古抑菌素A(TSA)在IFN-γ调控TRIM22表达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R346
  5. ITSN2-L与RABEP1的相互作用及功能研究,Q51
  6. Fsp27在脂肪代谢中的功能及其翻译后调控,R589
  7. P53、MDM2及PTEN蛋白在人口腔扁平苔藓和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9.8
  8. 膀胱癌中CD147和MDM2表达与意义,R737.14
  9. 靶向性泛素化降解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和胰岛素受体的肿瘤基因治疗策略,R730.5
  10. Neuritin对Neuralized介导的Notch信号途径配体JAG1泛素化的影响,Q50
  11. ARC在高血压致心肌肥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R541.3
  12. UCH37对三种不同二泛素的水解作用及水解动力学研究,Q51
  13. 拟南芥AT14A蛋白在介导细胞壁—质膜—细胞骨架连续体中的功能研究,Q942
  14. TRIM22的E3泛素连接酶活性及其所介导生物学意义的研究,Q55
  15. 家蚕核酸切除修复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Q78
  16. P73、MDM2基因蛋白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R737.33
  17. PTEN、MEM2和c-erbB-2基因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R737.14
  18. 水稻分蘖基因ext-M1B图位克隆和功能研究,S511
  19. 低浓度依托泊苷通过Mdm2-Rb信号途径诱导A549细胞衰老的研究,R734.2
  20. MDM2蛋白和Rb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的研究,R739.65
  21. P73和MDM2基因多态性与卵巢上皮性癌发病风险的关联研究,R737.3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肿瘤学 > 一般性问题 > 肿瘤病理学、病因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