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对犬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作 者: 孔丽
导 师: 唐旭炎
学 校: 安徽医科大学
专 业: 口腔临床医学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牙周组织再生 牙槽骨缺损
分类号: R782.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目的评价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对实验动物犬牙周组织再生的作用。方法选用6只成年杂种犬,在双侧下颌前磨牙和第一磨牙颊侧手术制备3个5㎜×5㎜×5㎜的牙槽骨缺损。采用拉丁方设计,设立两个实验组和一个对照组,A组:植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和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混合物,PRP含有多种生长因子,可以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粘附性,PRP被激活后成凝胶状,与材料混合在一起,形成类似于软组织支架的生物材料,可以防止材料的早期移位,操作简单,有效地减少了材料的流失。B组:植入新型纳米复合材料;C组:不放入任何材料即空白对照组;分别于术后2、4、12周行大体观察、X射线平片和组织学观察,评价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对犬牙槽骨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大体观察显示A、B、C组术后2周骨缺损区无明显变化,A、B两组骨缺损区还存有部分复合材料,术后4周和12周,骨缺损区范围逐渐缩小,可见新生的骨组织;C组术后4周缺损区无明显变化,术后12周,缺损区可见少量的新生骨组织,修复效果不明显。X线表现随着时间的延长,A、B两组骨缺损区的阴影逐渐变浅,可见明显的骨小梁结构,A组比B组的修复效果明显,C组缺损区的阴影也逐渐缩小,但骨小梁结构不明显,缺损边缘与周围正常骨组织的边界明显;组织学观察A、B两组术后4周,骨缺损区出现大量新生的牙槽骨和明显的骨小梁结构,骨小梁排列紧密有序,随着时间的推移,术后12周,骨小梁变的粗大致密,A组大部分骨小梁已经融合成片,B组骨小梁多数相互连接呈网状,新生的骨小梁周围伴有很多的骨母细胞,A组修复效果比B组明显;C组术后4周,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大量的炎细胞浸润,术后12周,局部还有“死骨”出现,修复效果不明显。结论新型纳米复合材料可以有效地促进牙周组织的再生,材料中加入自体PRP牙周组织再生效果更加明显。

全文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5-6
中文摘要  6-8
英文摘要  8-10
前言  10-11
材料与方法  11-13
结果  13-14
讨论  14-16
结论  16-17
参考文献  17-19
附录  19-20
致谢  20-21
综述  21-30
  参考文献  27-30
附图  30-34

相似论文

  1. 长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高速弹丸撞击特性研究,TB332
  2. TZ3Y20A-SrSO4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摩擦学性能,TB332
  3. Gr/Al-Mg复合材料抗热震与抗烧蚀性能研究,TB332
  4. (ZrB2-ZrO2)/BN复合材料的反应热压烧结及其力学性能,TB332
  5. 锂离子电池用多元Sn合金基碳复合材料的研究,TM912.9
  6. 七坐标数控纤维铺放设备的控制系统及铺放头的研制,TG659
  7. 双重/三重响应性复合微球的制备与性能研究,O631.3
  8.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性能研究,O641.4
  9. 复合材料闭合薄壁梁的模态阻尼预测,TB33
  10. 具有形状记忆合金(SMA)纤维驱动的复合材料箱型薄壁梁的非线性变形,TB33
  11. 碳纤维表面处理及其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研究,TB332
  12. 基于纳米材料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究,TP212.2
  13. PLLA/POS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微观结构性能的研究,R318.08
  14. 多功能Fe3O4/ZnO/S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TB383.1
  15. 高填充SSP等材料的PVC基柔性隔声复合材料的研究,TB34
  16. 芳纶1313织物及其增强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TB332
  17. 红外炉与壁炉用轻质耐火材料的制备与性能,TQ175.1
  18. 双取代负热膨胀材料Zr1-xAlxMoW1-yVyO8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TB34
  19. 表面修饰石墨烯的制备及其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TB332
  20. 卤化银/导电高分子复合纳米材料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TB383.1
  21. 两步法反应烧结制备钛化物陶瓷复合材料,TQ174.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口腔科学 > 口腔颌面部外科学 > 口腔颌面部整形外科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