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对外传播与国家形象构建

作 者: 白岩
导 师: 刘畅
学 校: 南开大学
专 业: 新闻传播学
关键词: 《中国日报》 对外传播 国家形象
分类号: G20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5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我国对外传播媒体中,英文报纸是一支重要的力量,《中国日报》在其中又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一家全国性英文日报,《中国日报》为中国的对外传播事业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强。中国未来国家形象的构建,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中国对外媒体方阵将是重要力量。面临中国对外传播主客观的多重机遇和挑战,《中国日报》不断调整、改进。2008以来的3年间,《中国日报》就经过了三次改扩版。其报道内容更加遵循和重视新闻传播规律。国家形象是国家的客观状态在公众舆论中的投影。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形象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我国也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越来越重视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优化。在新世纪向世界展示一个“和平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我国对外传播媒体理应肩负的重任,也是《中国日报》对外传播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手法,从“量”上呈现了《中国日报》所建构的我国国家形象的特征,从“质”上探讨了该报在构建我国国家形象时所采取的成功策略。针对该报在传播国家形象时存在的“受中文报道模式的困扰”,“公信力不足”和“新闻业务出现纰漏”等不足之处,本文特提出一些建设性的策略,以期能为《中国日报》的对外传播工作提供新的视角。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绪论  10-21
  第一节 选题背景  10-12
  第二节 文献综述  12-15
    一、传播学的视角  12-13
    二、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形象研究  13
    三、涉及"软实力"的国家形象研究  13
    四、多个领域介入的国家形象的研究  13-14
    五、关于《中国日报》对外传播的研究  14-15
  第三节 研究主题  15-17
    一、《中国日报》头版正面、负面、中性新闻比例变化  15
    二、《中国日报》社会新闻数量、形式、比例变化趋势  15-16
    三、《中国日报》头版改版后的图片的采用、使用变化  16
    四、负面报道中《中国新闻》采编手段考察  16-17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对象  17-21
    一、研究方法总述  17
    二、研究对象  17-19
    三、研究设计  19-21
第一章 国家形象与中国  21-31
  第一节 理解国家形象  21-25
    一、国家形象概念厘清  21
    二、国家形象的构成要素  21-23
    三、国家形象的塑造目标  23-25
  第二节 现状:"三面埋伏"中的中国形象  25-28
    一、政治形象:"3T话题"成攻击口实  25-26
    二、经济形象:经济威胁论的双重呈现  26-27
    三、文化形象:传统文化过度传播,现代中国象征符缺乏  27-28
  第三节 基于中国国家形象国家传播现状进行的定位分析  28-31
    一、积极合作、富强进取的经济形象  29
    二、文明现代、正义负责的政治大国形象  29-30
    三、兼容并蓄、多元发展的社会形象  30-31
第二章 《中国日报》对外传播实证研究  31-47
  第一节 报道区域数据分析  31-34
    一、数据分析  31-32
    二、国内报道占主体 中国多边/双边经济报道受关注  32-34
  第二节 报道态度数据分析  34-39
    一、数据分析  34-35
    二、负面报道比例上升深层剖析中国问题  35-39
  第三节 消息来源数据分析  39-42
    一、数据分析  39-40
    二、淡化官方色彩消息来源多元化  40-42
  第四节 新闻信源数据分析  42-43
  第五节 报道内容数据分析  43-47
    一、数据分析  43-44
    二、"草根"新闻比例增大关注重大民生话题  44-47
第三章 《中国日报》对外传播中的表现形式特点分析  47-59
  第一节 讲好"人"的故事,小故事折射大形象  47-51
    一、小故事阐述大主题  47-49
    二、善于添加背景  49-50
    三、用数字和细节说话  50-51
  第二节 利用"危机事件"来改变国家形象  51-57
    一、王家岭矿难和《中国日报》报道统计  52
    二、王家岭报道策略  52-57
  第三节 主动应对国际挑战驳斥报道技巧更为成熟  57-59
第四章 《中国日报》对外传播存在问题及对策  59-70
  第一节 存在问题  59-64
    一、官方话语色彩依然浓重  59-60
    二、政治术语大量堆砌 报道感情色彩不时出现  60-62
    三、新闻业务水平仍显不足  62-64
  第二节 对策  64-70
    一、秉承客观公正原则 再现中国复杂全景  64-66
    二、减少政治说教,突出人文因素  66-67
    三、"学说外国话",与国际话语体系接轨  67-68
    四、输出价值观念 打造独特国家形象  68-70
结语  70-72
参考文献  72-75
附录A 《中国日报》编码表  75-77
附录B 《中国给医疗制度开药方》  77-81
附录C 《他死于荣誉之火》  81-84
附录D 《又一场似曾相识的矿难》  84-87
附录E 《掩埋这些失落的矿井》  87-89
致谢  89-91
个人简历  91

相似论文

  1. 上海世博会期间《纽约时报》涉华报道分析,G206
  2. 越南自主品牌传播的现状现究,F273.2
  3. 美国主流媒体的对华印象与中国面对美国的国家形象塑造,D81
  4. 和平崛起背景下政府优化国家形象对策研究,D820
  5. 从“改变国家形象”到“推进网络自由”,D871.2
  6. 风险新闻,G212
  7. 广州亚运会报道与国家形象传播,G212
  8. 中美现代战争电影的国家形象传播之比较研究,J905
  9. 大型艺术展演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J120.9
  10. 中国英语新闻网站在对外传播中的文化心理对接研究,G206
  11. 后奥运时代西方主流媒体与中国国家形象传播,G206
  12. 中国在发达国家的国家形象研究,D822.3
  13. 中国国家形象广告传播策略研究,J524
  14. 从跨文化角度试论我国对外网络传播,G206
  15. 媒介传播中的国家形象研究,G206
  16. 跨文化视野下新疆广播电视对外传播研究,G229.27
  17. 对外传播中的国家形象塑造研究,G206.2
  18. 北京奥运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820
  19. 新媒体环境下国家形象的生成,G206
  20. 公共外交与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D820

中图分类: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信息与知识传播 > 信息与传播理论 > 传播理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