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世俗法律秩序缺憾的神祇弥补

作 者: 范依畴
导 师: 高浣月
学 校: 中国政法大学
专 业: 法律史
关键词: 城隍 城隍神 民间信仰 城隍执法 城隍司法
分类号: D909.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6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城隍神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诸神之一。“城”本指城市外围的城墙,“隍”本指城墙外围的壕沟。“城”、“隍”二字合起来泛指所有城市;城隍神,顾名思义,就是“城市之神”,就是负责保护城中百姓生命财产安全的神灵。这样一种中国土生土长的神灵信仰,相当深厚地承载了中华民族世世代代人民对于安全、公平和秩序的认识和期待。本文旨在以城隍神为研究对象,对传统中国的城隍神信仰进行法律史解读或法律文化解释。关于城隍神,在历代正史、野史中,在文人墨客的笔记、杂记中,在民间神话传说中,在各种志怪小说、公案小说、武侠小说中,有大量的记载或描述。通过对这些记载或描述汇总、整理、分类和比较,笔者发现,如果仅仅从神话学、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等角度来解读城隍神信仰,远远不能揭示城隍神信仰的本质;只有揭示城隍神信仰的法律文化意义,才能从更深更高的角度认识城隍神信仰的本质,才能更好地解读和领悟传统中国的法律文化。在本文里,笔者将对城隍神在人们心目中的作用和功能进行全面归纳和分析,着重总结分析城隍神的“涉法”职责职能;进而通过对民间信仰关于城隍神的那些“职务委托”的分析,来总结和解读传统中国民间法律观念或法律意识,特别是他们关于惩恶除害、解决纠纷、恢复公平、维护秩序的那些观念和意识体系。笔者特别想阐明的是,城隍神为何会从城市保护神逐渐转变为兼理司法的神灵?在国家法制体系之外人们为何还特别钟情于这一神灵?全文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传统中国社会的城隍信仰。这一部分通过对城隍一词的词源探究,城隍神起源的几大学说的分析,以及城隍神与其他各个神祇之间的关系整理,引出关于传统中国社会的城隍信仰的一般背景知识。第二部分,城隍神的法司职责功能。这里的“法司”是一个特有的中国概念,包括今日所谓行政执法、司法、法纪监督,甚至包括对具体个案的法官造法。这一部分旨在对各种史籍资料、笔记小说中所记载的城隍神故事进行整理归纳,并总结阐述城隍神的上述职责功能。本部分细分为城隍神的一般执法职责和城隍神的司法职责两大部分。第三部分,城隍神法司角色及其执法模式的主要特征。这一部分在归纳总结城隍神各类执法、司法职能基础上,旨在对城隍神的法司职能的主要特征做一个分析。具体地说,就是要对城隍神执法、司法的方式、方法、风格、特征等进行分析解读,以探索其执法、司法与世俗国家执法、司法最典型的不同在哪里。只有总结阐明城隍神的这些职责功能特征,才能够初步回答为什么城隍神信仰能够弥补人们心目中的世俗法律秩序的缺憾。第四部分,世俗法律秩序为何需要城隍来弥补。这一部分是本文点题部分,旨在通过对世俗法律秩序的固有弊端和缺陷的分析,阐明古时人们心目中追求的至高法律秩序是什么,从而阐明城隍神到底“满足”了黎民百姓的何种法律需求,并解答城隍神为何会从一个单纯的城市保护神逐渐转变为兼管司法的神祇。

全文目录


摘要  4-8
导言  8-12
  一、学界关于城隍信仰的研究  8-9
  二、前人的不足与我的研究思路  9-12
第一章 传统中国社会的城隍神信仰  12-16
  第一节 “城隍神”词源考  12-13
  第二节 关于城隍神起源的诸多说法  13-14
    一、城隍神为水庸神说  13
    二、城隍神源于社神说  13-14
    三、城隍神源于祝融说  14
  第三节 城隍神与其它神祇的关系  14-16
第二章 城隍神的法司职责功能  16-35
  第一节 城隍神的一般执法职责功能  17-23
    一、护卫城池、抗击灾害  17-18
    二、驱逐兽患、护佑民命  18-19
    三、惩治妖孽、护佑安宁  19-21
    四、降雨停雨、造福农耕  21-22
    五、承命阎王、拘魂摄魄  22-23
    六、执掌桂籍、决定仕选  23
  第二节 城隍神的司法职责功能  23-35
    一、审判案件、解决纠纷  24-26
    二、执行侦察、查获罪魁  26-30
    三、唤人质证、辨别真伪  30
    四、执行刑罚、惩治恶人  30-31
    五、监督官民、督行法纪  31-35
第三章 城隍神法司角色及其执法模式的主要特征  35-47
  第一节 出任城隍者特别廉明有德  35-37
  第二节 向城隍告状方式无拘、手续便捷  37-39
  第三节 城隍受理案件迅速、手续简易  39-40
  第四节 城隍执法司法行动更加主动简便  40-42
  第五节 城隍用刑更加严酷而任意  42-43
  第六节 城隍的判决更加公正合理  43-44
  第七节 城隍执法受到严格监督并有奖惩  44-47
第四章 世俗法律秩序为何需要城隍来弥补  47-55
  第一节 世俗法律秩序的固有弊端或缺陷  47-49
  第二节 百姓憧憬的法律秩序与城隍神的属性  49-52
  第三节 城隍神为何会从城市保护神转变成兼掌司法的神祇  52-55
结论  55-56
参考文献  56-59
致谢  59-60

相似论文

  1.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代县的基督教与民间信仰,B979
  2. 走西口移民交汇区蒙汉民间信仰研究,B933
  3. 浅析民间信仰与宗族聚居村落维系,K892
  4. 北魏平城民间佛教信仰心态研究,B948
  5. 求子信仰的变迁研究,B933
  6. 村落视野中的民间信仰变迁研究,B933
  7. 明清时期江西地区民间信仰的地域差异,K249
  8. 从郭璞及其作品透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信仰,I206.2
  9. 转型社会背景下乡村女性的民间信仰实践,C912.82
  10. 历史文化地理视野下的清水祖师信仰研究,B992
  11. 东汉的民间信仰与社会危机,B933
  12. 湘西南瑶族民间信仰现状研究,B933
  13. 潮汕善堂与地方政府关系研究,D625
  14. 越南民间信仰中的中越异源鬼神圣崇拜研究,B933
  15. 人神之际—昭明太子信仰研究,K239.13
  16. 泰山扇子崖民间信仰研究,K892.4
  17. 房山区北窑村音乐会传谱及其活态传承研究,J607
  18. 《搜神记》中的祈雨习俗研究,K892.2
  19. 《聊斋志异》中的民间信仰探析,I207.419
  20. 农村民间信仰的社会学研究,B933
  21. 乡村社会中士绅阶层的地位与作用,K248

中图分类: > 政治、法律 > 法律 > 法的理论(法学) > 法学史、法律思想史 > 中国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