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李直夫杂剧研究

作 者: 曹丽静
导 师: 杨栋
学 校: 河北师范大学
专 业: 中国古代文学
关键词: 李直夫 女真族 《虎头牌》 《错立身》 《伯道弃子》
分类号: I207.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李直夫是元杂剧前期一位重要的女真族剧作家。他的生平及杂剧创作情况首见于元人锺嗣成《录鬼簿》,其后明初朱权《太和正音谱》也有对李直夫杂剧创作的相关记载。李直夫共创作杂剧十二部,其中仅《便宜行事虎头牌》全剧存,见明万历年间臧晋叔编选《元曲选》。《伯道弃子》杂剧残存两支佚曲,《太和正音谱》收录[青山口]曲,《北词广证谱》收[青山口]及[梅花酒]两曲。其他十部杂剧现今未见传本。十部亡佚作品中,《宦门子弟错立身》杂剧因为有同名院本、北杂剧、南戏而引起学界关注。南戏《错立身》戏文的发现使得对李直夫《错立身》杂剧这部亡佚作品的研究成为可能。本论文为李直夫杂剧研究,根据现有材料,力图对李直夫杂剧创作作宏观把握,同时对具体作品做到微观体察。本着知人论世的态度,分析从李直夫生平开始,重点讨论李直夫杂剧《虎头牌》、《错立身》及《伯道弃子》,点面结合,勾勒李直夫杂剧创作在杂剧史上的地位。本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讨论李直夫生平与创作的几个问题。关于李直夫的生平,女真族剧作家这一点没有疑问。问题主要集中在他的生卒年、居住地。李直夫的生平仅见于《录鬼簿》,不同版本的《录鬼簿》记载又不相同。曹楝亭本《录鬼簿》作“德兴府住”,天一阁本作“德兴人”,差异较大。曹楝亭本是《录鬼簿》很重要的一种版本,其可靠性大于天一阁增补本,因而以曹楝亭本记载为准。李直夫德兴府住,表明他是寓居于此,进而推论李直夫是一位由金入元的杂剧家,其创作活跃年代当在金末元初。第二章重点研究现今存世《虎头牌》杂剧。《虎头牌》流传至今得益于臧晋叔的《元曲选》。《元曲选》本《虎头牌》是孤本,除此之外,《虎头牌》全剧没有其他版本流传。但是明代四部曲选《盛世新声》、《词林摘艳》、《雍熙乐府》、《北曲拾遗》均收录《虎头牌》杂剧[双调·五供养]套曲,明末清初李玉《北词广证谱》同样以例曲的形式选录《虎头牌》杂剧中八支曲子,并用《虎头牌》杂剧中双调、正宫两套曲牌联套方式作为套数样板。资料证明《虎头牌》杂剧在《元曲选》本外,还有其他版本流传,可惜今天看不到了。几部曲选虽然只选录《虎头牌》杂剧中一套乐曲,但是与《元曲选》本的差异一目了然。《北词广证谱》所引《虎头牌》杂剧与《元曲选》本不是同一个底本更为明显。《虎头牌》杂剧中的女真乐曲是学界关心的问题。因为资料有限,这部分研究推进很困难。本论文仅作粗浅的尝试。[双调·五供养]套曲又名“十七换头”,关汉卿、王实甫都有仿作。李直夫首先将这一套曲引入元杂剧,丰富了杂剧曲牌联套组合方式,这是李直夫对元杂剧的贡献。第三章讨论其他十一部杂剧作品,以《错立身》和《伯道弃子》两剧为重心。《错立身》杂剧虽然亡佚,但是根据现今存世《错立身》戏文可以推测杂剧《错立身》原貌。关于《错立身》杂剧的讨论,将院本《错立身》,北杂剧赵文殷《错立身》、南戏《错立身》四者关系梳理清楚是难点。这涉及到“次本”的含义,南戏《错立身》产生时间,南戏与北杂剧之间是否存在改编与被改编关系等系列问题。《伯道弃子》杂剧残存的两支佚曲为进一步推论该剧原貌提供诸多便利。[青山口]属越调,[梅花酒]入双调,根据《北词广证谱》,知道该剧还有[游四门]曲,只是曲文没有保留下来。[游四门]属仙吕宫,则《伯道弃子》杂剧三折分别为仙吕、越调、双调。仙吕宫在元杂剧中一般是第一折惯用,而《太和正音谱》在引用[青山口]曲时,标明《伯道弃子》第二折,所以越调为该剧第二折。其他十部亡佚作品根据题名分为两类,一为风情戏,一为历史剧。讨论的目的是对李直夫杂剧创作做整体关照。

全文目录


摘要  4-6
ABSTRACT  6-10
引论  10-14
第一章 李直夫生平与创作的几个问题  14-23
  第一节 李直夫生平研究  14-19
  第二节 李直夫创作概述  19-23
第二章 《便宜行事虎头牌》杂剧研究  23-47
  第一节 《虎头牌》版本考察  24-37
  第二节 《虎头牌》创作时代  37-42
  第三节 《虎头牌》女真乐曲辨析  42-47
第三章 《宦门子弟错立身》及其他残佚作品探究  47-69
  第一节 《宦门子弟错立身》源流考辨  48-61
  第二节 《邓伯道弃子留侄》杂剧探原  61-64
  第三节 其他亡佚作品分析  64-69
结论  69-71
参考文献  71-72
附录  72-76
后记  76

相似论文

  1. 论金朝的括地政策,K246.4
  2. 论金朝对女真族的政策及影响,K246.4
  3. 试论《宦门子弟错立身》——兼及南戏与元杂剧的关系,I207.37
  4. 大定诗坛研究,I207.22
  5. 金代女真族民族服饰文化和发展,TS941.12
  6. 金朝文化政策研究,K246.4
  7. 中国当代汉语诗歌阐释方法上存在的问题,I207.25
  8. 女人与城市二重奏,I207.42
  9.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10. 《诗经》文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I207.22
  11. 江淹《杂体诗三十首》综论,I207.22
  12. 安史之乱与天宝大历之际的诗风演变,I207.22
  13. 唐代长安名胜诗研究,I207.22
  14. 试论藏族寓言小说的产生和发展及其特点,I207.9
  15. 唐代小说中的商业文化研究,I207.419
  16. 从传统乡土写实到现代乡土抒情,I207.42
  17. 《大宋宣和遗事》研究,I207.412
  18. 论《格萨尔》民众生活中的民间信仰习俗,I207.9
  19. 元代散曲套数叙事艺术研究,I207.24
  20. 中国古代男风视野下的《品花宝鉴》研究,I207.419
  21. 藏族民间故事类型研究,I207.9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 > 戏剧文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