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茚地那韦和氯喹协同抑制疟原虫生长研究及减毒疟原虫株的构建

作 者: 李晓芬
导 师: 陈小平
学 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专 业: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关键词: 茚地那韦 氯喹 协同 抗疟 伯氏疟原虫 Rhomboid 1 转染 减毒活疟原虫
分类号: R531.3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疟疾流行区常伴随着高频率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1)的感染。在疟原虫和HIV-1共感染人群中,各自化疗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对疾病的治疗结果产生影响。我们前期实验证明许多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在体外可以有效抑制人恶性疟原虫的生长。因此,有研究报道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和抗疟药之间相互作用对疟疾和/或艾滋病的治疗有影响。本研究中,我们分别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上,对逆转录病毒蛋白酶抑制剂——茚地那韦氯喹在氯喹抗性株和氯喹敏感株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在体外,我们采用SYBR Green I的荧光定量法来检测药物的抗疟活性,用等效线分析法检测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茚地那韦和氯喹在体外无论是对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药物敏感株3D7还是多药耐药株Dd2都表现出协同的作用。进而,我们研究了茚地那韦和氯喹在小鼠感染模型上的协同作用。NIH雌性小鼠(~25g)腹腔接种夏氏疟原虫(Plasmodium chabaudi)敏感株ASS或抗性株ASCQ感染的红细胞,接种后第4, 24, 48, 72小时口服给药。实验组包括对照组,不同剂量氯喹单独组,不同剂量茚地那韦单独组,氯喹和茚地那韦不同浓度比例的联合组。第四天,血涂片检测感染率,结果表明茚地那韦和氯喹对两种虫株的生长都表现出协同抑制作用,这种协同效应在抗性株中更为明显。我们进一步研究了这两个药物的联合对小鼠转阴率的影响。72只小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2只),腹腔接种2×107感染夏氏疟原虫抗性株ASCQ的红细胞。接种后第三天口服给药,第一组每天10mg/kg的氯喹连续给药4天。第2~5组,每组每天10mg/kg的氯喹联合不同剂量的茚地那韦(0.3,0.6,1.2,1.8 g/kg)连续给药4天。第6组每天100mg/kg的氯喹连续给药4天。接种后第三天开始,每天血涂片直到第九天。结果表明两种药物在合适的剂量搭配时可以100%清除抗性株且无明显的毒性。结果提示我们茚地那韦和氯喹的联合可作为一种新型的抗疟药复方。疟疾仍然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研制安全、价廉和有效的疟疾疫苗是人类控制乃至根除疟疾的重要途径。最理想的疟疾疫苗是减毒全虫活疫苗。目前常用的手段是对疟原虫进行基因修饰以达到减毒目的。所以,疟原虫基因工程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在我们的实验中,我们在鼠感染模型上对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进行基因修饰从而获得基因修饰后的疟原虫减毒并同时表达MUC1蛋白。我们将含有P. berghei毒性相关基因Rhomboid 1的同源序列和MUC1表达序列的质粒转染伯氏疟原虫,使疟原虫减毒并同时表达MUC1蛋白。免疫印迹检测MUC1的表达,位点特异性PCR检测插入位点是否正确,RT-PCR检测Rhomboid 1是否失活,有限稀释法进行虫株的单克隆化。结果显示MUC1蛋白可以在疟原虫体内表达,但是我们没有得到减毒的疟原虫株。Rhomboid是个基因家族,疟原虫生长缓慢这一表型是ROM1失活特异性的,所以我们推测所用转染质粒可能插入到Rhomboid基因家族的其他基因上了。

全文目录


相似论文

  1. 基于多Agent理论的卫星协同定轨技术研究,V474
  2. 高光谱图像空—谱协同超分辨处理研究,TN911.73
  3. 基于智能学习的多传感器目标识别与跟踪系统研究,TP391.41
  4. 聚乙烯亚胺修饰糖脂共聚物介导基因治疗研究,R450
  5. 面向服务实体的网构软件演化模型的研究,TP311.5
  6. 媒介在乡村日常生活中的角色,D422.7
  7. 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冷冻保存及基因转染研究,S827
  8. 新型非病毒基因转染体系的构建及其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重组中的应用,R346
  9. 时空协同理论在排球接扣球防守战术中的运用研究,G842
  10. 大学出版社发展数字出版的问题及对策研究,G237.6
  11. YB-1 RNAi对肺腺癌细胞A549中MACC1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R734.2
  12. 微带天线的频率可重构及其与滤波器的协同设计,TN822
  13. 增强材料对丁腈橡胶性能的影响,TQ333.7
  14. 转染TFPI-2重组质粒对肺癌细胞NCI-H460的影响,R734.2
  15. 建立基于人PPARs为靶标的药物筛选细胞平台,R965.1
  16. 演化聚类算法及其应用研究,TP311.13
  17. 人TLT-2基因转染细胞株的构建及其单克隆抗体的研制,R392
  18. 基于协同学的信息生态链断裂问题研究,G201
  19. Ni/TiO2-SiO2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及顺酐加氢性能研究,TQ225.2
  20. 鼠抗人PD-L1功能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R392
  21. 鼠抗人PD-L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人可溶性PD-L2ELISA试剂盒的研制,R392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内科学 > 寄生虫病 > 原虫病 > 疟疾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