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分析

作 者: 宋雪霏
导 师: 崔极哲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临床医学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眶壁骨折 视神经管
分类号: R77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40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和CT等各类检查手段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眼科医生能够准确的认识并发现外伤性视神经病变(Traumatic Optic Neuropathy, TON)的患者。在各类国内外文献中,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的受伤途径、致盲原因以及视力损伤程度、外伤到治疗前时间、治疗方法等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结论虽然有些共同认识,但是分歧较大。在对这类病人的研究中,其致盲原因以及视力损伤程度与可能伴发的不同类型的眶壁骨折的关系研究结果甚少,针对TON患者的相关治疗手段以及治疗的结果也同样众说纷纭。所以,在眼外伤病人较多、规模较大、能够满足术后随访要求的的眼科中心进行一个以眼科医生为主体的系统性临床研究是非常有价值的。以眼科医生为主体,以中国东北地区中心城市长春的一个眼科中心(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的病人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其基本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视神经管及眶壁骨折的CT影像学特点、合并眶壁骨折的TON临床特征以及相关诊断及治疗原则,归纳和总结分析TON患者是否合并眶壁骨折及骨折类型、受伤后视力、受伤到治疗的时间、不同治疗手段等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预后的主要因素。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研究范围病例包括伴有或不伴有眶壁骨折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以及同期入院治疗的眶壁骨折患者。对于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治疗方法包括激素冲击疗法、视神经管鼻内窥镜手术减压法以及本课题组前期工作中的翼点入路视神经管手术减压法。64例66眼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27眼不伴发眶壁骨折,39眼伴发眶壁骨折。既同期眶壁骨折患者(579眼)中,6.7%伴发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9眼)。①TON是否伴发眶壁骨折对伤后视力及预后视力影响的研究结果:伴发眶壁骨折的TON患者39眼,20眼伤后无光感,17眼光感/手动/指数,2眼视力0.05以上,其中8眼治疗后视力有提高;无伴发眶壁骨折的TON患者27眼,10眼伤后无光感,11眼光感/手动/指数,6眼视力0.05以上,其中10眼治疗后视力有提高。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伤后视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得,|Z|=2.73,在拒绝域内,故伴发眶壁骨折患者伤后视力与不伴发眶壁骨折患者伤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预后视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可得,|Z|=3.00,在拒绝域内,故伴发眶壁骨折患者预后视力与不伴发眶壁骨折患者预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伴发眶壁骨折类型对TON患者视力及预后视力影响的研究结果:对TON伴发外壁相关骨折21眼,治疗后2眼视力有提高;TON伴发内壁相关骨折19眼,治疗后5眼视力有提高。上述病例中,内壁骨折与外壁骨折皆有临床意义的患者在两组中重复计数。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得,|Z|=1.97,在拒绝域内,故外壁相关骨折患者预后视力与内壁相关骨折患者预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受伤后到治疗前时间的间隔对TON患者视力及预后视力影响的研究结果:TON患者伤后3天内接受治疗30眼,治疗后13眼视力有提高;TON患者伤后3天后接受治疗36眼,治疗后6眼视力有提高。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得,|Z|=4.12,在拒绝域内,故伤后3天内接受治疗预后视力与伤后3天后接受治疗预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受伤后残存视力对TON患者视力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伤后无光感30眼,治疗后2眼视力有提高;伤后视力光感/手动/指数者27眼,治疗后14眼视力有提高;伤后视力0.05及以上者9眼,治疗后3眼视力有提高。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得,R=5.13,否定H0,故p1=p2=p3不成立,故伤后视力不同对患者预后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⑤治疗方法的选择对TON患者视力预后影响的研究结果:全身接受激素治疗38眼,13眼视力有提高;经鼻内镜行视神经管减压术13眼,3眼视力有提高;(前期工作)开颅视神经管减压术30眼,10眼视力有提高。应用列联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可得,R=1.22,不否定H0,故p1=p2=p3成立,故三种治疗手段对患者预后视力造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我国东北地区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中伴发眶壁骨折占同期眶壁骨折患者(579眼)的6.7%。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伴发的眶壁骨折情况(是否伴发骨折以及骨折类型)是影响患者伤后视力和预后视力的重要因素。伴发眶壁骨折患者伤后视力差于不伴发眶壁骨折患者;伴发眶壁骨折患者视力预后差于不伴发眶壁骨折患者;伴发外壁相关骨折患者视力预后差于伴发内壁相关骨折患者;而本组中59%TON患者伴发眶壁骨折,也不失为TON患者普遍预后视力较差的原因之一受伤到治疗的时间长短明显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预后。伤后3天内接受治疗效果优于伤后3天后接受治疗患者;伤后残存视力是影响外伤性视神经病变预后视力的又一重要因素。伤后无光感患者,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视力基本无提高可能,预后视力极差;伤后视力光感/手动/指数患者,视力提高人数比例较高;伤后视力0.05及以上者,视力提高人数比例高于无光感患者,低于光感/手动/指数患者;对治疗方法的评价表明,不同的治疗手段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患者视力预后的影响不大。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英文缩略词表  11-14
绪论  14-16
病历选择与治疗及评价方法  16-25
结果  25-29
讨论  29-40
结论  40-41
参考文献  41-46
致谢  46-47

相似论文

  1. 经眶颧入路对前床突—眶尖区的显微解剖学研究,R322
  2.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视野分析及临床预后,R779.1
  3.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诊治进展再探讨,R774.1
  4. 复光颗粒对家兔视神经夹伤后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表达的影响,R285.5
  5. 爆裂性眶壁骨折患者眼外肌功能变化的临床特点,R779.1
  6. 眼眶骨折病人视力损伤的临床研究,R779.1
  7. 眶内下壁爆裂性骨折CT亚型分类的探讨,R777.5
  8. 血府逐瘀汤对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神经节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R276.7
  9. 眼眶壁骨折病人眼外肌功能损伤及相关生物力学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R318.01
  10. 前床突及相关区域显微解剖研究,R322
  11. 鼻内镜下鼻窦前颅底区域疾病处理的内镜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研究,R322
  12. 视神经管骨折CT三维重建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价值,R816.97
  13. 前外侧颅底手术硬脑膜外人路相关的显微解剖研究,R651.15
  14. 经鼻神经内镜治疗前颅底病变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应用,R322
  15. 经翼点—外侧裂入路与经鼻外筛—蝶窦入路视神经管减压术的对比,R651.1
  16. 正常成人视神经、视神经管径线测量及其对视神经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R774.6
  17. 视神经管及其内部结构的显微断层解剖,R322
  18. 鼻内镜视神经管减压术的相关解剖学研究,R322
  19. 正常人眼眶及视神经管骨性径线与眶容积的CT研究,R816.97
  20. 视神经管及其周围结构的应用解剖学研究,R651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眼科学 > 视网膜及视神经疾病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