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杭州湾湿地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特征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研究

作 者: 杨文英
导 师: 刘芸;吴明
学 校: 西南大学
专 业: 森林培育
关键词: 杭州湾 土壤呼吸 土壤酶活性 碳密度 模拟增温
分类号: S15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7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湿地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由淹水而引起的厌氧环境及由水淹而引起的耐水淹型植物。湿地只占陆地表面积很少的部分,但却是巨大的陆地碳库,约为整个土壤碳库的3%~68%。湿地生态系统90%以上的碳储量储存在土壤中,是多种温室气体的源和汇。多数湿地都是温室气体的“汇”,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后,随着水分减少和土壤氧化性能增强,植物残体及泥炭的分解速率将会大大提高,结果导致湿地土壤有机碳的损失,而成为温室气体的“源”。全球气候变暖也加剧了湿地碳排放。目前由于气候变暖,湿地水温及土壤温度升高湿地能量平衡受到影响,导致湿地地表水水位及积水面积变化,进而影响了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及湿地碳循环模式。杭州湾湿地是我国滨海湿地主要分布区之一,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剧烈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已围垦1.33万hm2,分10次向北推移海岸线达16km左右,围垦面积约占城市面积的60%还多。本研究选取杭州湾南岸未围垦的四种湿地环境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以及光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连接土壤呼吸室进行连续12个月的土壤CO2测定,同时分析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土壤酶活性以及其他相关理化指标,以揭示杭州湾典型湿地土壤呼吸特征、土壤CO2年排放量以及湿地土壤碳密度分布状况。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10年1~12月利用Li-6400光合仪连接09土壤呼吸室对杭州湾四种湿地环境(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以及对照(光滩)进行了连续12个月的土壤呼吸测定。结果表明:湿地夏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表现为昼高夜低,均呈明显的单峰曲线变化。与土壤温度的日动态变化趋势相近,在13:00~14:00之间达到峰值,在凌晨2:00-4:00之间到达低谷。四种湿地环境土壤日平均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为芦苇(8.34±4.53)umol/(m2.s)>互花米草(7.49±4.21)umol/(m2.s)>海三棱藨草(4.42±2.40)umol/(m2.s)>光滩(2.33±1.53)umol/(m2.s)。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季节动态变化趋势表现为单峰曲线,从整年来看,土壤呼吸速率在4月到10月份相对较高,7月份达到最高值。从四季来看,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速率大小顺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呼吸速率与气温、土壤10cm处温度均有显著的指数函数相关性。其中,芦苇湿地,互花米草湿地,光滩湿地土壤10cm处温度与呼吸速率的相关性大于气温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海三棱藨草湿地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R2=0.366)小于气温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R2=0.5773)。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蔗草、光滩四种湿地土壤CO2年通量分别为6483.40 g/m2.a,5228.96 g/m2.a,2295.48 g/m2.a,975.48g/m2.a。(2)2010年从1月到12月采集四种湿地环境芦苇、互花米草、海三棱藨草以及光滩湿地的土壤,测定四种湿地环境的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季节变化、四种土壤酶活性的年变化以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四种湿地环境土壤微生物量碳年平均含量为:互花米草(143.79 mg/kg)>海三棱藨草(138.39 mg/kg)>芦苇(135.52 mg/kg)>光滩(133.03 mg/kg);土壤溶解性碳年平均含量为:芦苇(319.33 mg/kg)>互花米草(316.47 mg/kg)>海三棱藨草(286.98 mg/kg)>光滩(278.20 mg/kg);总有机碳年平均含量为:芦苇(7.87 g/kg)>光滩(7.65g/kg)>互花米草(7.39 g/kg)>海三棱藨草(6.81 g/kg)。四种湿地环境土壤总有机碳年变化小,含量相对稳定,而微生物量碳(变异系数>70%)和溶解性碳(变异系数50%)年变异较大。四种湿地环境土壤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β-葡萄糖苷酶活性以及蔗糖酶活性年变异系数(C.V)都在50%以上,甚至超过100%。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呈显著性负相关,不同季节相关性有差异。土壤溶解性碳与土壤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活性在夏季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四种湿地0-5cm表层土壤碳密度大小为:芦苇湿地(37.8 t/ha)>互花米草湿地(36.2 t/ha)>海三棱藨草湿地(32.9 t/ha)>光滩(24.9 t/ha);10-20cm深度土壤碳密度为芦苇湿地(92.3 t/ha)>海三棱藨草(86.8 t/ha)>互花米草(82.3 t/ha)>光滩(78.2 t/ha)。(3)采用开顶式增温法对杭州湾湿地芦苇群落进行短期的模拟增温处理,研究土壤CO2以及土壤酶活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结果表明:经过短期的模拟增温处理,土壤呼吸速率比常温下提高了17.36%。土壤10cm深度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比气温与土壤呼吸速率的相关性更好;增温处理下的土壤温度敏感性指数高于常温状态;土壤磷酸酶、脲酶、β-葡萄糖苷酶以及蔗糖酶活性在短期的模拟增温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杭州湾湿地土壤CO2排放情况以及土壤活性有机碳储存规律进行了研究,得出了滨海湿地十壤CO2的年排放规律以及活性有机碳储存的年变化规律,同时明确了该区域湿地固碳潜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区内湿地保护与利用的科学布局,同时也为实施湿地碳增汇减排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基础数据支撑,对湿地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全文目录


附件  4-8
摘要  8-10
Abstract  10-12
1 文献综述  12-22
  1.1 研究概况  12-13
  1.2 土壤呼吸测定方法  13-14
    1.2.1 碱液吸收法测定土壤呼吸  13
    1.2.2 密闭气室法测定土壤呼吸  13
    1.2.3 红外CO_2分析法测定土壤呼吸  13
    1.2.4 涡度相关法测定土壤呼吸  13
    1.2.5 间接推测法测定土壤呼吸  13-14
    1.2.6 土壤呼吸方法的比较选用  14
  1.3 土壤呼吸的组成及分离方法  14-16
    1.3.1 土壤呼吸的组成  14-15
    1.3.2 土壤呼吸组分分离方法  15-16
  1.4 土壤呼吸的影响因子  16-18
    1.4.1 环境因子  16-17
    1.4.2 生物因子  17-18
    1.4.3 人为因素  18
  1.5 土壤呼吸研究趋势  18-19
    1.5.1 土壤呼吸的季节变化  18
    1.5.2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呼吸模型的构建  18-19
    1.5.3 土壤CO_2排放量估算  19
  1.6 土壤活性碳  19-22
    1.6.1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概念及分类  19
    1.6.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活性碳的关系  19-22
2 绪论  22-26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23
  2.2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23-26
    2.2.1 研究内容  23
    2.2.2 技术路线  23-26
3 材料与方法  26-30
  3.1 研究区概述  26
  3.2 野外测定及样品采集  26-28
    3.2.1 野外样地设置  26-27
    3.2.2 野外CO_2测定  27
    3.2.3 野外土壤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27-28
  3.3 实验室测定  28
    3.3.1 土壤pH值,盐度,含水量及容重的测定  28
    3.3.2 土壤酶活性测定  28
    3.3.3 土壤活性有机碳测定  28
  3.4 数据处理  28-30
    3.4.1 数据计算  28-29
    3.4.2 数据分析和作图  29-30
4 不同湿地环境土壤呼吸动态特征研究  30-38
  4.1 生长季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  30-31
  4.2 土壤呼吸速率季节动态  31-33
  4.3 湿地环境因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3-36
    4.3.1 温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以及Q_(10)值  33-35
    4.3.2 含水量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  35-36
  4.4 小结  36-38
    4.4.1 讨论  36-37
    4.4.2 本章结论  37-38
5 不同湿地环境土壤活性有机碳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土壤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38-52
  5.1 不同湿地环境土壤活性有机碳季节动态  38-43
    5.1.1 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MBC)  38-39
    5.1.2 土壤溶解性有机碳含量(DOC)  39-41
    5.1.3 土壤总有机碳含量(TOC)  41-43
  5.2 不同湿地环境土壤酶活性季节动态  43-46
    5.2.1 土壤磷酸酶活性  43-44
    5.2.2 土壤脲酶  44-45
    5.2.3 土壤β-葡萄糖苷酶  45-46
    5.2.4 蔗糖酶  46
  5.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活性有机碳相关性  46-48
    5.3.1 土壤pH值,盐度与土壤酶活性的相关性  46-47
    5.3.2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量碳的相关性  47-48
    5.3.3 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溶解·性有机碳相关性  48
  5.4 本章小结  48-52
    5.4.1 讨论  48-49
    5.4.2 结论  49-52
6 模拟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土壤呼吸的响应  52-58
  6.1 芦苇群落环境因子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52
  6.2 芦苇群落土壤呼吸速率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52-53
  6.3 芦苇群落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气温、空气湿度以及土壤含水率的关系  53-55
  6.4 芦苇群落土壤酶活性对模拟增温的响应  55
  6.5 本章小结  55-58
    6.5.1 讨论  55-56
    6.5.2 结论  56-58
7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CO_2年累积排放量以及土壤碳密度  58-60
  7.1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CO_2年累积排放量  58
  7.2 杭州湾滨海湿地土壤有机碳储量和密度估算  58
  7.3 本章小结  58-60
    7.3.1 讨论  58-59
    7.3.2 结论  59-60
8 结论与研究展望  60-62
  8.1 主要结论  60
  8.2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60-62
参考文献  62-70
图版  70-71
致谢  71-72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和参研课题  72

相似论文

  1. 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下南方典型水稻土有机碳积累的微生物学机制初探,S158
  2. 南京地区有机、特别及常规栽培对蔬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S63
  3. 改良剂对铜镉复合污染土壤的原位修复研究,X53
  4. 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不同演替阶段土壤碳库和土壤呼吸,S714
  5. 种养结合梨园果实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研究,S661.2
  6. 施肥水平对作物生长和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S147.2
  7. 毛竹林土壤碳素周转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95.7
  8. 模拟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影响,S714
  9. 植被修复对湘潭锰矿矿区废弃地土壤环境效应的影响,X144
  10. 井冈山森林生态系统植被碳密度研究,S718.5
  11. 中亚热带不同常绿阔叶林群落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研究,S714.3
  12. 湖南主要针叶林类型碳贮量及碳汇经济价值估算,S718.5
  13. 连作对加工番茄生长发育和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S641.2
  14. 黄土高原旱地农田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素分析,S154
  15. 长江河口区物质输移动力机制研究,TV148.1
  16. 黑龙江省生态气象监测与评价研究,P411
  17. 不同经营类型杉木人工林土壤呼吸率及影响因素研究,S714
  18. 模拟增温对长白山北坡垂直样带森林地表凋落物和土壤稳定碳同位素的影响,S714
  19. 广州市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S718.5
  20.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呼吸的影响,S153
  21. 干旱区绿洲棉田土壤呼吸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S154

中图分类: > 农业科学 > 农业基础科学 > 土壤学 > 土壤生物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