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聚体自转运蛋白1承载区的功能分析

作 者: 周靓
导 师: 韩文瑜
学 校: 吉林大学
专 业: 微生物学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 黏附 重组蛋白
分类号: R378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71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技术,对APP自转运蛋白Aad1 C末端进行序列比对和结构预测,应用DNA重组方法,构建分泌型表达系统,利用免疫印迹技术,鉴定Aad1蛋白C末端在外膜中的表达情况,进一步证明其C末端结构特征,从而确定该未知蛋白属于哪个蛋白质家族。结果表明Aad1蛋白C末端序列与YadA和Hia的转运区域相比,序列上具有较高的同源性,预测的结构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SDS变性条件下,目的蛋白的分子量大小约是预期的3倍,说明Aad1蛋白C末端可以在细胞外膜表面形成稳定的三聚体结构,进一步证明Aad1蛋白是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家族成员。为下一步研究其承载区域的黏附活性分析提供基础。将APP三聚体自转运蛋白Aad1承载区域654-3255序列分为五段。利用生物学方法,将五个基因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纯化,最终获得五个可溶性的重组蛋白,命名为GST- Aad1-2、GST- Aad1-3、GST- Aad1-4、GST- Aad1-5、GST- Aad1-6。应用免疫荧光技术和黏附抑制试验,对重组蛋白进行功能验证,比较Aad1各段重组蛋白对猪肺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GST- Aad1-2、GST- Aad1-4和GST- Aad1-3,即位于N端654~1157、1703~2018区域和1295~1567区域,可以介导APP对猪肺上皮细胞的黏附作用,且GST- Aad1-2和GST- Aad1-4黏附能力高于GST- Aad1-3。由此推测,位于N端654~1157、1703~2018和1295~1567氨基酸残基区域可能是三聚体自转运黏附素蛋白Aad1的功能区,为揭示APP三聚体自转运蛋白分子致病机理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

全文目录


内容提要  4-5
中文摘要  5-7
Abstract  7-12
前言  12-14
第一篇 文献综述  14-30
  第1章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的研究进展  14-25
    1.1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的结构  14-16
    1.2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的转运机制  16
    1.3 三聚体自转运蛋白的生物学研究  16-23
    1.4 展望  23-25
  第2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相关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25-30
    2.1 APP 定植于上呼吸道和扁桃体的相关因子  25
    2.2 APP 定植于下呼吸道的相关因子  25-27
    2.3 促进APP 诱导病变有关的毒力因子  27
    2.4 APP 避免宿主清除的毒力因子  27-28
    2.5 促进APP 持续存在有关的毒力因子  28
    2.6 结语  28-30
第二篇 研究内容  30-66
  第1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 型菌株L20 自转运蛋白C 末端的结构分析  30-43
    1.1 材料与方法  30-37
    1.2 结果  37-41
    1.3 讨论  41-42
    1.4 小结  42-43
  第2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5 型菌株L20 自转运蛋白的基因分段表达及纯化  43-58
    2.1 材料与方法  43-49
    2.2 结果  49-56
    2.3 讨论  56-57
    2.4 小结  57-58
  第3章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三聚体自转运蛋白承载区的功能分析  58-66
    3.1 材料与方法  58-61
    3.2 结果  61-63
    3.3 讨论  63-65
    3.4 小结  65-66
结论  66-67
参考文献  67-76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76-77
致谢  77-78
导师简介  78-79
作者简介  79

相似论文

  1. 猪链球菌2型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S858.28
  2. 苏云金芽孢杆菌CryIAc重组蛋白及土曲霉PNR2发酵产物的杀虫活性研究,S476.1
  3. 唾液酸近氨基端结构域功能及脂多糖对PRRSV诱导IFN-α的影响研究,S858.28
  4. 黏附分子P-选择素在胃癌腹膜转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735.2
  5. PPARγ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功能的初步研究,R321
  6. 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Ⅳ(Fut4)表达上调增加鳞状癌细胞scc12转移潜能,R730.2
  7. 胃癌组织中黏附分子整合素CD11c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R735.2
  8. 半夏蛋白的分离纯化及结构分析,S567.239
  9. 多西环素抑制黑色素瘤细胞黏附的分子机制研究,R965
  10.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患儿PECAM-1基因373及1688位点基因多态性研究,R758.6
  11.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在过敏性休克大鼠器官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规律,R593.1
  12. 外周血EPCs的体外培养及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s黏附、增殖能力的研究,R285
  13. 金黄色葡萄球菌α-烯醇化酶与脂蛋白(a)的相互作用,S852.611
  14. JY生物黏附凝胶药学部分研究,R283
  15. 牛朊蛋白基因PrP102-242和PrP1-264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S852.659.7
  16. 拟南芥芥子酶基因TGG1的克隆、表达和酶学特性研究,Q943.2
  17.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自转运黏附素序列分析及其黏附活性研究,S852.61
  18. CO_2对大肠杆菌O157:H7的黏附力影响的研究,R378.2
  19. 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几何微结构与流体速率对细菌黏附的影响,Q93
  20. 泼尼松对多柔比星肾病大鼠IL-13及ICAM-1表达的干预作用,R965
  21. 结核杆菌培养滤液蛋白10参照品的制备及其检测方法的初步建立,R378

中图分类: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 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 > 病原细菌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