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山东省“三维目标”评判及对策研究

作 者: 程钰
导 师: 任建兰
学 校: 山东师范大学
专 业: 人文地理学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区域发展 途径对策 山东省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1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大致经历了三种发展观,即经济发展观、社会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区域发展由“一维目标”、“二维目标”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三维目标”发展。“三维目标”下的区域发展轨迹不同于“一维目标”、“二维目标”下的区域发展轨迹,“三维目标”下的区域发展是可持续的。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区域经济飞速发展,在影响区域发展综合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区域发展经历了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演化轨迹。本文着重从山东省区域发展历程、“三维目标”状态和“三维目标”的综合评价及对策等方面,分析山东省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绩及偏颇,并深入分析成绩和偏颇的原因。根据对“三维目标”的综合分析,从总体和分类两个方面提出山东省区域发展的途径及对策,以期在理论和实践上促进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引言中主要介绍了“三维目标”评判及对策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框架,从整体上对本研究做概括性论述。第二部分为“三维目标”的内涵及理论支撑。“三维目标”的发展内涵是指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的协调发展,“三维目标”的理论支撑主要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生态经济理论、系统论和协调论等。第三部分为“三维目标”的动态演变及状态辨析。将山东省区域发展历程分为全面恢复阶段、问题凸显阶段、全面调整阶段和稳定发展阶段四个阶段,从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格局等方面分析经济发展状态,从社会发展指标、城市化、居民生活水平、城乡差距等方面分析社会发展状态,从污染物排放量、能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结构、生态省建设、环境保护体制和政策等方面分析生态环境状态。第四部分为“三维目标”的定量评价。根据指标体系建立原则建立“三维目标”评判指标体系,计算“三维目标”中各目标发展指数和综合集成指数,从时间序列上分析“三维目标”的变化特征及其内在原因,探讨“三维目标”的空间分异特征以及内在原因。第五部分为山东省“三维目标”协调发展的途径和对策研究。主要从总体和分类两个方面提出“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途径和对策。通过上述五部分研究,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最优。以经济发展为主的“一维目标”发展观和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的“二维目标”发展观是不协调的发展观、不可持续发展观。“三维目标”中的区域发展,即同时兼顾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方面目标要求的发展,将是区域发展的“精明增长”;(2)山东省区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成绩与偏颇并存。2010年、2011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开发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分别被提升为国家级发展战略,为山东省区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改革开放30年来,区域发展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面对成绩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3)“三维目标”时空分异特征明显。在时间序列特征方面,“三维目标”中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综合集成指数逐年增长,充分表明改革开以来山东省取得的巨大成绩。在空间分异特征方面,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经济、社会和综合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其他地区,沿海地区生态环境指数普遍高于中西部地区,“三维目标”区域协调发展差异指数大。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6-8
ABSTRACT  8-10
1 引言  10-13
  1.1 研究背景  10-11
  1.2 研究意义  11
  1.3 研究现状  11-13
  1.4 研究框架  13
2 “三维目标”的内涵及理论支撑  13-17
  2.1 内涵分析  13-15
    2.1.1 经济子系统  14
    2.1.2 社会子系统  14-15
    2.1.3 生态环境子系统  15
  2.2 理论支撑  15-17
    2.2.1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  15-16
    2.2.2 生态经济理论  16
    2.2.3 系统论和协调论  16-17
3 基于“三维目标”的山东省发展阶段演变及实现状态辨析  17-38
  3.1 基于“三维目标”的山东省发展阶段演变  17-20
    3.1.1 低发展水平上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阶段  17-18
    3.1.2 经济规模扩大,社会和生态环境问题凸显阶段  18
    3.1.3 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问题备受关注阶段  18-19
    3.1.4 经济高速增长,“三维目标”协同认同感提升阶段  19-20
  3.2 山东省“三维目标”实现状态  20-38
    3.2.1 经济发展状态  20-25
    3.2.2 社会发展状态  25-32
    3.2.3 生态发展状态  32-38
4 山东省“三维目标”实践定量评价  38-54
  4.1 指标体系构建  38-40
    4.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8-39
    4.1.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  39-40
  4.2 研究方法  40-41
    4.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40-41
    4.2.2 综合发展水平  41
  4.3 评价结果及分析  41-54
    4.3.1 “三维目标”动态演变特征  42-49
    4.3.2 “三维目标”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49-54
5 实现“三维目标”的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54-62
  5.1 总体对策  54-59
    5.1.1 转方式调结构,缓解经济和生态环境的矛盾  54-55
    5.1.2 构建区域环境管理与合作机制,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力度  55-56
    5.1.3 提高人口素质,优化社会环境  56-57
    5.1.4 优化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三维目标”协同整合  57-59
    5.1.5 发挥政府宏观监管力度,制定“三维目标”协调机制  59
  5.2 分类对策  59-62
    5.2.1 胶东半岛城市群  59-60
    5.2.2 济南都市圈地区  60-61
    5.2.3 黄河三角洲地区  61
    5.2.4 鲁南经济区  61-62
6 结语与研究展望  62-65
  6.1 结语  62-64
  6.2 研究展望  64-65
参考文献  65-68
论文中数据说明  68-69
附表1 1990-2009 年山东省“三维目标”基础数据  69-70
附表2 2009 年山东省17 地市“三维目标”基础数据  70-71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71-72
致谢  72-73

相似论文

  1. 山东省表演性幼儿基本体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613.7
  2. 高中历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性研究,G633.51
  3. 山东省国有资产现状分析与管理模式研究,F426.1
  4. 基于区域发展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Q16
  5.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的区域发展研究,X321
  6. 山东省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F205
  7.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PBL模式构建研究,G633.67
  8. 基于激光雷达的三维典型地面目标识别技术研究,TP391.41
  9. 山东省乒乓球女队培养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G846
  10. 山东老年体育需求与体育发展战略研究,G812.48
  11. 山东省中长跑项目成绩滑坡的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G822.2
  12. 第十一届全运会山东省男子中长跑运动员战术分析,G822.2
  13. 山东省高校体育舞蹈专业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G834
  14. 山东柔道后备人才培养及其可持续发展,G886.4
  15. 山东省高密民间艺术保护研究,J120.9
  16. 山东省水产品国际竞争力分析,F326.4
  17. 山东省内抗战烈士纪念设施研究,K265
  18. 海战场三维态势可视化技术研究,TP311.52
  19.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对策选择,F832.33
  20. 山东省地震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X43
  21. 山东省沿岸大型底栖生物生态学研究,Q179.4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