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制度变革对农田生产活动空间变化的研究

作 者: 吴娜琳
导 师: 李小建
学 校: 河南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农田生产效率 空间 区位 兵团连队
分类号: F301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区位问题是一个被关注已久的经济问题。自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冯·杜能最早提出农业区位论以来,广大学者分别从不同地区、不同空间尺度对其进行了验证,得出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近年来,有学者从微观视角——村域入手,将“杜能圈”理念引入分析范畴,得出了某类现象随着空间距离的变化而呈现某种有规律变化的发现。但是缺憾的是,多数学者是以静态分析为主,探究某一时段的空间规律特征,而很少有人对不同时间内同一事物或现象的空间特征进行纵向研究,从而揭示其变化规律及内在驱动机制问题。以此为切入点,本文选取具有特殊区位环境、制度环境及生产经营环境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团三连,以其农业生产经营制度的变革为契机,探讨随着制度这一外部激励机制的变化,该连队职工的行为反应,并以农田生产效率的变化为表现方式,显示在地理空间上的特征。从而得出以下研究发现:(1)农业生产效率水平相当或农业生产制度变革前、中、后期变化率相当的农田,其空间分布呈现集中的现象。三连不同耕作区的农田,其土壤质量(主要为蓄水能力、盐碱度)、水利条件(距离水泵、水渠的距离)、周边农田特征(几块农田在使用同一个输水管道时,必须种植相似或性质类似的作物)不同,但在临近空间内不同农田之间出现了相似的特征,为相似的农业生产出现在同一空间内提供了条件。本文通过分析三连变革前/后期各块农田相关因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发现了同一空间范围内、相同指标衡量下、相近或相同水平的农田空间集聚的现象。(2)耕作区边缘地带的农田在制度变革前中后期的变化较为频繁,且幅度较大。以往学者往往以耕作距离的远近来划分“内部—边缘”,而现实中并不全部如此,耕作区边缘地带的农田其耕作距离不一定较内部农田的耕作距离远。但受耕作区边缘农田微观气候、交通条件及其他区位环境的影响,耕作区边缘地带的农田,在农业生产制度变革前/后期,农田的种植结构、资金投入、农田资金的产投效率等波动变化相对于耕作区内部而言较大,即在农业生产制度变革前投入较大,而变革中的投入锐减,变革后又出现与内部农田相同的现象。(3)农田收入跟距离不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以往的研究认为,居住区附近的农田以其耕作距离短、空间阻碍小以及方便管理等“先天”优势,被学者划归为劳动密集型作物的主要分布区,即随着耕作距离的增加,劳动力的投入逐渐降低,研究证明蔬菜等劳动力需求量大的作物一般在居住区附近种植。但对于规模化、集中化经营的三连农业生产情况来说,此类规律并不存在。三连居住区附近的农田在资金投入、产投效率以及其变化率方面并不突出。就资金投入而言,变革前,受生产制度的影响,职工生产积极性较低,安于农田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农田资金投入较少;变革中制度改革初期,职工受到激励,投入有所上升;变革后继续保持高位状态;就资金产投效率而言,由于近距离农田的职工疏于管理,造成变革前、变革中以及变革后期的均较低。(4)某一空间距离范围内的农田,其农业生产效率变化表现出自身独有的特性。这说明了该距离范围内的农田一定存在着某种共性问题,如土质问题、农田微观小气候、水利条件问题等,使得不同职工对其做出同样的反应,如作物品种的选择、资金投入水平以及最终的农田资金产投效率。本文发现三连耕作距离在1000m~1500m范围内的农田,多属于沙质土壤,且开垦较早,经过多年的使用,土壤地膜残存量较大,加之近年来全球变暖的影响,该范围内种植棉花易生病虫害,棉花产量较低,变革前由团里统一规定种植棉花,变革中部分种植户尝试调整,但整体而言变化幅度不大,而变革后则纷纷改种其他作物如改为种植玉米、油葵、西红柿等作物以进行土壤的调节。对于以上研究所发现的空间现象和规律,通过分析,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1)耕作距离对农业生产活动的牵制与影响在本文案例中较弱,而农田的具体区位环境则对农田生产效率的影响较大。(2)制度变革对农田不同要素的空间分布影响显著;(3)相似类型农田的经营者之间存在着生产行为的模仿与牵制现象;(4)不同种类作物的管理及收获成本差异性较大,进而影响不同区位环境下农田生产效率。而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1)本文的研究发现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区位理论有较大差异。无论是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还是后来学者的相关研究,均力争得到一定可解释性的空间规律。而本文发现,传统意义上的“杜能圈”或“逆杜能圈”均未在本案例中发现,“圈层结构”并未出现在规模化、集中化生产的兵团农业生产环境中。(2)与克里斯泰勒的“中心地”理论不同。在以往的研究中,有学者发现,随着耕作距离的增加,劳动力投入、农业生产效率等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本文的发现却与此略有差异,如近距离范围内的农田并不总是高投入区域,具有相似生产活动空间特征的农田集聚分布。(3)空间分析作用转变下独特的空间结构特征。将非空间影响因素纳入分析范畴,将空间因素作为展示农业活动的平台,以空间现象的变化特征反映农业生产活动在不同时间内的差异,而不是寻求农业生产活动的变化在空间上的特征,因而得出空间分析作用“转变”下独具特色的研究结论。此外,根据以上分析与发现,本文得出了三连农业生产管理、兵团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及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针制定等方面的政策启示。

全文目录


摘要  4-7
ABSTRACT  7-11
目录  11-14
1 绪论  14-26
  1.1 选题背景  14-17
    1.1.1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特殊地位与作用  14-15
    1.1.2 农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  15
    1.1.3 连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  15-16
    1.1.4 理论界对兵团连队农业生产内在机制的关注  16-17
  1.2 研究意义  17-18
    1.2.1 透析连队农业生产效率驱动机制  17
    1.2.2 把握兵团农业经济发展机制,促进兵团整体经济实力  17
    1.2.3 丰富农业区位理论研究内容  17-18
  1.3 文献述评  18-21
    1.3.1 文献综述  18-20
    1.3.2 文献评论  20-21
  1.4 研究思路及区域  21-24
    1.4.1 研究思路  21-22
    1.4.2 研究方法  22-24
    1.4.3 研究区域和数据  24
  1.5 可能创新之处  24-26
2 理论基础及假设  26-34
  2.1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26-27
  2.2 农业生产新古典理论  27-28
  2.3 制度与行为理论  28-30
  2.4 本文相关概念的界定  30-31
    2.4.1 连队职工  30
    2.4.2 制度变革  30
    2.4.3 特定环境  30
    2.4.4 农田生产空间  30-31
  2.5 本文理论假设  31-34
    2.5.1 前提条件  31
    2.5.2 理论假设  31-32
    2.5.3 案例剖析  32-34
3 农业生产环境分析  34-46
  3.1 外部环境分析  34-38
    3.1.1 区位环境  34-35
    3.1.2 生产制度环境  35-36
    3.1.3 生产条件环境  36-37
    3.1.4 种植结构特征  37
    3.1.5 经营行为及目的  37-38
  3.2 内部环境分析  38-41
    3.2.1 年龄素质  38
    3.2.2 文化素质  38-39
    3.2.3 家庭经济负担  39-40
    3.2.4 思想认识水平  40
    3.2.5 家庭农业生产设施  40-41
  3.3 内外环境作用下的兵团连队生产影响机制  41-46
    3.3.1 相同年份不同职工之间的比较  42-43
    3.3.2 不同年份相同职工之间的比较  43-46
4 三连农业生产活动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46-70
  4.1 种植结构空间特征分析  46-52
    4.1.1 变革中种植结构空间特征  46-47
    4.1.2 变革后种植结构空间特征  47-49
    4.1.3 种植结构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分析  49-52
  4.2 农田资金投入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52-61
    4.2.1 变革前农田资金投入空间特征  52-54
    4.2.2 变革中农田资金投入空间特征  54-56
    4.2.3 变革后农田资金投入空间特征  56-58
    4.2.4 资金投入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分析  58-61
  4.3 农田资金产投效益空间特征及形成机制分析  61-70
    4.3.1 变革前农田资金产投效率空间特征  61-63
    4.3.2 变革中农田资金产投效率空间特征  63-65
    4.3.3 变革后农田资金产投效率空间特征  65-67
    4.3.4 农田生产效益空间特征形成机制分析  67-70
5 三连农业生产活动空间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70-92
  5.1 农田资金投入变化率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  70-78
    5.1.1 制度变革前/中期农田资金投入变化率空间特征及成因  70-72
    5.1.2 变革中/后农田资金投入变化率空间特征  72-74
    5.1.3 变革前/后农田资金投入变化率空间特征  74-76
    5.1.4 投入资金变化率及空间特征形成机制  76-78
  5.2 农田资金投入产出变化率空间特征及驱动机制  78-88
    5.2.1 变革前/中农田资金投入产出变化率空间特征  78-82
    5.2.2 变革中/后农田资金投入产出变化率空间特征  82-86
    5.2.3 变革前/后农田资金投入产出变化率空间特征  86-88
  5.3 农田资金投入、产投效率变化率空间形成机制  88-92
6 三连农业生产活动空间特征研究的结论与启示  92-102
  6.1 本文研究结论  92-97
    6.1.1 空间结构特征的研究结论  92-94
    6.1.2 空间结构特征影响机制的研究结论  94-96
    6.1.3 理论性结论  96-97
  6.2 本文研究的理论性启示  97-98
    6.2.1 对特定性背景下如何研究的启示  97
    6.2.2 对学术研究的启示  97-98
  6.3 本文发现的政策性启示  98-100
    6.3.1 对三连农业生产管理的启示  98-99
    6.3.2 对兵团整体农业生产管理体制的启示  99-100
    6.3.3 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针制定的启示  100
  6.4 不足与展望  100-102
    6.4.1 本文存在的不足  100-101
    6.4.2 对未来研究方向的展望  101-102
参考文献  102-105
致谢  105-106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6-107

相似论文

  1. 空间权基本理论研究,D923.2
  2. 空间交会对接控制方法的研究,V526
  3. 武器评估系统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研究,TJ06
  4. 中国城市地铁站声环境设计策略研究,U231.4
  5. 大型购物中心地下空间设计研究,TU922
  6. 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建筑创作的艺术化技术理念研究,TU-86
  7. 会展建筑空间复合化设计研究,TU242
  8. 社会行为与建筑空间的关联性研究,TU-024
  9. 科技博物馆建筑设计研究,TU242.5
  10. 博物馆建筑空间整合设计研究,TU242.5
  11. 行为空间界限与其建筑空间特性研究,TU-024
  12. 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TU241.93
  13. 多厅影院空间架构研究,TU242.2
  14. 当代高层建筑共享空间发展趋向设计研究,TU972.2
  15. 哈尔滨市道外区滨江开放空间设计研究,TU984.113
  16. 哈尔滨城市空间环境视觉导识系统研究,TU998.9
  17. 论王安忆《长恨歌》的中国现代海派文学特征,I207.42
  18. 民国时期北平城市粮食市场区位分布及其等级研究,K291
  19. 航天科技研发建筑设计研究,TU244
  20. 高校艺术教学建筑设计研究,TU244.3
  21. 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波前变换研究,TN761

中图分类: > 经济 > 农业经济 > 农业经济理论 > 土地经济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