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主体的影响

作 者: 安晓东
导 师: 吴宝玲
学 校: 西北大学
专 业: 文艺学
关键词: 大众传媒 意识形态 创作主体 隐喻
分类号: I04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03次
引 用: 1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由来己久,对这个问题重新深入研究却只是近些年来的事。传统的研究注重作品思想性对比和对政治主流意识形态标准的厘定和遵守,视野相对狭窄。随着文化学派的兴起,研究者的目光不再局限于此,创作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把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置于当代大众传媒的语境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创新性。在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有了更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意识形态的存在状态、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它带有更大的包容性、主导性与多样性、主体性与互动性的特征。文学创作是一种想象与表达的自由之境,当代文明的基本权力话语无时无刻不在侵蚀着文学的领地,意识形态话语的影响日趋隐蔽,媒介话语代行权利,经济话语在商业化背景中逐渐行使操控权。无论是政治话语还是经济话语,它们所带来的都不仅仅是文学自律的问题,还是一个在体制内外所形成的霸权问题,文学在创作方面受到了意识形态的深度影响。在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创作主体的塑造上,写作主体呈现出多种类型,意识形态多元化的特征嵌入创作主体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面对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多元的特征的影响,创作主体的审美心态发生了复杂的转换,基于对待意识形态的不同态度,在大众传媒背景之下创作主体采取了不同的创作策略。从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意识形态角度研究创作行为,为文学创作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创作活动的本质和作家的能动作用和所受的限制,对理论研究和实践都有重大意义。

全文目录


中文摘要  3-4
Abstract  4-6
第一章 引言  6-12
  1.1 问题的提出  6-7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7-10
  1.3 研究内容、方法、创新点  10-12
第二章 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意识形态  12-21
  2.1 什么是意识形态  12-15
  2.2 大众传媒环境下的意识形态特征  15-21
    2.2.1 主导性与多样性  15-17
    2.2.2 开放性与包容性  17-18
    2.2.3 主体性与互动性  18-21
第三章 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对文学创作主体的介入  21-28
  3.1 政治意识形态继续规约写作个体  21-24
  3.2 新意识形态形成牵引力量  24-28
第四章 大众传媒时代意识形态下文学创作主体的创作策略  28-43
  4.1 创作主体对待意识形态的态度  28-35
    4.1.1 迎合意识形态  29-32
    4.1.2 排斥意识形态  32-33
    4.1.3 利用意识形态  33-35
  4.2 创作主体的创作技巧  35-43
    4.2.1 隐喻式表达  36-39
    4.2.2 多元化表现  39-43
结语  43-44
参考文献  44-4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48-49
致谢  49

相似论文

  1. 中国电视媒体话语范式演变的多视角分析,G220
  2. 知识分子在主流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作用研究,D663.5
  3. 中职学校课堂管理的影响因素研究,G712.4
  4. 海西科学解释网络模型中的隐喻,N02
  5. 概念隐喻的认识论意义,B842.1
  6. 艾米莉·狄金森诗歌的认知隐喻研究,I712.072
  7. 大众传媒对女性身体意象的影响,B842.3
  8. 概念隐喻及其翻译:奥巴马演讲个案研究,H315.9
  9. 从新闻叙事话语角度看翻译中的意识形态操纵,H059
  10. 大众传媒教化功能研究,G206.3
  11. 汉英饮食动词对比研究,H314
  12.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D923.41
  13.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英语经济新闻报道中概念隐喻的研究,H315
  14. 口述历史纪录片中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J952
  15. 对招贴设计中隐喻手法的分析及其应用,J524
  16. 汉语文学隐喻与非文学隐喻理解机制ERP研究,H15
  17. 大学英语报刊阅读的批评性话语分析,H313
  18.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研究,H319
  19. 论意识形态对政治文献翻译的操控,H059
  20. 作为政府公关的灾难叙事,G206
  21. 浅析“建筑创造力”的来源与实现,TU986.4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