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阐释学观照下的庞德译作《神州集》

作 者: 李春珍
导 师: 张晔
学 校: 哈尔滨师范大学
专 业: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关键词: 《神州集》 阐释学翻译学 意象 异化
分类号: I046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54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1915年庞德译作《华夏集》(或《神州集》,Cathay)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神州集》是英美现代诗歌史上一本重要的有重大影响的译诗集。庞德在研习古汉语诗歌的过程中,为汉语的意象表现力与文字的视觉形象而振奋。在译诗的过程中,他刻意模仿汉语的表达方式,刻意偏离英语的语法规则,省略句子的成分,有意识模仿汉语古诗的语言特点,以便使英语诗歌披上中国诗歌语言形式的外衣,这使《神州集》充满了异国情调。《神州集》的他异性主要是由庞德的诗歌诗学视域与翻译理论视域融合所体现。在诗学视域上,庞德主张简洁直观的文字对事物进行直接描述,不加以任何说明、说教或抒情。在翻译理论上,庞德主要坚持了保留原语文化的特有表达方式的异化翻译方法,通过引进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表达方式,意象重叠与意象并置,语法切断,名词并置,将中文诗歌文本的他异性(alterity)保留到《神州集》中,给英语诗歌内容、创作方式增添了新的元素,从而使《神州集》充满了异国风情。庞德引进中国古诗语法、句式、体裁、风格等以保留译诗集《神州集》的异域风情,而对句式、体裁、典故、风格神韵的吸收与补偿的归化译法则实现了乔治·斯坦纳所说的译入语文本的平衡。阐释学与翻译学的联姻,给翻译学增添了哲学的色彩。阐释学翻译派理论下的译者不再是单纯的译者,而是读者与作者的双重身份。庞德的《神州集》并不是中文古诗的完全对等的翻译,语言口语化、节奏自由,背离了原诗古典形式;在形式、内容、韵律、节奏上与原中文歌诗有较大的出入。这使得庞《神州集》成为了一部创造性的翻译作品。庞德的创造性翻译策略打破了翻译理论界“忠实”的原则,尤其是对诗歌翻译的忠实原则再次提出了挑战。

全文目录


摘要  6-7
Abstract  7-8
绪论  8-11
第一章 《神州集》的阐释性译介特色  11-15
  1.1 庞德及其译作简介  11
  1.2 费诺罗萨遗稿与《神州集》简介  11-12
  1.3 翻译的阐释学  12-13
  1.4 《神州集》的阐释性译介特色  13-14
  1.5 结语  14-15
第二章 信赖(Trust)与前见(Prejudice)  15-21
  2.1 庞德的诗学前见  15-17
  2.2 庞德的翻译理论视域  17-18
  2.3 译诗欣赏  18-19
  2.4 结语  19-21
第三章 侵入(aggression)与异化(foreignization)  21-33
  3.1 语法与句式的侵入与异化  22-24
  3.2 风格与神韵的异化  24
  3.3 原诗歌与译文比较欣赏  24-32
    3.3.1 原诗欣赏  24-26
    3.3.2 庞德译文  26-32
  3.4 结语  32-33
第四章 吸收(incorporation)与补偿(restitution)  33-45
  4.1 吸收(incorporation)  33-40
    4.1.1 句式的归化(demestication of the sentence pattern)  33-39
    4.1.2 典故的归化  39-40
  4.2 补偿  40-44
    4.2.1 庞德《长干行》中的补偿  40-44
  4.3 结语  44-45
结语  45-47
注释  47-49
参考文献  49-52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  52-54
致谢  54

相似论文

  1. 吉林市城市意象解析,TU984
  2. 《巴黎手稿》文化思想研究,A811
  3. 电视传播中的粉丝文化效应,G223
  4. 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伦理研究,B82-05
  5. 体育新闻的异化现象与大学生体育行为研究,G80-05
  6. 矗立的“象”—萧红、张爱玲小说意象比较研究,I207.42
  7. 萧红创作的文学意象描写研究,I207.42
  8. 网络传播中的异化研究,G206
  9. 解构主义翻译理论视角下《傲慢与偏见》译本中异化与归化的对比分析,I046
  10. 对“人性化”设计的反思,J524
  11. 仿生设计学在轿车外形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U462
  12. 伍尔夫的诗化小说之若干意象解读,I561.074
  13. 女性手表造型及配色设计的感性工学研究,TH714.52
  14. 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B515
  15. 基于形态意象认知的中小休闲动力型游艇设计研究,U674.91
  16. 《红楼梦》两英译本中林黛玉诗词意象的再现,I046
  17. 刘沧诗歌研究三论,I207.22
  18. 从概念整合角度看中国古典诗词及典故的口译问题,H315.9
  19. 萨特人的需要学说研究,B565.53
  20. 莲意象与中小学语文教学,G623.2

中图分类: > 文学 > 文学理论 > 文学创作论 > 文学翻译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