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羌北东段吉塘岩群构造变形样式及变质变形期次

作 者: 时超
导 师: 李荣社
学 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专 业: 构造地质学
关键词: 吉塘岩群 变形样式 变质变形期次 年代学 基底地层 北羌塘东段
分类号: P54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6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吉塘岩群呈北西-南东向沿他念他翁山分布于西藏东部的巴青、丁青、类乌齐、察雅一带,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与双湖—澜沧江缝合带之间,隶属“一洋两陆”北部大陆区羌北昌都地块的南部,包含了丰富的变形构造。选择典型地区进行吉塘岩群构造样式和期次研究,探讨吉塘岩群的构造属性、构造作用与矿化的关系等,可为青藏高原腹地羌塘地区的地质构造演化提供新的基础资料。通过宏观和微观相结合,运用构造解析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西藏丁青县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出露的主要岩性为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绿泥二云石英片岩夹变质砾岩、变基性火山岩,辉绿辉长岩、片麻状黑云二长花岗岩侵入其中,总体呈大有序,小无序成层状分布。经原岩恢复,吉塘岩群酉西岩组主要为一套碎屑岩夹少量基性火山岩组合,形成时代为中新元古代(1048.2±3.3)Ma~(965±55)Ma,与基底变质地层的特点更为接近,不具有增生楔混杂堆积的特点。2、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变形复杂,具有明显的构造置换特点,发育透入性面理和线理,代表了典型的中地壳变形,变质程度最高可达高绿片岩相。根据S-C组构、δ旋转斑系方向的定向测量以及面理产状测量,认为吉塘岩群酉西岩组运动学特点:在水平方向上主要为NW275°~280°向SE95°~100°方向右行剪切运动,在垂向上主要为由北向南的逆冲运动。3、根据西藏丁青县吉塘岩群酉西岩组构造叠加、面理置换、新生变质矿物穿切关系和矿物退变质特征等,可识别出四期变形变质作用:①区域变质作用(发育透入性片理和线理);②韧性剪切作用(S-C组构、δ旋转斑系);③高温低压变质作用(红柱石+矽线石+黑云母+电气石)。④退变质作用(黑云母绿泥石化+矽线石绢云母化,出现间隔劈理,晚期逆冲断层)。4、在吉塘岩群韧性剪切带中新发现金矿化线索。简项分析表明,As含量较高(19.757.6×10-6),Cu、Au、Ag呈现较高异常,其中Au含量最高达0.15×10-6。根据矿化产出部位和控矿因素分析,结合矿化蚀变特征,初步认为吉塘岩群中金矿具有一定成矿潜力,矿化与右行韧性剪切作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并遭受后期脆性断裂构造改造。5、根据侵入吉塘岩群中的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年代学测试,得到235.7±0.68Ma和235.1±1.1Ma的年龄数据,结合区域对比,认为吉塘岩群高温变质作用可以与印支期(T2-T3)在藏东地区发育大规模构造岩浆侵入事件相对应。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2
第1章 前言  12-21
  1.1 研究意义  12-13
  1.2 研究现状  13-18
    1.2.1 构造解析  13-15
    1.2.2 地质年代学研究进展  15-17
    1.2.3 吉塘岩群研究进展  17-18
    1.2.4 存在问题  18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18-21
    1.3.1 技术路线  18-19
    1.3.2 研究计划安排  19
    1.3.3 完成工作量  19-21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33
  2.1 大地构造位置  21
  2.2 自然地理、经济地理概况  21-22
  2.3 地质调查研究历史  22-24
  2.4 区域地层发育情况  24-29
    2.4.1 吉塘岩群  25-26
    2.4.2 三叠系  26-27
    2.4.3 侏罗系  27-29
  2.5 区域岩浆岩发育情况  29-33
    2.5.1 超镁铁岩  30-32
    2.5.2 中酸性侵入岩  32-33
第3章 吉塘岩群构造变形样式和期次  33-61
  3.1 剖面描述  33-38
    3.1.1 布塔乡-色扎乡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剖面  33-35
    3.1.2 干岩乡吉塘岩群酉西岩组剖面  35-38
  3.2 宏观构造样式组合  38-42
    3.2.1 构造片理和线理  38-40
    3.2.2 韧性剪切构造  40-41
    3.2.3 脆性断裂  41-42
  3.3 主要变形变质矿物特征  42-46
    3.3.1 构造片理  42-43
    3.3.2 旋转斑系  43
    3.3.3 黑云母  43-45
    3.3.4 红柱石  45
    3.3.5 电气石  45
    3.3.6 矽线石  45-46
    3.3.7 绢云母  46
  3.4 运动方向判别  46-47
  3.5 变质期次的识别  47-49
  3.6 吉塘岩群年代学研究  49-61
    3.6.1 前人研究成果  49-50
    3.6.2 吉塘岩群年代学研究  50-61
第4章 吉塘岩群构造与成矿关系  61-65
  4.1 地质背景  61-62
  4.2 吉塘岩群矿化特征  62-63
    4.2.1 酉西岩组矿化  62-63
    4.2.2 恩达岩组矿化  63
  4.3 韧性剪切与成矿关系  63-65
第5章 讨论及结论  65-71
  5.1 构造属性探讨  65-69
    5.1.1 增生楔特点  65-66
    5.1.2 区域地质演化  66-68
    5.1.3 吉塘岩群构造属性  68-69
  5.2 主要认识  69-70
  5.3 存在主要问题  70-71
致谢  71-73
参考文献  73-85
个人简历  85-86

相似论文

  1. 依兰地区黑龙江变质杂岩的岩石学研究及其岩相古地理意义,P588.3
  2. 北山造山带早中生代花岗岩的确定、成因和构造意义及其邻区早中生代花岗岩时空分布探讨,P588.121
  3. 弥渡地区喜马拉雅期岩浆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演化,P588.1
  4. 云南省香格里拉春都铜矿区斑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岩机理研究,P618.41
  5. 新疆帕米尔构造结公格尔山第四纪热年代学的初步研究,P597.3
  6. 柴达木盆地北缘盆山耦合机制:来自裂变径迹的证据,P597.3
  7. 太湖入湖水系东、西氿湖百年来的人类活动影响评价及重金属赋存形态研究,X52
  8. 华北东、西板块的古元古代拼合,P542
  9. 华北克拉通主要变质核杂岩晚中生代花岗岩时代、成因类型对比及意义,P588.121
  10. 滹沱河冲积扇冲洪积物光释光测年及其晚更新世以来气候演化释光年代学,P597.3
  11. 韧性剪切带中变质变形矿物~(40)Ar/~(39)Ar年代学研究,P597.3
  12. 西藏北冈底斯桑巴地区花岗岩类年代学与地球化学,P597.3
  13. 冈底斯西段林子宗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锆石年代学研究,P597.3
  14. 新疆北部前寒武纪基性岩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P597.3
  15.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主要树种径向生长和更新研究,S718.4
  16. 《考古质疑》研究,K871
  17. 新疆阿尔金南缘镁铁—超镁铁质岩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P597.3
  18. 中国东部承德盆地大北沟高Ti安山岩年代学与地球化学研究及其意义,P511.4
  19. 冀西石湖金矿区脉岩的岩石学、锆石成因矿物学和年代学及其与金矿化的关系,P618.51
  20. 辽西台里地区花岗质岩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P597.3

中图分类: > 天文学、地球科学 > 地质学 > 构造地质学 > 构造运动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