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研究

作 者: 项伟
导 师: 周加来
学 校: 安徽财经大学
专 业: 区域经济学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功能定位 “次核心-次边缘” 空间分异
分类号: F127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37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涵盖广大农村范围的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县域经济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包容性增长的关键环节。中国正在走向县域经济时代,所以我们必须统筹安排社会资源,制定具有指导性和全局性的区域规划,科学地对县域经济进行功能定位,才能最终实现整个区域的共同繁荣。安徽省县域经济的发展整体上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层次低,与中心城市相比梯度较大,使得产业分工协作存在一定的难度。并且县与县、县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相对发达地区无法带动相邻县的发展,县域经济发展滞后成为安徽省发展落后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安徽省县域经济功能定位、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迫在眉睫。本文选择安徽省县域经济作为研究对象,在充分吸收县域经济基本理论和对前人研究成果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县域经济“次核心—次边缘”的双重功能定位。并在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基础上,应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作出空间计量统计,总结出影响我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固定资产投资、政府支出、农业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并运用空间常系数计量模型(空间误差模型SEM)和空间变系数计量模型(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对这些因素进行计量分析与检验,说明各因素的作用。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县域经济,本文对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耦合关联进行研究,利用灰色关联理论对各指标耦合关联度进行计算,判断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协调度,将全省县市大致分为4种类型:低耦合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型、高耦合度—高经济发展水平型、高耦合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型和低耦合度—低经济发展水平型。最后,提出包括确定县域经济功能定位、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统筹城乡进程、构建县、市经济耦合协调系统等五方面相关政策建议。

全文目录


摘要  4-5
ABSTRACT  5-10
第一章 绪论  10-20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0-11
  第二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4
    一、研究的背景  11-12
    二、研究的意义  12-14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8
    一、国外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14-15
    二、国内县域经济研究现状  15-18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研究内容  18-20
    一、研究的方法  18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构  18-19
    三、可能的创新与有待研究的问题  19-20
第二章 县域经济基本理论概述  20-32
  第一节 县域经济的概念及其本质  20-22
  第二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22-24
    一、县域经济的农业性  22
    二、县域经济的区域性  22-23
    三、县域经济的枢纽性  23
    四、县域经济的相对独立性  23-24
  第三节 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  24-26
    一、农业产业化  24-25
    二、新型工业化  25
    三、发展特色经济  25-26
  第四节 县域经济的空间结构与城镇化  26-27
  第五节 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  27-31
    一、区位理论  27-28
    二、现代区域经济学  28
    三、发展经济学理论:二元经济理论  28-29
    四、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理论  29-31
    五、区域经济地理学理论  31
  第六节 本章小结  31-32
第三章 县域经济发展“次核心—次边缘”双重空间功能定位  32-49
  第一节 县域经济发展“次核心—次边缘”双重空间功能定位  32-36
    一、“核心—边缘”理论  32-33
    二、“次核心—次边缘”的概念  33-35
    三、“次核心—次边缘”发展的运行规律  35-36
  第二节 安徽省县域经济空间格局分异动态演化规律分析  36-47
    一、空间效应与经济增长集聚和差异  36-37
    二、空间计量统计分析  37-41
    三、安徽省各县市地区空间格局分异演化分析  41-4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47-49
第四章 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分析  49-58
  第一节 县域经济和市域经济的功能耦合关联效应分析  49-50
  第二节 安徽省县域经济与市域经济的功能耦合协调发展实证分析  50-57
    一、自组织理论  50-51
    二、耦合的概念  51
    三、灰色关联分析理论  51-52
    四、结果分析  52-57
  第三节 本章小结  57-58
第五章 安徽省县域经济功能定位政策建议  58-68
  第一节 安徽省县域经济功能定位的重要性  58-59
  第二节 确定县域经济功能定位,提升区域竞争力  59-60
    一、发挥县域经济区域合作的基础作用,实现“次边缘”功能  59
    二、培育经济新增长极,实现“次核心”功能  59-60
  第三节 优化产业结构,承接产业转移  60-61
    一、培育特色产业,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  60
    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配套产业基础  60-61
  第四节 立足“三农”问题,推进统筹城乡进程  61-62
    一、创新土地管理,加快农业现代化  61
    二、稳健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61-62
    三、加强城镇建设,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62
    四、进一步推进政府体制改革,打造服务性政府  62
  第五节 构建县、市经济耦合协调系统,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62-68
    一、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62-63
    二、协调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  63-68
参考文献  68-72
致谢  72-73
科研成果与获奖成果  73

相似论文

  1. 中职教育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G718.3
  2. 资源型县域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205
  3. 和谐社会和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F127
  4. 县域经济产业结构优化的“超梯度模型”探索,F127
  5. 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F127
  6. 玉溪市“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F812.2
  7. 基于县域经济视角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F323.6
  8. 徐汇滨江地区功能定位与产业规划研究,F127
  9. 省管县与市管县:县级城市的增长动力和制度探讨,F127
  10. 攸县县域经济发展研究,F127
  11. 木质饰品设计研究,TS939
  12. 昆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TU984.12
  13. 基于大圣文化品牌战略的顺昌特色县域经济发展策略研究,G127
  14. 论地方政府职能与县域经济发展,F127
  15. 辽宁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F127
  16. 农行WC县支行在农村金融的创新与发展研究,F832.35
  17. 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研究,F812.7
  18. 基层税收计划管理问题研究,F812.42
  19. 美国企业加速器运营的实证分析,F279.712
  20. 湖北省交通运输对县域经济的影响研究,F127;F224
  21. 泰安市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F127

中图分类: > 经济 > 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 中国经济 > 地方经济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