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兴奋抑制网络鲁棒同步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作 者: 史海波
导 师: 王直杰
学 校: 东华大学
专 业: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关键词: Gamma同步振荡 稀疏编码 兴奋-抑制型网络 突触可塑性
分类号: TP393.02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22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在真实的神经系统当中,信息的传递与加工都是通过神经元的放电序列来实现的,因此神经放电活动与一些感知学习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便成为计算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可否以及如何在一个模型当中将这两种活动整合到一起,从而以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相互作用来实现学习或其他一些高级认知功能,是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首先从还原论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影响神经元活动的同步机制的因素,从而试图澄清神经编码的策略。这其中又首先研究了各类同步振荡活动的一般机理。本文分类阐述了几类同步振荡的行为及其动力力学,采用了解析、相平面法以及数值仿真等几种方法阐述了其中的原理,考察了如神经元的相位响应曲线(PRC)的形状、突触动力学参数、网络的拓扑结构等多种不同的模型属性对网络同步的影响,以确定影响网络同步性的主要因素。本文着重分析了在兴奋-抑制网络中的Gamma同步机制。兴奋-抑制网络(由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组成)同步振荡的稳定性已经在许多研究中被探索。在真实的神经系统当中,网络接受的输入具有很高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但是,对网络如何容忍高强度的异质性从而实现同步振荡活动的鲁棒性仍然缺乏研究。本文仔细考察了异质E/I网络中的同步鲁棒性。我们发现,网络的频率与同步性都高度依赖于网络模型中参数的设置。一个短但是不可缺少的延迟、足够快的抑制(抑制的衰减时间常数短)、以及足够强的突触连接对网络产生健壮的Gamma频率同步活动非常重要。当这几类条件都达到时,网络可以抵抗高达30%的异质性,这个强度已接近于真实神经系统中所记录到的异质性程度。最后,本文构建了以E/I网络为基础的前馈网络,以研究E/I网络鲁棒同步在信息处理中的作用。该网络为具有双层结构的前馈网络,同时每层网络本身是一个以E/I网络为基础的递归网络。我们选择以一致性检测编码为主要神经编码策略,利用与放电时间依赖可塑性(STDP)作为突触权值调整规则进行学习。同经典的稀疏编码原理一样,通过输入自然图像刺激,网络学习得到的类似Gabor小波基的感受野,表明此算法实现了基于放电神经元的稀疏编码。

全文目录


摘要  5-7
ABSTRACT  7-11
1. 绪论  11-17
  1.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11-12
  1.2 神经元同步振荡概述  12-13
  1.3 Gamma振荡  13
  1.4 放电神经元编码策略  13-14
  1.5 稀疏编码  14-16
    1.5.1 背景  14-15
    1.5.2 信息论意义  15
    1.5.3 稀疏编码与ICA的联系  15-16
    1.5.4. 基于放电神经元的稀疏编码实现  16
  1.6 本论文的组织  16-17
2. 神经元网络同步振荡  17-35
  2.1. 背景及分类  17-20
  2.2. 模型及仿真  20-35
    2.2.1. 神经元模型  20-23
    2.2.2. 网络结构  23-25
    2.2.3. 突触模型  25-26
    2.2.4. 网络同步的基本机制  26-35
3. E/I网络gamma同步条件  35-45
  3.1 神经科学及心理学背景  35-36
  3.2. E/I网络的同步振荡机制概述  36
  3.3. 模型与方法  36-39
    3.3.1. 神经元及网络模型  36-37
    3.3.2. 突触模型  37-38
    3.3.3. 测量网络中神经元同步性的方法  38-39
  3.4. 仿真及结果  39-44
    3.4.1. 突触延迟时间的影响  40-42
    3.4.2. 突触衰减时间常数的影响  42-43
    3.4.3. 突触连接强度的影响  43-44
  3.5. 结论  44-45
4. 基于E/I网络同步振荡的稀疏编码  45-55
  4.1. 背景及生物学意义  45-47
  4.2. 模型及方法  47-51
    4.2.1. 神经元模型  47-48
    4.2.2. 网络模型  48
    4.2.3. 侧向突触模型  48-49
    4.2.4. 前馈突触模型及其学习规则  49-51
  4.3. 仿真结果  51-54
    4.3.1. 以峰放电为基础的一个简单的ICA分离问题  51-53
    4.3.2. 输入信号的符号的处理  53
    4.3.3. 自然图像输入  53-54
  4.4. 本章小结  54-55
5. 总结与展望  55-56
参考文献  56-59
附录  59-63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参与项目及发表论文  63-64
致谢  64

相似论文

  1. 图像的稀疏表示及编码模型研究,TP391.41
  2. 富勒醇对海马突触可塑性影响的离体研究,R741
  3. 基于稀疏表示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纹理描述方法的研究,TP751
  4. 面向图像表达的非负局部坐标分解算法,TP391.41
  5. 基于稀疏非负矩阵分解的图像检索,TP391.41
  6. 基于图的彩色图像目标分割算法研究,TP391.41
  7. 基于稀疏编码与机器学习的图像内容识别算法研究,TP391.41
  8. 在线字典训练及加权差异性稀疏表示的研究,TP391.41
  9. 视频中人体行为识别的判别稀疏编码方法研究,TP391.41
  10. TRPC3、6在难治性颞叶癫痫患者颞叶皮层组织中的表达,R742.1
  11. mTOR信号通路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脊髓背角突触可塑性调节的机制,R614
  12. 孕期吸入异氟醚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以及海马神经元突触的影响,R614
  13. 外伤性脑损伤引起认知障碍的分子机制研究,R651.15
  14. 岛叶癫痫大鼠海马Arc、GAP-43及P38表达变化对轴突出芽和突触可塑性的影响,R742.1
  15. 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窦PSD95和Synapsin-I的表达和意义,R587.2
  16. 面向邮件系统的恶意代码检测技术研究,TP393.08
  17. 面向自然场景分类的稀疏编码研究与应用,TP391.41
  18. 慢性饮酒及戒断致大鼠背侧纹状体突触可塑性变化的研究,R749.6
  19. 一种基于网络编码的改进型BitTorrent内容分发系统研究,TP393.093
  20. 大鼠前额叶皮层神经元集群对工作记忆事件稀疏编码的研究,R318.0
  21. 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R749.16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 > 计算机的应用 > 计算机网络 > 一般性问题 > 计算机网络结构与设计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