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东西洋考》与近代中国文学的“气味”

作 者: 张瑜
导 师: 罗义华
学 校: 三峡大学
专 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
关键词: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近代文学 传播 转型
分类号: I206.5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33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以下简称为《东西洋考》)作为我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期刊,其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历史、地理、天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在我国的新闻界、出版界一直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本文试图在对《东西洋考》39期刊物的梳理分析的基础之上,探寻《东西洋考》作为近代中国第一批大众传媒与近代文学萌芽之间的微妙关系,并简要分析《东西洋考》对近代文学转型之初的影响。本论文指出,《东西洋考》以民间化的运作方式和广泛传播的特性对中国的传统的新闻出版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带动了中国报业的发展,催生了职业作家的出现,扩大了读者群,为近代文学场域的形成和近代文学的转型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东西洋考》所创造的西语中用的话语体系将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新理念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的话语模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这些新概念、新话语在诗歌、小说、散文领域都有所运用,对新知识在中国的传播起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东西洋考》所使用的报刊评论文体样式对中国新报章文体的生成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总得来讲,《东西洋考》从文学视野、观念、范式等方面为近代文学的发生、发展提供了重要元素,在近现代之交中、西比较文学视野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次思考。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它在近代文化转型和近代文学萌芽之初所起到的作用。

全文目录


内容摘要  4-5
Abstract  5-7
引言  7-10
  一、研究对象  7
  二、论题缘起和研究意义  7-9
  三、研究方法  9-10
第一章 《东西洋考》概说  10-22
  第一节 办报宗旨与性质  10-17
  第二节 编辑方法及内容  17-22
第二章 《东西洋考》与近代文学场域  22-33
  第一节 近代文学场域的发生  22-28
  第二节《东西洋考》与近代文学场域的关联  28-33
第三章 《东西洋考》与近代文学的萌动  33-52
  第一节 想象中国的方法  33-37
  第二节 比较视野中的文化抉择  37-42
  第三节 比较文学意识的创获  42-47
  第四节 开启新的文学范式  47-52
结语  52-55
参考文献  55-58
后记  58-59
附录  59

相似论文

  1. LDPC码译码算法的研究,TN911.22
  2. 农村能源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益,S210.3
  3. 我国大众媒介对农村公共政策传播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422.0
  4. 中国科技传播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G301
  5. 东亚转型国家民主巩固的困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D73
  6. 农村居民拆除传统民居现象的社会学研究,C912.82
  7. 传播学与数学的历史渊源研究,O11
  8. 社会转型期我国竞技武术发展环境特征及对策研究,G852
  9. 中国国家形象传播策略研究,G206
  10. 瓦斯煤尘共存的爆炸特性与传播研究,TD712
  11. 儒家人性论与转型期人性价值的建构,B222
  12. 重庆产业转型研究,F127
  13. 基于分众传播环境下DM广告可持续设计的研究,F713.8
  14. 基于能源效率视角的重庆经济发展转型研究,F206
  15. 吉林省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研究,F127
  16. 二人转传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825
  17. 法治进程中的社会信任危机与重建,D90
  18. 转型经济环境下风险投资企业的风险控制研究,F830.59
  19. 社会资本视角下流浪儿童社会救助研究,D632.1
  20. 美国创新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启示,F171.2;F124
  21. 晚清驻外领事研究,K252

中图分类: > 文学 > 中国文学 > 文学评论和研究 > 近代文学(1840~1919年)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