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 >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

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作 者: 李文艳
导 师: 杨敬一
学 校: 华东理工大学
专 业: 化学工艺
关键词: 原油乳状液 固体颗粒 Zeta电位 接触角 界面膜强度
分类号: TE39
类 型: 硕士论文
年 份: 2011年
下 载: 139次
引 用: 0次
阅 读: 论文下载
 

内容摘要


随着强化采油技术的发展,在采油过程中添加了很多化学药剂,使得采出液中的固体颗粒对原油脱水系统的正常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固体颗粒对原油乳状液的稳定性影响有重要意义。采用能谱分析对新疆油田两种油中的固体颗粒进行分析,发现固体颗粒主要为CaCO3、Fe203、NaCl和Si02等。论文在此基础上将原油采出液中固体颗粒分为地层固体、微生物絮体和开采过程引入固体三类,分别开展研究。以硅藻土、高岭土、石英砂、膨润土四种固体颗粒作为地层固体的模型化合物,开展其对原油乳状液稳定性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固体的存在严重影响乳状液的脱水。研究了地层固体对模型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层固体使得乳状液稳定性提高,其中膨润土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石英砂、高岭土,硅藻土的影响最小。分别测定Zeta电位接触角、界面膜强度、水滴粒径、界面膜厚度、沉降速度及颗粒粒径等因素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聚类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关联的方法将各影响因素分为两类:Zeta电位、对油相的接触角、颗粒粒径、水滴粒径、破裂常数k为一类;固体颗粒对水相的接触角、排液时间、界面膜厚度、沉降速度为另一类。固体颗粒对水的接触角越小,破裂常数k、水滴粒径、颗粒粒径越大,乳状液越容易破乳脱水。研究表明沥青质以颗粒状分散在水滴之间并阻隔水滴聚并,对模型油乳状液稳定性产生显著影响。研究了微生物絮体、结垢固体、污水回用引入固体和钻井泥浆及助剂对原油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回用引入固体影响最显著,其次是微生物絮体,结垢固体和钻井泥浆及助剂在高浓度时有影响。采用红外光谱方法分析了老化油和回收油的性质,发现原油性质的改变与固体颗粒共同作用使得这两种油脱水困难。对老化油脱水,评选出有机硅破乳剂11#和12#,使掺30%老化油的原油乳状液脱水率达到79%。对回收油脱水,采用超声波破乳技术使掺30%回收油的原油乳状液脱水率达到99%,为这两种油的脱水作了有益探索。

全文目录


摘要  5-6
Abstract  6-10
第1章 绪论  10-26
  1.1 课题意义  10-11
  1.2 原油中固体颗粒的来源  11-14
    1.2.1 结垢产物  11-12
    1.2.2 微生物絮体  12-13
    1.2.3 油田污水与成垢  13-14
  1.3 固体颗粒的稳定作用  14-16
    1.3.1 固体的作用  14-15
    1.3.2 沥青质的作用  15-16
    1.3.3 沥青质与固体共同作用  16
  1.4 固体颗粒对乳状液稳定性的影响  16-21
    1.4.1 固体颗粒和液滴粒径的影响  17
    1.4.2 固体颗粒润湿性与接触角的影响  17-18
    1.4.3 乳状液黏度的影响  18-19
    1.4.4 双电层稳定机理  19-20
    1.4.5 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  20-21
  1.5 乳状液的不稳定现象和破乳  21-25
    1.5.1 乳状液不稳定现象  21-22
    1.5.2 乳状液的破乳  22-25
  1.6 课题研究方案  25-26
第2章 实验方法  26-32
  2.1 含固原油乳状液的制备  26-27
    2.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26
    2.1.2 含固油水乳状液的制备  26-27
  2.2 含固乳状液破乳方法  27
  2.3 原油中水含量测定  27-28
  2.4 固体颗粒能谱分析  28
  2.5 固体颗粒粒径分析  28
  2.6 含固原油乳状液微观结构的分析  28
  2.7 Zeta电位测试方法  28-29
  2.8 接触角的测量方法  29-30
    2.8.1 实验原理  29-30
    2.8.2 实验步骤  30
  2.9 界面膜强度测试方法  30-31
    2.9.1 实验原理及实验装置  30-31
    2.9.2 实验步骤  31
  2.10 沥青质提取方法  31
    2.10.1 实验原理  31
    2.10.2 实验步骤  31
  2.11 乳状液黏度测量  31
  2.12 原油红外光谱分析  31
  2.13 超声波工艺处理  31-32
第3章 结果与讨论  32-68
  3.1 原油乳状液中固体成分剖析  32-33
  3.2 地层固体颗粒与稳定性的影响  33-51
    3.2.1 地层固体与原油乳状液稳定性  34
    3.2.2 固体与模型油乳状液稳定性  34-37
    3.2.3 固体颗粒稳定的机理讨论  37-47
    3.2.4 沥青质对3#油稳定性的影响  47-51
  3.3 微生物絮体的影响  51-54
    3.3.1 微生物絮体的培养  51-52
    3.3.2 机理分析  52-54
    3.3.3 小结  54
  3.4 原油开采过程中引入固体的影响  54-60
    3.4.1 结垢固体的影响  54-57
    3.4.2 污水回用带入固体的影响  57-59
    3.4.3 钻井泥浆及其助剂的影响  59-60
    3.4.4 小结  60
  3.5 改善固体颗粒影响原油稳定性的措施  60-61
    3.5.1 减少不必要固体的引入  60-61
    3.5.2 其他消除措施  61
  3.6 现场难处理原油破乳研究  61-68
    3.6.1 难处理原油性质分析  61-63
    3.6.2 1#老化油处理措施  63-65
    3.6.3 1#回收油处理措施  65-68
第4章 结论  68-69
参考文献  69-74
致谢  74

相似论文

  1. TiO2表面纳结构对其疏水性能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O614.411
  2. 燃煤飞灰比电阻预测模型,X701.2
  3. 固相反应法制备YAG透明陶瓷及Nd:YAG离心成型研究,TQ174.62
  4. 超疏水涂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TQ171.68
  5. 低温等离子体线状射流的研究,O53
  6. 液体变焦透镜的EWOD特性和电场仿真研究,O439
  7. 涂覆型绿色防潮包装纸板的关键技术研究,TB484.1
  8. 奥沙利铂长循环纳米脂质体药物制备的方法学比较及生物学特性研究,R96
  9. 钙基吸收剂碳酸化煅烧循环分离CO_2实验研究,X701
  10. 呼吸性煤尘物理化学特性的研究及应用,TD714
  11. 办公废纸和废杂志纸的脱墨研究,TS745
  12. 钛合金表面微纳结构对其超疏水性能影响的研究,TG146.23
  13. SiO_2和Au纳米粒子界面自组装及电催化活性的研究,TB383.1
  14. 微通道内微细颗粒对气液传质的影响研究,TK124
  15. 纳米Al_2O_3水相悬浮液的分散性研究,TB383.1
  16. 纳滤膜的荷电性能及对盐水溶液体系的截留机理研究,TQ028.8
  17. 接触角的测量及其对气液传质性能的影响,TQ021.4
  18. 材料表面的接触角研究,O647.11
  19. 汽液固多相蒸发管内固体颗粒强化传热机理研究,TK124
  20. Na-型蒙脱土颗粒对聚驱采油污水乳化稳定性的影响探究,X741
  21. 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的制备及形态分布研究,X703.5

中图分类: > 工业技术 > 石油、天然气工业 > 油气田开发与开采 > 油田应用化学
© 2012 www.xueweilunwen.com